想在家建一個錄音棚,錄音設備的硬件搭配和裝修方案有哪些?

2022年06月28日21:42:21 熱門 1277

1. 房間的聲學處理

首先,應該重視房間的裝修,上下層的隔音之類的問題,這個直接關係到,你能不能有一個良好的錄音體驗。而至於房間的feedback之類的聲學問題,你可以考慮DIY一些“隔音板”吧,大概就是一個長方形的龍骨,用浴巾值了的包裹兩層,中間填充海綿之類的吧,效果比市場上賣的效果都要好好。。具體的可以谷歌一下 Acoustic treatment DIY 裡面有一些類似的視頻,你裝修的時候就可以順便自己一起做了。 地毯是必要的,不過可以留一小塊沒地毯的區域。據說Cajon在地板上和地攤上打的聲學特性不一樣。可以把房間的燈光之類的弄的漂亮點,心情好,才能錄的好嘛。恩恩,裝個好空調。

我對聲學裝修在國內的價格行情不算了解,但是我覺得這個部分,應該占你總預算的一半左右。我這裡着重講音樂製作設備吧。

------------------------------

2. 聲卡

對於專業混音(mixing),美國現在的流行趨勢是兩個方面:

1. 混音全部走軟件,用 乾淨的麥克風+ 乾淨的話放 + 強大的聲卡,效果全部都在軟件裡面完成。

2. 混音軟硬件結合。

經過無數次的實驗,個人認為,動態(包括壓縮,De-esser,Limiter,Gate)和EQ的大多數效果都是可以用軟件出色的完成的,但是麥克風和話放對聲音的coloring是聲卡效果不容易達到的。所以呀,你首先需要的是一個哇塞的聲卡 + 一套哇塞的聲音處理插件。

【個人理解錄音分三步:tracking,mixing,mastering。聲卡裡面只完成mixing(動態,EQ之類的)。聲卡效果對tracking乏力,對於mastering很虛。我覺得較好的錄音效果是用500 lunchbox 做tracking,軟件做mixing,用19英寸rack硬件做mastering】

【確實有些mixing的硬件效果非常好,但是,在你玩好軟件之前,先別上手硬件,太燒,而且佔地方。】

【mastering對設備的要求比較高,通常用硬件完成,這些硬件的效果直接決定了你最後作品的音質。mastering做的好,還可以弱化mixing的不足。美國好多錄音棚都是只做mixing,然後再送到專門做mastering的棚子做後期。】

先給你看一個我一哥們的rack,其實只有6U,但是非常強大,也是全部走軟件混音的典型。

UAD + 11坑的 500 series rack + PreSonus Central Station Plus + 接線槽。

想在家建一個錄音棚,錄音設備的硬件搭配和裝修方案有哪些? - 天天要聞

當然,你可以用圖片上來自Universal Audio的UAD卡Thunderbolt接口,效果全部走聲卡的處理器(不佔用你電腦的CPU),號稱是行業內最牛逼的效果,全部正版,圖片上這個是最牛逼的型號,加上整套插件他花了3000美金(聲卡插件一起買打折)。(不過,我對比過Waves的效果,也能完成絕大多數工作。waves,具體百度,不行taobao,你懂的。堅決支持正版啊。)

【對了,除了上面這張圖,後面圖都是網圖】

我首推上面那套UAD。確實牛逼。話放乾淨,效果杠杠的。

但是,我們畢竟不是向他靠聲音製作吃飯的嘛,還是需要經濟一點的解決辦法。我們首先來明確一下我們目前的需求啊:1. 強大的處理功能;2. 乾淨的話放;3. 多端口輸入。

然後,Slate Digital VRS8 Thunderbolt Audio Interface Bundle,一個8X8話放 + 一個大振膜電容麥 + 5個小振膜電容麥。全套3000美金,大概20000人民幣,全部搞定啊。那個大振膜是一個心指向,晶體管麥克風,屬於完全無失真的,高性價比的那個檔次的。這套系統高大上的地方在於,用的是很乾凈的麥克風和話放,然後多一個正版的插件組,可以用軟件去模擬出色麥克風和聲卡的聲音,說是必須要用他們的這套東西才行。這個套裝+waves插件是個出色組合。優點是性價比高,不過整體價格還是有點小貴,缺點是,畢竟新設備,買了不一定保值。這一套插件組,可以理解為聲卡驅動的插件,現在好多公司都在做了,直接嵌在聲卡的驅動裡面,安裝了就可以在聲卡驅動裡面調。

