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央視“3·15晚會”曝光了國內最大的家電維修平台啄木鳥家庭維修存在多項收費亂象和行業潛規則。
典型案例:高價收費與欺詐行為
(1)“開個水龍頭收費100多元”
記者暗訪發現,有用戶因未打開水龍頭導致洗衣機無法進水,維修師傅僅打開水龍頭即收取100多元服務費。此類簡單操作被包裝成“維修服務”,且收費遠高於合理範圍。
(2)更換洗衣機電機,成本僅91元,收費659元
成本僅91元的塑料電機,維修師傅收費659元,舊電機轉賣後獲利60元,實際利潤超500元。
(3)燃氣灶點火器更換:成本20元,收費250元。
客戶因電池帽未取下導致故障,維修師傅謊稱需更換點火器(成本20元),收費250元,隨後僅取下電池帽即解決問題。
行業亂象根源
(1)分成模式存問題
據啄木鳥平台維修師傅透露,平台要求提高收費以獲取更高利潤,維修收入中平台抽成60%,師傅僅得40%。若報價過低,還會被上級批評。這種分成機制迫使師傅通過虛構故障、更換零件等手段增加收費。
(2)培訓導向“套路化”
啄木鳥平台的新員工僅需5-7天培訓即可上崗,培訓內容聚焦“如何提高收費”而非技術提升。例如:要求師傅與公司客服配合演“雙簧戲”,以“系統報價”為由讓客戶接受高價;指導員工遇到技術難題時通過視頻連線應付,而非實際解決問題。
帶病運營:“以平台壟斷地位壓榨消費者”。
啄木鳥平台在某投訴網站累計投訴量超6000條,關聯公司重慶啄木鳥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多次因修理合同糾紛、承攬合同糾紛被起訴。其商業模式被質疑“以平台壟斷地位壓榨消費者”。
消費者維權困境
有用戶反映空調加氟收費近900元,而市面氟利昂成本僅100元/罐;
平台曾承認“檢測費已取消卻仍收費”,但內部管理混亂導致售後推諉。
總之,央視曝光“啄木鳥”平台亂象,或推動行業規範,但短期內仍需消費者提高警惕,避免落入“維修刺客”陷阱。
同時,消費者要提高維權意識,遇到家電維修消費問題,可以向市場監管部門舉報。#聚焦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