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了的陳淑樺,曾是都市女性的象徵

2022年04月14日14:34:07 熱門 1586

時間會改變、淘汰很多東西。

而,真正的好東西會留下。

陳淑樺的歌無疑屬於此列。

一手把她捧紅的李宗盛曾這樣形容她的聲音:“總是潤潤的,很有光澤,不亮、不刺耳、不膩、不累,很耐聽,容易辨認。”

有人說,“陳淑樺的聲音,就像林青霞的顏。難描難畫,無招勝有招,是武林高手。”

消失了的陳淑樺,曾是都市女性的象徵 - 天天要聞


然而,1999年,憑《夢醒時分》、《滾滾紅塵》等歌曲走上事業巔峰的陳淑樺卻不辭而別,離開了樂壇。

偶爾見報,也是她離群索居,“經濟失調”的負面新聞。

她消失了,不管滾石唱片公司、音樂合作夥伴、李宗盛等如何呼喚,她都不為所動。

沒有任何復出的跡象。

我們只能從她過往的作品中,去回味她,嘗試理解她。

消失了的陳淑樺,曾是都市女性的象徵 - 天天要聞


0 1

無盡的愛


有些人天生就是明星。

1966年,8歲的陳淑樺參加了台灣最大型的歌唱比賽,中廣“台灣歌謠比賽”,一舉獲得冠軍。

1985年,她又憑藉《無盡的愛》電視特輯,擊敗蘇芮王芷蕾,拿下金鐘獎最佳女歌星獎。

消失了的陳淑樺,曾是都市女性的象徵 - 天天要聞


這個獎項是當年台灣音樂屆最權威的獎,一個歌手能夠得到它,說是“人生巔峰”並不為過。

一般來說,應該都會大肆慶祝吧!陳淑樺卻很不安,自感還有很多不足,需要充電。

她跑去日本觀摩、學習,接受世界第一流音樂熏陶。

為了唱好歌,陳淑樺堅持每天早晨7點起床,50個仰卧起坐,15分鐘柔軟操,更少不了15分鐘聲樂練習。

再加上從小到大,讀書、鋼琴、古箏都是她的必修課。

在歌藝、心靈,陳淑樺都已做好準備,只等“畫龍點睛”的那個人到來。

消失了的陳淑樺,曾是都市女性的象徵 - 天天要聞


0 2

夢醒時分


這個人當然就是李宗盛。

時間來到1989年底,擔任陳淑樺製作人的李宗盛展示了他對時代潮流,和個人特質的精準拿捏。

他讓她剪短頭髮,走成熟自立,敢愛敢恨的「都市新女性」路線,並製作了一批感性、理性、知性並重的歌曲。

消失了的陳淑樺,曾是都市女性的象徵 - 天天要聞


《夢醒時分》就是其中一首。

一開始,李宗盛寫這首歌是為了“一個女人寫信開導另一個為情所困的女性友人”,原定由吳倩蓮演唱。

吳倩蓮的唱片沒有進展,索性就給了陳淑樺。

要知道傷心總是難免的

在每一個夢醒時分

有些事情你現在不必問

有些人你永遠不必等

消失了的陳淑樺,曾是都市女性的象徵 - 天天要聞


當時的流行歌曲,談起愛情要麼甜甜蜜蜜,要麼哀哀怨怨,很少有如此隨性洒脫的戀愛態度。

加上陳淑樺唱得乾淨利落、哀而不傷,自帶清新氣質。

收錄這首歌的專輯《跟你說 聽你說》一經發行,立刻引發女性的強烈共鳴,也改變了男性聽眾對女性的審美。

瀟洒、獨立、有主見,這才是新時代女性該有的樣子。

這張專輯更是成為台灣音樂史第一張破百萬銷量的唱片,奠定陳淑樺一代歌后的地位。

其實,這不是李宗盛和陳淑樺第一次合作。

早在1987年,他就給剛剛加入滾石唱片的她寫了《像我這樣的單身女子》:

單身女子的生活還算不錯

我現在不要讓愛情擁有我

我對自己說

我要獨立生活

今天看來,這種觀點不新鮮。

但,那可是80年代,32年前,宣揚單身,獨立生活,說是女權主義先聲並不為過。

0 3

滾滾紅塵


《滾滾紅塵》詞曲作者羅大佑,是由三毛編劇,林青霞、張曼玉等主演的同名電影的主題曲。

據說,當初羅大佑找陳淑樺唱這首歌時,心裡挺忐忑。

他擔心,陳淑樺無法駕馭這首歌,正式錄音時,羅大佑發現,自己才是多餘的那個。

消失了的陳淑樺,曾是都市女性的象徵 - 天天要聞


來易來去難去

數十載的人世游

分易分聚難聚

愛與恨的千古愁

繁華落盡,恍若隔世,不想走卻又不得不走,無法開解卻又只能勉強自我開解的深情、無奈。

30年前的歌,現在聽來仍令人惆悵不已。

消失了的陳淑樺,曾是都市女性的象徵 - 天天要聞


整個歌唱生涯,陳淑樺出過好些男女對唱歌曲,尤其加入滾石後,跟她合作的都是巨星級別。

除了之前已經提到的之外,還有和成龍合唱的《明明白白我的心》,與周華健合唱《萍水相逢》,以及,和張國榮合唱《當真就好》。

消失了的陳淑樺,曾是都市女性的象徵 - 天天要聞


在這些人中,張國榮和她的抉擇尤其令人感慨。

一個已離開塵世多時,一個也離群索居日久。

或許,這也是一種“分易分聚難聚”的“滾滾紅塵”。

0 4

做個真的我


林青霞扮演的東方不敗,是徐克改造美女的經典人物造型之一。

盛世美顏,配一襲紅衣,在一潭湖水上仰頭豪飲,讓人傾倒。

然而,世人看到的、愛的不過是華麗的表面,真實的東方不敗又有幾人能懂?

