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人一年養3600噸魚,從一艘船洞見山東的“藍圖”

2025年05月26日11:10:14 家居 3990

2025年4月17日,全球首艘15萬噸級智慧漁業大型養殖工船“國信1號2-1”在中國船舶集團北海造船廠交付運營。作為全球首艘10萬噸級養殖工船“國信1號”的升級版,“國信1號2-1”的交付運營,標誌着我國深遠海智慧漁業大型養殖工船項目正式邁入技術迭代和規模擴張的2.0時代。

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山東要大力發展海洋經濟,建設全國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大海是山東鮮明的印記,“海洋”是山東經濟社會發展的最大優勢和潛力所在——擁有海岸線長3505公里、約佔全國的六分之一,毗鄰海域面積15.86萬平方公里,與陸域面積相當。

經略海洋,向海圖強。山東一直堅持陸海統籌、奮力向海圖強,海洋經濟已成為山東經濟的重要增長引擎——2024年山東省海洋生產總值18011.8億元,突破1.8萬億關口,海洋經濟對全省國民經濟增長貢獻率達23.9%,拉動地區國民經濟增長1.1個百分點,成為推動全省經濟社會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澎湃動力”。

精工迭代,上新“大國重器”

如果站在碼頭仰望整裝待發的“國信1號2-1”,那麼第一感受莫過於兩個字——“巨大”。

30多人一年養3600噸魚,從一艘船洞見山東的“藍圖” - 天天要聞

公開資料顯示,這艘“龐然大物”耗資6.1億元,船長244.9米、型寬45米、結構吃水15米、排水量15萬噸,養殖水體近10萬立方米,設置15個標準養殖艙、4個環形跑道池、22個養殖試驗池。與三年前交付的10萬噸級的“國信1號”相比,它的排水量足足增加了50%,刷新全球大型養殖工船紀錄,堪稱升級版的“漁業養殖航母”。

但“大塊頭也有大智慧”,“國信1號2-1”作為“國信1號”養殖工船升級版,從建造到交付僅用時19個月,凸顯了船舶製造的“中國速度”。與此同時,“國信1號2-1”同船搭載的新一代養殖工船應用技術也更先進。數智化應用賦能精準度提升實現重大突破,實現魚苗入艙、成魚起捕、投飼及加工等核心生產環節全流程機械化作業,全船整體機械化率提升至90%以上,自動化水平提升45%,養殖決策智能化替代率達30%,人力成本降低20%,生產效率與經濟效益實現“雙提升”。

它並不僅僅是一條“船”,它將為14億人吃上鮮美的海魚作出自己的貢獻:以“船載艙養”模式開展大黃魚、鮭鱒魚、黃條鰤等名優魚種養殖,全船僅用30多人,便可實現一年3600噸的魚產量。

作為新近上新的“大國重器”,它的成功交付有着“里程碑”意義。根據建設進度,“國信1號2-2”將於2025年10月加入運營序列,國信養殖工船產業屆時將形成“三船聯動”格局,為構建國家“藍色糧倉”戰略提供工業化解決方案的標杆案例。

激發活力的山東港口群

作為海洋、港口大省的山東,要激活發展這盤棋,港口是非常重要的“棋眼”。

港口塔吊林立,車船絡繹不絕,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躍出海平面,日照港已開啟吞吐萬匯、奔流不息的一天。這座全球首個順岸開放式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一艘艘滿載着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板等“新三樣”的巨輪從這裡啟程,駛向全球各地。以科技創新賦能產業創新。

效能提升的背後,是領先的科技實力。2024年12月18日,當最後一抓鬥鐵礦石從一艘25萬噸級貨輪卸下時,日照市港口貨物吞吐量迎來了“首次突破6億噸”這一高光時刻。日照港又實現了一個了不起的跨越。實現這次新的億噸跨越,日照港口僅用了3年時間。日照港口貨物吞吐量從2006年突破1億噸,到2010年、2013年、2017年、2021年吞吐量分別突破2億噸、3億噸、4億噸、5億噸,至此突破6億噸。

30多人一年養3600噸魚,從一艘船洞見山東的“藍圖” - 天天要聞

航拍下的日照港繁忙作業中。宋年升攝

2019年以來,山東成立山東港口集團,將體量、盈利能力、管理水平不一的多個港口、港區進行整合升級。從過去的“一群港”到如今的“港口群”,經過一系列強有力的改革舉措,山東海洋港口群已成為我國東西雙向互濟、陸海內外聯動的重要交通樞紐。

如今,山東正向加快建設世界級海洋港口群、依託港口的世界一流供應鏈綜合服務體系邁出新的步伐。

山東海洋經濟創下多個“全國第一”

山東把發展海洋經濟作為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全力推動海洋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未來已來,山東正努力打造世界級海洋創新平台和增長極,努力在建設海洋強國中“走在前、挑大樑”。