想在家建一個錄音棚,錄音設備的硬件搭配和裝修方案有哪些? - 天天要聞

接下來,可以看看 PreSonus新出的 PreSonus Quantum 26x32 Thunderbolt 2,也是自帶驅動效果,驅動本身也是個混音台,不過沒有上面那個可以模擬各種話筒話放,不過總的來說很屌很強大。話放還算乾淨,應該夠用。帶ADAT,以後拓展方便。Focusrite Clarett 8Pre X 26x28 Thunderbolt 也不錯,但是沒那個聲卡驅動,不過買了之前會送一套他們自己的VST插件,話放也還不錯。這兩個聲卡都是一千美金左右的。

其實,我用過最乾淨的聲卡上自帶的話放是Audient的,缺點是較高 24-bit/96kHz分辨率。Audient 主推的是 iD14和iD22。板載都只有2聲道輸入,但是都可以用Optical連接到他們家的或者ASP800 或者 ASP880,弄成10聲道輸入。iD22對於iD14多很多了好多輸出通道。要是以後不用聯合軟件硬件的效果一起混音的話,iD14夠用了。iD14 299美金(價格逆天),iD22 599美金,ASP800 849美金,ASP880 1399美金。

其他還有很多很高品質的聲卡,據我觀察,對於處理聲音的能力,在同一價位上,新品都比舊品的處理能力強。對於話放,乾淨的就那麼幾家。還有一些特別高大上的聲卡,幾十上百個輸入通道,每個通道加載幾個效果插件,還能有好多個監聽通道的那種,感覺你用不到,先不介紹了。但是,像那種大工程,大現場製作的,好多聲音通道就是用的板載話放,人家那聲卡賣的貴,是因為處理能力強,不是因為話放好了很多。

------------------------------

3. 話放

麥克風的聲音信號本來是很小的,尤其是無源的動圈和履帶式麥克風,輸出信號更小了,需要麥克風話放去吧聲音放大,變成線信號,讓聲卡能夠接收處理。除了剛剛說的聲卡上自帶的話放,其他話放主要功能一個是增加信號強度,再一個就是增加聲音色彩。

你看我哥們那個500 series的rack,上面一共11個坑,除了SSL有話放,Dynamic,EQ的三件套,其他的全是話放。就是為了增加聲音色彩的。所以,我覺得,你需要單獨的話放,應該還是單通道或者雙通道的。可以考慮先買個單通道的,給人聲,吉他錄音吧,雙聲道以後再升級。

【500 series是一種硬件模塊格式,用於500系列的rack。主要是小巧,方便,便於攜帶,所有模塊共享電源。那些專業製作人,做現場的,都是全國到處跑的,總不能把錄音棚到處帶吧。你看我哥們,一個6U rack,還是有可能搬得走的。】

我首先推我認為性價比較高的完全無顏色的,可以勝任任何工作的 Avalon AD2022個人認為是世界上大規模生產的較好的麥克風話放。(有人說是Neve 1073,我不深入討論這個問題,個人覺得,Neve1073隻適合人聲和弦樂,當然,他們都是一梯隊。)不過3000美金價格,讓她目前只存在於一些大錄音棚。我曾近把玩過一次,然後就忘不了了(好像,這話描素的有點。。。。)。Avalon 官方說明裡也說了,AD2022的話放是優於國內很多錄音棚都有的Avalon VT-737的。描述,而且對於AD2022的描述是True Class A,對VT-737的描述是 Class A。(其實,我想問的是,Avalon公司定義的True不True的區別在哪裡?說的好像Class A不是一種電路設計方式一樣。)對了Avalon M5 是 AD 2022的單聲道版本 1665美金。

想在家建一個錄音棚,錄音設備的硬件搭配和裝修方案有哪些? - 天天要聞

BAE1073 是Neve1073的翻新版,原版的已經不生產了。BAE1073單聲道無其他功能的是 1150美金,帶低切的1500,帶EQ的是3135,雙聲道啥沒有的2100,帶個低切的2700。兄弟真的要的話,那個單聲道啥沒有的夠你用了。

一梯隊貴,一個是聲音特別乾淨,然後是大多數都有自己的聲音特質。但是大多還是停留在專業人士手裡。大廠的API,Manley, Rupert Neve, 小廠的 Tridient Audio, Chandler Limited, Great River,Drawmer 都是一梯隊的了。恩恩,你看看我跟們那一排500系列的,全是一梯隊的。大約1000-1500美金左右一個聲道,不帶任何其他功能。

第二梯隊,我覺得應該是電子管通道條了,音質跟一梯隊差不遠,但是性價比高啊,1000美金的價位的話,還能多一些其他功能,比如板載EQ,壓縮什麼的,單純的話放500-800美金。一開始推薦的那些做聲卡的品牌的旗艦單通道話放應該是這個檔次的,UA LA610, Presonuc ADL 700, SSL Xlogic, Joemeek oneQ2, dbx 676, Darking Mic Pre/EQ, Aphex Channel, Chameleon Labs 7602 MKII 等等吧,都是這個檔次的。說音質,都不差,但是肯定比不上一梯隊的國際水準,但是,夠用了,會讓你有一個較明顯的提升。咱真要從我介紹的那些板載話放升級的話,應該從這裡開始。

