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樹下的湖南社區充滿着別樣的魅力,在這個美好社區里,有鱗次櫛比的花園洋房,有各具特色的網紅打卡地,更有充滿情調、人文之光、煙火氣息的“15分鐘社區生活圈”。
參觀完網紅打卡地安福路街區(點擊回顧:新時代新征程新偉業丨這個街區雲集上海話劇與電影聖地),今天,我們將再度出發,在延慶居民區黨總支書記謝明芳的帶領下,與選調生吳拓展一同走進延慶路街區的安居生活。
小吳,你知道嗎?阿拉延慶居民區雖然面積不大,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這裡既有充滿異域情調和文化氣息的花園洋房,也有與居民生活息息相關的醫療資源、生活設施和文化空間。今天我帶你一起去游遊街區,更加深入了解一下延慶吧。
太好了,我們馬上出發。雖然我剛接觸社區工作沒有多久,對基層還不夠了解,但在延慶的這段日子裡,我感受到了街區里的獨特魅力。
第1站
喬咖啡(淮海中路店)
小吳,今天第一站,阿拉來到喬咖啡。這家2019年開業的咖啡店來自擁有111年歷史的中華老字號喬家柵,每天早上這裡會出售燒賣配美式咖啡、肉包配拿鐵等“中西合璧”的“混搭早餐”,深受周邊居民和白領的歡迎。
喬家柵創始於清宣統元年(1909年),前身是永茂昌湯糰店,寓意永遠茂盛。1937年遷至陝西南路淮海路口,更名為“喬家柵永茂昌”。1940年遷址襄陽南路並正式更名為“喬家柵食府”,其八寶飯、粽子、擂沙團等十大名點吸引了眾多的社會名流,梅蘭芳、周信芳均是喬家柵的常客,後者親筆題曰:“味傳南國”。1945年抗戰勝利後,永茂昌點心店更名為“喬家柵點心店”。
在湖南社區,商務樓宇和居民住宅密集,為了滿足周邊居民和白領的早餐需求,喬家柵將上海傳統早點與年輕人喜愛的手沖咖啡跨界融合,這一創新早餐組合頗受周邊白領歡迎,國營老字號的實惠價格也讓周邊居民多了一個放心有保障的早餐選項。
2015年,喬家柵糕點製作技藝項目正式入選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近年來,喬家柵非遺體驗中心也積极參与社區活動,通過黨建聯建,與湖南路街道一同開展了迎新春、慶重陽、非遺體驗、咖啡品鑒等活動,讓社區內的老少居民和轄區企業員工都能感受到非遺的魅力。
第2站
華亭社區衛生服務站
今天的第二站,就是華亭社區衛生服務站。可別小瞧這個小小的衛生服務站,它可是我們周邊居民的健康“守門人”。
位於華亭路58號的華亭社區衛生服務站於2022年11月開通醫保專線。這裡每周一至周五上午8:00-11:00開設門診,能夠為附近居民提供基本醫療、慢性病管理、健康教育等醫療及公共衛生服務。居民可以在站點直接結算費用後取葯,藥品品種多達220多種,不出社區也能享受方便快捷的醫療服務。
第3站
上海市肺科醫院延慶路門診部
小吳你看,華亭社區衛生服務站對面,就是上海市肺科醫院延慶路門診部。依託上海市肺科醫院強大的診療實力,利用有利的地理位置,這裡已成為上海市肺科醫院疑難肺病、肺部腫瘤等疾病診治的重要組成部分。
上海市肺科醫院創建於1933年,是以呼吸系統疾病診治為特色的三級甲等專科醫院。上海市肺科醫院延慶路門診部主要由兩棟擁有近百年歷史的西洋式洋樓組成。這棟位於肺科醫院裡的老洋房,始建於1923年,曾經屬於某個英國籍的猶太富商。白色的巴洛克風花園,歐式浮雕、彩繪玻璃,在綠樹中顯得尤為華美。
第4站
中國藍印花布館
小吳,你知道什麼是藍印花布嗎?
這我真的不知道。藍印花布和我們延慶路街區有什麼關聯嗎?
藍印花布是中國的一種工藝品,是傳統的鏤空版白漿防染印花,又稱靛藍花布,俗稱葯斑布、澆花布等。今天的第四站,我們一起去位於長樂路弄堂深處的中國藍印花布館參觀一下,從1990年開張以來,這裡已有33個年頭。
中國藍印花布館由日本友人久保麻紗創建,展出自己十多年來搜集的最精美的藍印花布包袱布、被面、帳檐等180餘件。久保麻紗是日本著名劇作家、日中友好人士久保榮的養女,從50年代她就迷上了中國藍印花布,而後不遺餘力地在江浙、雲南等地收集,最後在上海買了幢兩層小洋房,開闢了這家藍印花布館。開館後,久保麻紗同時也在日本推廣藍印花布,也取得了一定的經濟效益,出版了《中國藍印花布》等各類專業宣傳冊。
2011年5月,久保麻紗在東京病逝。那年她90歲。但長樂路上由她創辦的中國藍印花布館,一直持續對外開放着。
第5站
金剛飲食店
小吳,這家店你來過嗎?走,我帶你進去坐坐。
位於長樂路601號的金剛飲食店,是一家看似並不起眼的沿街小店。然而,金剛飲食店的老闆是個熱心腸。多年來,樂善好施的他通過湖南街道延慶居民區“慶樂薈”平台認領了社區重陽節敬老活動,不僅為參加活動的老人們送上葷素搭配的長壽麵,還精心準備了重陽糕,並將熱氣騰騰的麵條和美味的重陽糕送到百歲老人家中,用愛心讓老人們感受到社區大家庭的溫暖。
第6站
梧桐資源空間
今天的最後一站,我們來到梧桐資源空間。這是徐匯區首個智能交投與人工交投相結合的資源回收站,從2019年6月投入使用後,受到了轄區居民、周邊白領的廣泛好評。
“梧桐資源空間”位於東湖路37號,處于衡復風貌區內東湖路、新樂路、長樂路、富民路、延慶路的交匯口,是湖南街道為深入推進再生資源回收利用,促進生活垃圾源頭減量而打造的示範型“兩網融合”回收服務點。
“梧桐資源空間”面積近20平方米,空間內配有人工交投服務,門口設有24小時智能自助交投機”,並公開回收價格、回收種類等信息,面向居民區、公共機構和相關企業提供“玻璃、金屬、塑料、紙張、織物”等再生資源全品類一站式回收。
文稿:湖南路街道
來源:上海徐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