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飛魚

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關係其實也是相互的,父母能夠把水端平,不偏心,不溺愛,能夠有原則,有分寸,跟孩子好好相處,孩子也不會跟父母鬧矛盾。
再好的關係也是需要用心去維護的,父母與兒女之間,能夠保持和睦,能夠相互照應,那麼一家人之間就沒有隔閡。
好的家庭,都是大家一起維護的,父母與兒女之間,如果不想變成仇人,那麼就不要碰兩件事,務必要牢記。

一、父母端不平,太偏心。
想起《六姊妹》中,何家麗是家裡的老大,從小到大,為家裡付出最多,爸爸去世之後,更是何家麗當起了這個家的重任,照顧老的,照顧小的,把自己所有的收入都貼補到這個家中去了。
但是媽媽卻還是太偏心小女兒,什麼事情都是想着小女兒,什麼好東西都是想着留給小女兒,直接忽視大女兒的付出,甚至還防着大女兒,生怕大女兒在佔著房子。
於是媽媽就聽了小女兒的話,把大女兒趕了出去,不讓大女兒住在家裡, 甚至還把祖傳的醬菜方子傳給小女兒。

小女兒對她也不過是口頭孝順,卻沒有實際行動,在她行動不便的時候,說是照顧好,但卻不是盡心儘力,而是敷衍而已。
媽媽把大女兒何家麗趕出門了,小女兒就馬上收拾東西住進來了,然後瞞着所有人,把房子過戶給了小女兒,引起了其他孩子的不樂意。
最終也導致小女兒跟大女兒翻臉,甚至弄得家庭支離破碎,其他人幾個女兒都不願意回家了,就是因為媽媽做得太偏心了,傷了女兒們的心,都紛紛埋怨她。
父母不想跟孩子們變成仇人,真的是不能太偏心,即使五個手指有長短,但也不能做得太過分,一定要有原則,也要為孩子考慮,保持家庭的和睦,才是最重要的。
在多子女的家庭中,父母務必把一碗水端平一點,看得見每個孩子的付出,避免只偏心一個,讓其他孩子心生怨言,從而導致家庭關係破裂。

二、父母愛的方式不對,讓兒女感到窒息。
父母對兒女的管教上,管教嚴格是正常的,但是不能太過於控制孩子的言行舉止,不要什麼都管着孩子,管得太嚴了,就會讓孩子喘不過氣來,從而讓孩子想要逃離,不想跟父母住在一起。
其實孩子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父母不能不尊重孩子的想法,不能什麼都是父母說了算,特別是孩子長大之後,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和追求,有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也有自己的生活方式,父母就算是再愛子女,也要注意愛的方式,學會理解和體諒孩子,孩子也才能會理解付出的良苦用心。

如果父母控制欲太強了,反而會幹涉兒女的生活,不管是工作還是感情,父母過度干涉,只會引起孩子的不滿。
總之,父母與孩子之間,如果不想反目成仇,那麼父母也要反思自己,不要太偏心,不要太干涉,尊重孩子,理解孩子,珍惜孩子的付出,才能換來家庭和睦。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