【SSL的旗艦產品自己做了套標準,具體去他們網站查看,Xlogic是一個親民的通道條】

【至於ART PRO Voice Channel, PreSonus Studio Channel 這類產品,如果你會改模塊的話,還是很好用的,換個電子管,換個變壓器,可是第二梯隊的。畢竟人家賣的便宜,就不能嫌人家原件用的差嘛。】

【哦,對了,還有一家神奇的公司,叫做Warm Audio,專門翻版設備,但是用的原件都很高大上,效果不錯。但是,所有的都是做板載硬件,他們家的東西更像效果器,不像話放,所以放後面說吧。哦,對了,還有Alctron愛科創。】

【Cloud Lifter CL-1 可以給動圈麥,履帶式麥克風增加25分貝非常乾淨的增益,是動圈麥和履帶式麥克風直接接聲卡的福音,目前售價150美金。Shure SM58,SM7B這種接上了完全是兩個麥克風。】

------------------------------

4. 麥克風

麥克風從結構上分動圈麥,電容麥,履帶式麥克風;從收音範圍分心型 ❤,圓型 O,八子型 8;從振膜大小分小振膜和大振膜;從運算放大器分電子管和晶體管(Dynamic, Condenser, Ribbon; Cardioid,Omni,Figure 8; small diaphragm, large diaphragm;Tube,FET。。。我就是秀一下英文)。首先,你要知道的是你的需求。麥克風這個東西呀,歷史上有那麼幾款超級出色的麥克風,但是都巨貴。。然後,然後市面上有賣的,全部都是那幾款出色的複製品。神馬 M251 M149 U87 U47 C12 C414 SM7 SM58 KSM9 KMS105 恩恩,還有索尼C800G。你們是錄音,在這裡,我只講錄音棚用的麥克風。我建議,用大廠家的。

想在家建一個錄音棚,錄音設備的硬件搭配和裝修方案有哪些? - 天天要聞

每個麥克風都有自己的特徵,不能單純的用錢來衡量。你看啊,Shure SM57,SM58,就100美金的單價,但是效果非常的好,曾經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面,都是演出專用麥克風。SM57錄電箱,也會有非常好的效果。

當然,從性價比和你的運用範圍的角度說:心形指向,大振膜,電容,經費多一點的買電子管版本,電費緊張買晶體管的。但是嘛,(經過了無數次的買買買之後,兄弟我覺得我們是一類人)還是買大廠的原版的吧,用了這麼多麥克風,感覺大廠跟小廠還是有很多不一樣的,據說大廠的麥克風在出廠之前都要經過一系列複雜的聲學測試,達標了才能出廠的。你畢竟還是弄個比較嚴肅的錄音棚嘛。先來個Shure SM57吧,然後看你的預算,可以一個Neumann TLM102 或者 Warm Audio WA-87吧。。。看你的預算。當然,要是你弄了上面說的那個Slate Digital那套,你就不用在這裡花時間研究了。以後很有錢了,買個 Neumann M149 吧,錄啥都好聽哦。

------------------------------

5. 監聽

監聽肯定是要的啦。一般正規的錄音棚,都是錄音的時候用耳機,混音的時候用音箱。

耳機用封閉式的,戴在耳朵外面的那種。索尼MDR-7510,拜亞動力 都是不錯的。錄音的時候,沒必要買太好的耳機,聽的清晰,無渲染就可以了,不需要太好的耳放,關鍵是封閉式的,因為,你不希望麥克風錄入太多耳機的聲音,對吧。

想在家建一個錄音棚,錄音設備的硬件搭配和裝修方案有哪些? - 天天要聞

再說一次,錄音的時候用耳機,混音的時候用音箱,混音的時候用音箱,混音的時候用音箱。(好像說了三次。。。。。!)

為什麼?因為,不同的設備聽到的聲音不一樣啊,這也是為什麼經常你用耳機聽聲音還不錯,音箱一放就GG了~~~還原最真實的聲音,當然是用音箱啊!最適合混音的,就是放在書架上的那種,一對!

我也玩過很久的hifi,聽了無數個音箱之後。結論是,1000美金以內的預算,買一對有源音箱。要是預算多的話,買無源的。高品質的肯定是無源的好,性價比肯定是有源的高。當然,有錢的話,燒開心最重要,恩恩。Hifi音箱跟監聽音箱也是一個套路。音箱其實也是個無底洞,先弄對有源應付吧。

耳塞?監聽耳塞是給現場唱歌監聽用的,通常還是接在無線接收器上的。花一樣的錢,耳機肯定比耳塞的聲音效果好的。這個是燒了無數錄音耳機和hifi耳機之後的結論。大家可以討論一下 舒爾SE846,森海奈爾 IE 800 和 鐵三角M50,拜亞動力DT700 Pro 哪個好。

哦,對了,排練音箱是什麼鬼?一次聽說這個單詞,有人幫我科普一下么?