今年3月,山東省新聞辦召開發布會,介紹山東打造現代海洋經濟發展高地,推進新時代海洋強省建設情況,這場發布會中透露的幾組數據,更直觀地體現了山東海洋經濟飛速發展的現狀:2024年山東省海洋生產總值18011.8億元,突破1.8萬億關口,其中第三產業增加值9236.3億元,占海洋生產總值的51.3%;山東11個海洋傳統產業共實現增加值7510億元,同比增長6.9%,其中,海洋漁業、海洋化工業、海洋交通運輸業、海洋旅遊業等四個千億級支柱產業共實現增加值6249.3億元,同比增長6.7%,佔全省主要海洋產業增加值的77.5%,對全省海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38%。

不僅如此,2024年,山東海洋經濟還創下多個“全國第一”:15個主要海洋產業實現增加值8068.6億元,連續五年居全國首位;全省海洋漁業增加值突破1000億元,連續多年穩居全國第一,水產品加工總量、產值均居全國首位;全省海洋科研教育實現增加值1044.5億元,首次躍居全國第一;全省沿海港口貨物吞吐量20.7億噸,居全國首位;集裝箱海鐵聯運量達到420萬標箱,連續十年居全國第一;6處海灣入選全國美麗海灣優秀案例,數量保持全國第一。

經略海洋,向海圖強。山東以“走在前列”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在蔚藍疆域書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為海洋強國建設貢獻山東力量。

記者:薛冬 編輯:劉丹 校對:楊荷放

家居分類資訊推薦

爸媽剛裝修好的房子,好絕望,看完都不想進家門! - 天天要聞

爸媽剛裝修好的房子,好絕望,看完都不想進家門!

刷到現在年輕人吐槽父母裝修的帖子,總忍不住跟着嘆氣又發笑。想起幾年前自己婚房那套“土豪金”吊頂,當時站在客廳里直撓頭——爸媽非要裝的亮堂堂拋光磚,說是“日子過得敞亮”;電視牆非要貼“花開富貴”的大理石,說“這才叫家裡有儀式感”;連衣櫃都挑了
湖北首個省級裝配式綠色建築技術創新中心揭牌 - 天天要聞

湖北首個省級裝配式綠色建築技術創新中心揭牌

極目新聞記者王永勝通訊員郝如卓 劉曉敏 江亞5月27日,湖北省裝配式綠色建築技術創新中心在黃岡職業技術學院揭牌。當日,清華大學馬智亮教授作了《建築工程專業化大模型構建:路徑與方法》的主題講座。領導和專家共同為創新中心揭牌(極目新聞記者王永勝攝)湖北省裝配式綠色建築技術創新中心於今年1月由省科技廳批准建設,...
50床蠶絲被、1000袋大米免費捐贈,峨眉這群人太有愛了! - 天天要聞

50床蠶絲被、1000袋大米免費捐贈,峨眉這群人太有愛了!

為深入踐行“人民政協為人民”的履職理念,用實際行動詮釋政協委員的擔當與責任,5月26日,峨眉山市政協組織政協委員赴大為鎮小學開展愛心捐贈活動,為當地學生送去溫暖與關懷。活動當天,在大為鎮政府院內,工作人員正有序搬運由政協委員企業四川維益爾生物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捐贈的1000袋大米和50床蠶絲被。該公司負責人還...
你的濕氣 我的濕氣 好像不一樣 - 天天要聞

你的濕氣 我的濕氣 好像不一樣

“最近我總感覺自己身體不太舒服,特別是早上起床後,一直覺得有點累,胃口也不太好。是不是因為濕氣太重?”“我已經買上艾灸貼了,準備試一試,看看祛濕的效果!”“朋友介紹了一款祛濕的葯,聽說效果挺好的。”……剛過了小滿節氣,“祛濕”這個話題又開始在不少人的朋友圈流行起來。可是,究竟什麼是“濕”?所有人都要...
不疊被子、內褲機洗,這些看似偷懶的行為,其實沒毛病! - 天天要聞

不疊被子、內褲機洗,這些看似偷懶的行為,其實沒毛病!

內褲懶得手洗,直接丟進洗衣機;醒來之後不疊被子,直接鋪在床上……日常生活中,每個人都有過“偷懶”的時候。其實,偶爾偷個懶也沒什麼大事。何況,這些行為看似是在偷懶,實際上對我們反而有好處。內褲、襪子丟進洗衣機洗衣服主要是為了去污和消毒,能否洗乾淨的關鍵因素包括高溫、強力揉搓和有效的洗滌劑。洗衣機在清洗...
七萬級開方盒子!寶駿悅也 Plus 玩出花 - 天天要聞

七萬級開方盒子!寶駿悅也 Plus 玩出花

5月27日寶駿甩出一枚“方盒子炸彈”——悅也Plus 2026款帶着“七萬級全能潮玩”的標籤炸場上市!這台能秀能裝能撒野的純電SUV把方盒子的硬派顏值、大空間的實用靈魂和年輕人的玩車腦洞全揉進了7.28萬起的價格里 直接讓整個十萬內市場抖了三抖。新車四款配置(301km-501km續航)置換價7.28 萬- 10.08萬,首付門檻比一杯奶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