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家庭教育中,父母對孩子說的每一句話,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着他們,對孩子的人生產生正向或負面的影響。

聽過一句話,父母的嘴裡,藏着孩子的風水。的確,會說話的父母,隻字片語改變孩子,而不會說話,或者使用語言暴力的,則對孩子傷害很大。
那些會說話的父母,都把5句話掛在了嘴邊上,他們養出的孩子,一個比一個優秀。咱們一起來看看吧!
第一句:“爸爸媽媽相信你!”
清代教育家顏元說:“數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
劉梅的女兒蘇蘇,從小就非常喜歡畫畫,有次學校組織繪畫比賽,蘇蘇有些膽小,不敢參加。
劉梅大力支持女兒參加,還鼓勵她試試看。但才畫了幾次,蘇蘇感覺畫得不好,就想放棄了,還說反正也拿不到什麼獎。
劉梅一直鼓勵女兒說,我相信你可以的,再試試看。

比賽之前,女兒每天練習,畫得好的地方,劉梅不會吝嗇自己的讚美,忍不住地誇。不好的地方,也會給予建議。
就這樣,在母親的鼓勵之下,蘇蘇畫完了那幅畫,還拿了個二等獎呢!
這件事情,對於蘇蘇的意義非常重大。因為父母的鼓勵,讓蘇蘇懂得了只要努力堅持,用心去做了,結果不會太差。
後來,通過堅持不懈地努力學習,蘇蘇考取了211重點大學的設計專業。

“爸媽相信你”,這句話對於孩子來說,真的太重要了!
因為,父母的認可和肯定,是孩子成長的底氣和助燃劑。
當孩子受到了挫折,需要安慰的時候,父母一句“我相信你”,會讓他們得到巨大的鼓舞,從而產生前進的動力。
第二句話:“爸爸媽媽以你為榮!”
如果孩子成績一般,他們在學校已經接受了老師的批評,可能還有同學們嘲笑的眼光。
回到家裡,父母可以告訴孩子,在爸爸媽媽心目中,你是最棒的,雖然學習成績一般,我們別的方面優秀啊!
當孩子取得了進步跟父母分享時,家長一定要及時誇獎他們。並且對娃說:“我們以你為榮”。

對於孩子來說,父母的肯定勝過任何人的表揚,有了父母的這句話,他們會更加努力。
告訴孩子,我們做不到讓每一個人都喜歡自己。但是父母眼裡,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無論別人如何否認也不要自卑。
第三句:“我們會一直在!”
大寶想嘗試着去打球,但沒有足夠的信心,生怕自己踢不進去,還怕耽誤團隊。
我告訴娃,去做你想做的事情,無論成功與失敗,父母永遠都會支持你,陪伴在你的左右。
娃爹作為籃球場上的陪伴,也讓他擁有了努力的勇氣,大寶現在的籃球,打得越來越好了。

當孩子無助時,他們很需要家長的關懷和安慰。如果家長說,我們會一直在你左右,會緩解娃不愉快的情緒,能讓他們感受到,父母的愛是溫暖且深重的。
父母的一句話,一個態度,可能就決定了孩子是堅持還是放棄。
所以,家長要鼓勵娃向著積極正確的方向前進,給孩子勇氣,讓他們獲得更多的成就。
第四句:“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每個人都有遇到困難的時候,當孩子對未來有所困惑時,家長要告訴他們,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這句話會在孩子的心裡生根發芽,並且在未來的人生旅途中,遇到困難時,也會保持堅定的信念,努力向前奔跑,最終會迎來勝利的曙光。

在孩子成長的路上,不一定是一帆風順的,難免會遇到風雨。告訴孩子,會好起來的,你首先要有信心。
第五句:“我們尊重你的選擇!”
閨蜜說,父母總覺得她沒有主見,其實這都是家長造成的,尤其是媽媽。小的時候媽媽帶她去買衣服,母親問,你喜歡紅色的,還是黑色的?
閨蜜表示,想要黑色的。最後,媽媽還是會選紅色的,覺得小女孩穿顏色鮮艷的好看。
沒有辦法,閨蜜只能順從母親的選擇。
媽媽問她,晚上吃麵條還是米飯,閨蜜說吃米飯吧,媽媽卻說,還是吃麵條,做起來比較簡單。

後來,母親問女兒,你想買長褲還是短褲?閨蜜回答都可以。
母親說,你怎麼這麼沒有主見呢?閨蜜說,到最後做出選擇的還是母親,卻埋怨自己沒有主見。
所以,父母要真正地給孩子選擇的權利,別當面一套,背後一套。
在合理的情況下,尊重他們的想法,如果孩子的思想不成熟,可以給出不同的建議。一起商量,做好正確的選擇,這樣他們才會獨立自主。
枕邊育兒寄語:
作為父母,不要把自己的思想觀念和選擇都強加在孩子的身上。家長多和孩子說這幾句話,要給予他們足夠的尊重,孩子會更加優秀。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