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修怕超預算?注意好這些隱形成本,就能輕鬆知道裝修預算啦!

裝修不是一件易事,對於很多人來說要裝修好一間房子,真的是一件很頭疼的事情。因為在這過程中,我們會接觸到不同的人、事、物,需要溝通和解決各種各樣的問題。

有很多業主會在裝修的過程中,由於沒有經驗、沒有時間等等因素,最後造成裝修預算比預期超出了很多,控制不了成本。

想要裝修不超預算?小H覺得可以注意一下幾個方面的隱形成本,避免隱形成本的增加,預防預算超支。

一、溝通成本

在裝修過程中,最容易被忽略的就是溝通成本,很多業主認為只要工程監理按時彙報工程進度就可以了。

但其實不是的,這個溝通不僅包括在裝修前期和設計師的溝通,裝修過程中和工程監理、工人師傅的溝通,還包括在軟裝進場時和安裝師傅的溝通。

那麼溝通不到位會出現什麼問題呢?

1、設計不合理和實際情況不符或是施工過程中臨時改方案;

2、材料沒有及時購買、數量不夠或臨時更換等,影響工期;

3、水電定位少了、位置不對,導致入住體驗感差;

4、傢具家電買早了沒地方放或尺寸不對;

5、自己購買的材料沒有及時跟裝修師傅溝通,導致裝錯了......

如果是在裝修過程中由於溝通不到位,而造成裝修預算超出預期,是很沒有必要的,因為這些都是可以避免的。

在裝修過程中,一定要到現場去查看和驗收,發現任何不對的問題或有疑問的要及時溝通解決,不然很可能會造成返工,耽誤工期,增加預算。

二、時間成本

裝修工期的長短,一般取決於你採取什麼樣的裝修模式,常見的有三種:清包、半包和全包,每種裝修模式所需要耗費的時間精力都不太一樣。

清包:指在裝修過程中所有的主輔材料都由業主自己選購,再單獨找裝修師傅去施工,以及自己負責設計、軟裝搭配和工程監督。

半包:是指裝修公司負責設計、輔材和施工,主材由業主自行購買,這種模式適合有時間盯施工,想要參與裝修過程的業主。

全包:是指設計方案、主輔材料、施工都有裝修公司負責,業主只需購買家電和軟裝就可以了,適合沒什麼時間,想要省時省力省心的業主。

有時間的業主可以選擇,半包+主材的模式,在裝修公司購買部分主材,自己再買部分的,這樣施工就很明確了,也能避免後面亂增項的問題。

但如果自己購買主材,一定要跟裝修公司確認哪些是自己購買的,哪些是他們提供的,並且確定好材料進場的時間和材料數量,方便後面驗收材料和施工。

三、設計成本

專業的事需要交給專業的人去做,家裝設計師所需要做的不僅僅是畫圖做平面方案,其中也包含了全屋的硬軟裝搭配、施工跟進、效果落地和後期維護等等。

裝修預算有限的業主不要一味追求設計效果,不盲目跟風,合理分配自身的裝修預算,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設計方案。

在前期理清自己的裝修需求和居住習慣,確定好設計方案後不輕易更改,不能我覺得這個好看,我要照搬,那個我也要照搬,這樣最後落地的效果都不盡人意。

只有跟設計師充分溝通好,確定設計方案,這樣設計出來的家,才會是你理想中的家。

四、定製成本

在後期採購傢具等過程中,有些業主會選擇定製類的傢具,這種就要看清楚,所定製的產品里是包含什麼的,價格是怎麼算的;

比如卧室門、柜子等,有些商家會包含五金,有些則需要另外收費,這時候業主在定的時候,要跟商家一樣一樣確定好。

而且,定製的產品是具有一定的製作周期的,需要提前在現場測量好尺寸、選材、定款式等等,都確定後才開始製作,如果中途需要更改,不僅工期會延長,還會增加費用。

五、人工成本

裝修工人的費用是整個裝修預算里的大頭,除了各個施工階段的人工費外,一定要看清楚裝修公司給你的報價明細表上的項目,提前說清楚哪些要收費,怎麼收費。


比如下面這些業主不太注意到,但需要收費的地方:

1、水電改造:有些裝修公司的全包套餐里包含了多少的水電點位,如果實際施工中超出了合同中規定的範圍是需要加錢的。

2、打拆和材料上樓:如果是舊房翻新,需要重新改格局的話,就需要人拆除牆體和把裝修材料運送上樓,是需要收費的;並且步梯房和電梯房的收費標準不一樣,前者會高於後者。

3、貼磚人工費:貼磚的費用並不是一口價,如果是正鋪就是按標準收費,如果要人字拼或魚骨拼等個性化的鋪裝方法,收費也是另一個標準。

小H以上說的這些隱形成本,你們都清楚了嗎?趕緊點個贊收藏起來吧,有需要的時候隨時拿出來看一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