《做個真的我》,就是她的內心寫照,痛定思痛,她決意不再管他人說長道短,做一個真真正正的自己。

相對來說,國語版的《笑紅塵》更加洒脫、矜持。

今天哭明天笑

不求有人能明了

一身驕傲

《笑紅塵》完全是屬於女人的,是向內的,是在讓我們敢於面對自己,活出自己。

“她”不再依附於誰,不再遵循別人設定的標準,她就是她自己,為自己而美,為自己而愛。

消失了的陳淑樺,曾是都市女性的象徵 - 天天要聞


90年代初,陳淑樺進入全盛期,此時的她,事業得意,唱腔收發自如,一代歌后的氣象已成。

正如著名樂評人李皖所說,她唱歌從不誇大感情:

婉約含蓄,清麗優雅,平實而淡然,純正中帶一絲嫵媚,如中國古典/中庸之論。她哀而不傷,樂而不淫,痛而不悲,愁而不怨,怨而不怒,不媚俗,不表演,喜怒哀樂都似在雲淡風輕之中。

“雲淡風輕”這四個字用得極好。

就連《流光飛舞》這樣騷到極點,不管不顧到極點的歌,她也只是輕輕地唱,彷彿漫不經心,但其中蘊含的萬丈柔情,你一定聽得出來。

與有情人做快樂事

未問是劫是緣

原來,真正的堅定,並不一定要拍着胸口賭咒發誓。

真正的為愛痴狂,也不一定需要聲嘶力竭地嘶吼。

0 5

不做情人,不做朋友


一般的成名歌手為了保證音樂質量,都傾向於和熟悉的團隊、製作人合作,陳淑樺卻不受此限制。

1995年,她推出了《淑樺盛開FOREVER》,專輯主要製作人之一就是當時初出茅廬的陶喆

熟悉陶喆的人一定能從《不做情人,不做朋友》這首歌聽到滿滿的陶喆味道、陶喆風格。

未來某一天 我們再相遇 也許不看彼此一眼

不再做朋友 不再做情人 情願瀟瀟洒灑的分手

消失了的陳淑樺,曾是都市女性的象徵 - 天天要聞


歌詞依舊是熟悉的意味,但曲調卻變成了R&B。

在音樂上,陳淑樺很大膽。

這張專輯也是港台地區最早的R&B流行音樂,可能是音樂風格太超前,當時反響一般。

倒是讓陶喆開始受人關注,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一出道就為歌后級歌手做音樂。

0 6

失樂園


《失樂園》出自同名專輯,這也是陳淑樺隱退前最後一張專輯。

相對於之前的風格,整張專輯顯得灰暗、孤獨、哀怨,以這首歌歌詞為例:

相愛太難放肆簡單

感情要怎麼收才不會受傷

我漸漸漸漸漸不敢想

要走多遠才能將它遺忘

明顯是一個為情所傷,無法解脫的女人形象。

看來,相對於維持瀟洒都市女性人設,陳淑樺更渴望的還是突破自我,就算銷量不如人意也在所不惜。

消失了的陳淑樺,曾是都市女性的象徵 - 天天要聞


專輯推出後的第二年,母親突然去世,陳淑樺心靈深受重創。

那些年的台灣女歌手,從鄧麗君開始,工作都由母親和外界對接,陳淑樺也是如此。

陳媽媽不僅是陳淑樺的經紀人、助理、保姆,也是她唯一可以傾訴心事的知心好友。

如今看來,最後這張專輯的名字彷彿是她人生的讖語,“失樂園”。

消失了的陳淑樺,曾是都市女性的象徵 - 天天要聞


如今,陳淑樺已從舞台消失多年。

中間也曾有復出的傳言,但最終都不了了之,不管是歌迷,還是她曾經的音樂合作夥伴,比如李宗盛,大概都漸漸接受了她的決定。

她,一定過着自己想要的生活。

她現在的狀態,一定是最符合自己心意的狀態。

不打擾,不惡意評判,就是我們最好的祝福。

2003的年終,滾石唱片特別籌划了“給淑樺的一封信”精選專輯,向陳淑樺致敬。


專輯文案有這麼一段話:

還是常常有人問起淑樺,

或是在某處不經意就哼起她的歌。

陳淑樺對許多人來說,

並不只是幾首歌曲、幾張專輯,

而是一段段自己的成長記憶。

從來就不曾忘記她溫柔的聲音,

很多時候總想給淑樺寫一封信,

不僅僅是問候她,最近好嗎?是否也過着自己想要的生活?

更想讓她知道,我也和她一樣勇敢地活着、愛着。

淑樺,只要知道你很好就好了。

最後這一句,也是所有關心她的人的心聲:

陳淑樺,希望你很好。

消失了的陳淑樺,曾是都市女性的象徵 - 天天要聞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