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子是我們朝夕相處的“好戰友”,陪我們度過了一個又一個夜晚。可惜的是,雖然“朝夕相處”,很多人卻忽略了它的衛生,想想看你有多久沒曬過你的被子了?
天氣漸熱,正是曬被子的好時候。今天就來詳細跟大家聊聊曬被子的好處,以及怎麼曬。
01
被子常年不曬,真的又潮又臭
人在睡眠過程中,身體會不斷新陳代謝,排出汗液。而且卧室的空氣通常也有一定濕度,尤其是南方。被子在使用一段時間後,自然會積累大量的汗液,同時吸收空氣中的濕氣,慢慢變潮。如果卧室過於潮濕,比如恰逢南方的梅雨季節時,還可能產生黴菌。
此外,被子積累汗液的同時,人體還會脫落皮屑。有研究發現,一個成人平均每天可以脫落 0.5~1 克的皮屑。
常年不曬的被子,除了“潮”和“臭”,另一個不容忽略的問題是“蟎蟲”。
沒什麼比“一條常年不曬的被子”更讓蟎蟲喜歡的了。常年積累的“潮”加上人體脫落的皮屑,簡直就是專為蟎蟲提供的樂園。成人每天脫落的皮屑,能讓一百萬的塵蟎吃得飽飽的。
塵蟎帶來的直接健康危險就是過敏。不僅是活的塵蟎,塵蟎的屍體和分泌物也會成為過敏原。
在我國過敏性鼻炎和哮喘患者的過敏原中,塵蟎排名第1位,可謂是害人無數。
02
多曬被子,對身體真的有好處
經常晒晒被子,不僅能確保被子的潔凈,抑制蟎蟲的繁殖,還能讓被子蓬鬆柔軟。抱着香噴噴的被子睡覺,人自然會倍覺舒暢。
曬被子能殺菌
太陽中的紫外線能有效殺菌,它能破壞細菌、病毒等微生物的 DNA 結構,使其失去活性。
把被子放在夏日的陽光下曬一曬,不僅可以殺滅被子上滋生的各種微生物,還能促進被子內部水分的蒸發,降低被子的濕度,減少細菌滋生的機會。
曬被子能除蟎蟲
環境溫度和相對濕度是影響蟎蟲生存的主要因素,它們最怕的就是高溫脫水。
生物學研究發現,蟎蟲的理想發育溫度為 20~25℃,相對濕度為70%~75%。一旦溫度超出這個範圍或環境變得乾燥,蟎蟲們就會明顯不適,甚至死亡。
把被子放在大太陽下炙烤,去除水分的同時升高溫度,自然是去除蟎蟲的好方法。尤其是現在的太陽,很容易就能讓溫度達到 50℃ 以上。
曬完的被子,蓬鬆又好聞
曬過的被子上會有一種獨特的“太陽味”,聞起來讓人幸福又愉悅。
這種“太陽味”可不是蟎蟲被烤焦後屍體散發的氣味,而是織物被太陽曬後新出現醛、酮、羧酸等有機化合物,這些物質大都在低濃度下氣味宜人,有些還被用在香水中。
另外,棉纖維在太陽下曬兩三個小時,就會有一定程度的膨脹,讓我們摸起來蓬鬆又柔軟,非常舒服。
03
曬被子的最佳方式
當然,曬被子也是要有一定技巧的,不然可能會越曬越不保暖。這裡總結幾個小技巧,供大家參考:
曬被子時間、地點要選好
最好在晴天的上午 10 點至下午 3 點之間晾曬被子,這個時間段內的陽光最為充足。
不要在清晨和黃昏曬被子,因為這些時間段空氣里的濕度很高,被子可能會越曬越濕。
同時,盡量選擇開闊、通風的地方晾曬被子,避免被子的側面遮擋物影響晾曬效果。
晾曬時適當地拍打和抖動被子
曬被子前,建議先輕輕拍打被子,將表面的灰塵和污垢抖落,然後再將被子懸掛在晾衣架上,用較大的力量抖動幾次,以便儘可能地去除被子內部的灰塵和污垢。
晾曬時間控制在 2~3 個小時
曬被子的時間並非越久越好,長時間的暴晒可能會導致被子的纖維斷裂,導致被子的保暖性下降。
晾曬時間最好控制在 2~3 個小時,以保證被子不會受到紫外線的過度照射。
如果天氣比較潮濕,晾曬時間可以適當延長;如果天氣比較乾燥或者紫外線較強,晾曬時間應該適當縮短。
晾曬頻次建議每周一次
久存不用或新購被褥,用前都要進行一次晾曬,這樣可以保證被子的乾燥衛生。正在使用的被褥,建議每周晾曬一次即可。
最好在被子上蓋層布,避免“二次污染”
很多人曬被子都是裸曬,其實可以在被子上加一層舊的床單,這樣既能避免因強光照射導致面料變黃褪色,又能擋住灰塵、花粉等落在被褥上。
建議被子接觸身體的那面向陽光
晾曬最好的方法是讓被子接觸身體的那面向陽光,一來保護被面的材質,二來被裡接觸人體更多,直接曬到陽光可以起到更好的晾曬效果。
羊毛和羽絨被褥不要在陽光下暴晒
羊毛被褥和羽絨被褥不要在日光下暴晒,只要在陽台等通風處晾一小時就可以了。
這樣能盡量避免或減少陽光直照對其纖維造成損害,以延長使用壽命和維護良好的保暖性能。
如果你苦於沒有曬被子的好空間,最後還有一個好方法,隨時隨地就能曬,那就是:
給被子上套一個黑色的塑料袋,吸熱好,還不佔空間,這個隨處可挪的“高溫桑拿房”,一秒解決曬被子困難。
用黑色塑料袋套住被子,雖然沒有紫外線消毒的作用,但是黑色可以增加吸熱、升高溫度,而高溫可以幫助我們消滅被子里的蟎蟲,不過套了袋子曬被子要小心別被人當垃圾撿走。
圖片來源:網絡
好了,朋友們
快選一個陽光燦爛的日子
去曬被子吧!
來源:人民日報微信、科普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