大功率音箱?據說你房間16平?500w一個,1000w一對?兄弟,你家房子肯定在震。。請帶上耳塞保護好耳膜。

------------------------------

6. 效果器

這個就是前面說的,混音的時候,軟硬件結合的硬件啦。

硬件~~~硬件~~~~比軟件硬~~~~~~~~

肯定是硬件比軟件效果好的嘛。大多數軟件是怎麼做出來的呢?就是把硬件的每一個輸入信號相對應每一個輸出信號的數字化信息給記錄下來,然後做成一個程序。就像編寫了一個表格函數,輸入多少,輸出有一個對照表,一一對應。

但是,軟件呢,可以把硬件的大多數的信息給記錄下來,對大多數的硬件都有還過得去的模擬和復刻。不過嘛,軟件是死的,硬件是活的。。。更關鍵的是手感呀~~~當你用手指遊離在硬件上的時候,豈是用軟件能模擬的?就像~~~***和看小電影一樣,同樣都是達到了給人***的效果,但是,能一樣么?有點燒錢,但是可以玩的開心,逼格不一樣。恩恩。

這裡有點偏題了,我就說幾個產品,題主有興趣自己去查查看吧。

19英寸rack上的 Teletronix LA2A; UA1176; Pultec EQP-1A 等等吧。。

想在家建一個錄音棚,錄音設備的硬件搭配和裝修方案有哪些? - 天天要聞

500 系列 rack上的 API 和 SSL等等的一系列產品。

想在家建一個錄音棚,錄音設備的硬件搭配和裝修方案有哪些? - 天天要聞

剛剛說的那個Warm Audio專門做複製品的,原件一樣。真有興趣,可以從這裡開始。

------------------------------

7. 結論

我不了解中國市場的具體情況。我建議五萬的預算花2萬5在裝修上。裝修一般後期不方便升級。

假設你選擇了8千的電腦(i7+256G ssd+16G內存+板載顯卡(你肯定不打遊戲我知道的)+27寸顯示器 ),如果是MAC的話,你看着辦吧。

【當然你自己會組裝的話,可以考慮用服務器機箱自己做一個賊穩定的window系統,噪音賊小的那種。據說微軟的NUC也不錯。據說微軟出i9了。。。。。。據說,用這台電腦打遊戲,音效不錯。據說,看*電影音效也不錯。】

我就當你用1.7萬買音頻設備(大概2500美金)。

【買裝備的話,買少一點,買好一點,買新貨,多學習】

如果是我(If I were you),我的選擇是一下幾個步驟。據說還有個市場叫做二手市場。據說,好多東西可以DIY。

1. 先把裝修做好。一定要漂亮哦!還有錄音棚傢具。對了,我猜你本來就有耳機音箱,先將就用着吧。

2. Audient iD14(300美金)+ Presonus ADL 700 (1450 美金) + Warm Audio WA-87(600美金)+線材話筒架等配件(150美金)= 總價(2500美金)

【可以先不買話放,聲卡自帶的那個其實還不錯,你先看看效果,我覺得夠用了。】

【可以考慮入手一個舒爾SM7B。一個電容一個動圈配合的用蠻好的。】

【有需求的話,給聲卡擴容8個輸入通道Audient ASP800/ASP880。】

【按照上面那三件套+全套waves的效果,在你花了25000人民幣做了處理的房間裡面,一軌一軌地錄音,錄不出大錄音棚的效果那也是不容易。當然,也有可能是樂器壞,嗓子啞了,亦或是昨天打遊戲輸了吧。】

【其實那個聲卡家麥克風,一共才900美金,可以先弄套,找一個夜黑風高無人的夜晚,一個人躲在衣櫥里先試試看。】

【話放還可以弄500系列的嘛,畢竟是tracking的趨勢,效果不錯,可玩性更強。】

【我的意思是,多花點精力在裝修上,裝修是重點,房間的聲學處理對錄音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先多花點心思設計一下吧。】

3. 有錢了再弄個好麥克風。

4. 再弄幾個好話放。

5. 再弄一批硬件通道條。

6. 在弄個500 lunchbox。

7. hey~!現在不再弄多弄幾個號麥克風,怎能對的起我現在的前端設備。

8. 兄弟,該弄個專業的調音台了,SSL不錯,API也還行。

9.......................我就燒燒麥克風話放通道條啥的,反正我是不會去學習如何做mastering的。。。那~~~可能是太花時間,太燒錢了吧。。。。真有錢了,燒音箱,燒功放。。。不不不~~設備要放不下了,換套房子吧·~~~~

【兄弟,咱做這是個興趣,一切的前提還是要先多賺錢。。。】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