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田裡有1種“紅蓮草”,如今是中藥草,一年可採收2次,珍貴

許多野草會在玉米田裡生長,由於對農作物有一定的危害,它們也被稱為雜草,常見的有牛筋草反枝莧馬齒莧鐵莧小藜灰綠藜虎尾草畫眉草龍葵稗草等,這些常見的雜草不僅生命力頑強,在玉米田裡繁殖速度也很快,有時候必須要用上一些除草劑,才能夠將它們去除。其實,雜草的種子特別多,雖然我們用處除草劑,但第二個月很有可能會再生長出來。

但並不是所有的雜草都沒有用處,像下面的一種植物以往也被當成雜草剷除,它一樣會在玉米田裡生長,許多花友叫它“紅蓮草”,而如今卻成了有名的“中藥草”,價值是越來越高了,野生的紅蓮草一年可以採收兩次,若是人工栽培它,那產量也會很高,下面我們一起來詳細了解一下紅蓮草吧。

玉米田裡有1種“紅蓮草”,如今是中藥草,一年可採收2次,珍貴!

地錦草

這種紅蓮草它有一個大名,就叫地錦草,有花友會叫它奶汁草、血見愁、血風草、馬蟻草、鐵線馬齒莧、小紅筋草等,這些都是它的小名,各地區對於紅蓮草的叫法可能不同,但我們只要記住,它是大戟科、大戟屬的一種植物,生長周期一般是一年,和雞冠花、鳳仙花、紫茉莉等植物一樣,都是一年生的草本植物。

紅蓮草通常比較低矮,看着不起眼,在玉米地里可以繁殖一大片,平時就緊貼在土壤上或者石頭上生長,雖然它長不高,但是可以長一大片出來。我們在河邊、農村的路邊、山溝下、山谷里、玉米田裡都有可能看到紅蓮草,以往甚至被當成了“惡性雜草”,沒有什麼人會在意它,但如今的用處就多了。

紅蓮草的價值

據《嘉佑本草》記載:“主通血脈,亦可治氣”,我們還可以在《福建中草藥》里查詢到紅蓮草,裡面提到:“清熱涼血,消腫解毒”。可見,紅蓮草雖然沒有君子蘭、文竹、月季三角梅虎皮蘭蘆薈多肉等花卉盆栽好看,但是它如今也是一種藥草,可以製成有價值的“中藥草”,野生的紅蓮草一年可以採收兩次,一般在夏、秋季節採收。

花友們可別再忽視這種植物了,若在玉米地里再次看到紅蓮草,不如挖幾棵種在花盆裡養護,越養越值錢,如今是比較珍貴的。

種植和養護:

在9-10月份的時候,是紅蓮草的果實成熟期,其實就是結出來種子了,這時候可以將種子採集下來,儲藏備用。到第二年3-4月份的時候就可以播種了,播種前為了減少後期的病蟲害,需要對種子進行消毒滅菌處理,然後準備一些草木灰混合一下,就可以播種了。

當種子發芽長出來一些小幼苗,需要將周圍的雜草給除掉,當幼苗生長一定高度時,可以施肥一次。另外,它和茉莉、米蘭、山茶茶梅杜鵑扶桑等觀花植物一樣,喜歡光照比較強的環境,適合養護在陽台或者庭院里。

關於玉米田裡的1種“紅蓮草”,就介紹到這裡了,花友們是否見過這種植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