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1.5匹空調!
但為什麼有的只賣一千多,有的卻要賣到三四千甚至更貴呢?我三年前買空調,就產生了這個疑問。當時我抱着懷疑的態度買了兩台空調:
一台一千多的,一台三千多的。

如今已經用了三年多,我想我已經知道了答案——它們有五種區別。
.01
用料不同
我當時兩台空調是一塊安裝的,工人來了只掂了掂兩台空調外機,連型號都還沒看就說:“兩個空調價格差不少吧!”
我只感覺震驚,但工人卻告訴我,是因為重量差距很大。

貴的空調,不管是冷凝器、管道還是壓縮機,用料都更紮實,所以重量自然也更重一些。那時候我還沒有太明顯的感覺,直到我用了幾年後:
雖然兩台空調迄今為止都還沒出現過故障,但那台好空調的工作噪音要明顯更小一些。睡覺的時候開了空調就像沒開一樣,但便宜空調開啟後就能聽到明顯的噪音。

.02
出風不同
要說使用這些年感覺到的最大區別,當屬出風了:
好空調的出風,可以說是“能大能小”。想要迅速降溫的時候把風速調到最大,房間里能夠明顯感覺到空氣在快速循環,室內降溫速度快,而且溫度很均衡。
那台便宜空調就不行了,哪怕把風量調到最大,也僅僅是面對空調的時候能感覺到風而已。要是站在空調側面、下面,無論風量大小,感覺都是一樣的。

而且精度也不一樣,雖然兩台空調都能在0.5℃範圍內進行調整,但出風精度完全不同。
好空調,調到多少度,房間里就是多少度。便宜空調,感覺所謂的“0.5℃”純粹就是心理安慰,出風溫度完全憑心情:
往往設置了27.5℃,房間里的溫度卻早就降到了25℃。而且可能今天設置26℃感覺剛剛好,到了第二天空氣濕度、室外溫度一變,再設置26℃就會感覺冷了或者熱了。
.03
功能不同
有一些實用性比較強的功能,也只存在於那台貴一點的空調上。比如我最喜歡的功能▽

無風感,真的是感覺不到一點風。我把這台空調裝在孩子的卧室里了,每天睡覺的時候我都特別省心,不怕孩子沒蓋好被子着了涼。
便宜的那台空調也有類似功能,叫“防直吹”▽

這項功能僅僅是把出風方向調整到了一個比較刁鑽的角度,讓它沒那麼容易吹到人而已,但其實房間里還是能感覺到風的。而且風量僅僅是調到最低了而已,做不到“無風感”那樣,即使貼着空調也只能感受到涼意,卻沒有一絲風。
類似的情況還出現在“自清潔”功能上▽

貴空調的自清潔,用時60分鐘。清潔過程中能感覺到出風溫度的明顯變化——先製冷,再制熱。出風的濕度也有不同,剛開始吹出來的風是乾燥的,後面吹出來的更潮濕。仔細聽,還能聽到管道里嘩啦啦的流水聲。
便宜的空調,除了溫度變化以外沒有任何其他感覺。

所以清潔效果自然也大不相同:
每年夏季剛開空調的時候我都能聞到一股刺鼻的霉味,貴空調開一次自清潔,這股味道就會消失。但便宜的空調必須手動把濾網拆下來清洗,甚至去年我還專門買了空調清潔劑噴上去,才沒有臭味了。
.04
外觀不同
我先不說話,你猜猜哪個遙控器的空調更貴▽

相信多數人都能猜對——左邊那個遙控器,一看就貴!遙控器是如此,空調更是如此。照片上看不真切,但實物一看就知道哪個更值錢。
好空調的外殼用料更紮實,更具質感。
摸起來就更明顯了,貴空調的外殼甚至不像塑料,摸起來厚重感十足。便宜的空調外殼就很廉價,像是摸在了一個礦泉水瓶子上,還是售價一兩塊錢的那種平價礦泉水。

.05
服務不同
相信很多人從我前面的照片里也看出來了,我買的這兩台空調是同一個品牌的。照理說同一家品牌,提供的服務應該是一樣的,但並不是!
貴的空調,能夠提供更多服務:
比如安裝的時候,貴的空調有“全免費安裝”服務。像常見的高空作業費、加管費、更換插座費、開孔費,都是不收取的。
比如使用過程中,貴的空調配備了“免費清洗”服務。每年兩次免費的上門清洗空調服務,雖然我總是嫌麻煩沒享受過,但只要我想,一個電話就能把工人叫過來。

便宜的那台空調,就和我們想象中一樣:沒有任何附加服務!安裝那天還是沾了貴空調的光,沒有收取高空作業費。至於使用過程中的服務,更是連想都不要想了。
圖文原創丨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