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頂改建花園 空調降溫快一倍

2024年06月12日07:40:14 家居 2078

樓頂改建花園 空調降溫快一倍 - 天天要聞

  安公社區,小區樓頂的“空中花園”。

樓頂改建花園 空調降溫快一倍 - 天天要聞

  錦華苑三期的廚餘垃圾處理裝置。

  錦華苑三期隸屬天府新區華陽街道安公社區,這一社區也被稱為“近零碳社區”。在成都當地,這一社區更為人熟知的是小區樓頂的“空中花園”,頂樓的綠意帶來冬暖夏涼的功效,居民因此省下一筆空調費,也減少了碳排放。

  據安公社區黨委副書記趙登強介紹,在成都,打造近零碳社區,政府指導為主財政投入撬動,更多依賴的是社會資金投入和居民參與。

  在深入探訪“近零碳社區”中,南都記者也在追問:一個普通社區如何成為“近零碳社區”?它與真正意義上的“零碳”還有多遠?在當前環保投入成本大於收益的情況下“零碳社區”能走多遠?

 廚餘堆肥,一年減排約等於種2萬棵樹 

  錦華苑三期的垃圾分類已相對成熟:小區里配備了可回收垃圾自動回收箱,住戶將可回收循環利用的塑料瓶、紙殼投入回收箱,系統自動稱重估價後把相應金額打到住戶賬戶,其他垃圾則由垃圾清運車帶走。在這裡,廚餘垃圾倒入裝置後24小時後就能轉化為肥料。堆肥裝置連接過濾裝置,污水經過濾等無害化處理後直接排入地下水系統。

  安公社區黨委副書記趙登強告訴南都記者,“剛推行垃圾分類時小區每年平均處理300噸左右,2023年的處理達到460噸。”他說。經粗略估算,460噸相當於2萬餘棵樹一年吸收的二氧化碳量。

  更直接實現低碳的方式是增加綠化面積,“空中花園”是安公社區另一項重要的低碳實踐。錦華苑對面,菜蔬新居小區的樓頂擁有1100平方米的花園,有居民告訴趙登強,以前家裡開空調要40分鐘室溫才能降下來,空中花園建成後,大約只需20分鐘。“空中花園”也成為居民們的公共空間,

  有人在花園裡種了一些果蔬,特殊節氣還會在樓頂舉辦活動,向小朋友們講解西紅柿發芽、生長最終端上餐桌的過程。

  去年,“空中花園”入選第28屆世界建築師大會“全球十個綠色繁榮社區試點案例”,是中國唯一入選的社區項目。

  安公社區還在公共區域中安裝了一個大型雨水收集系統,根據成都年平均降水量建了兩個儲蓄池,收集的雨水經過過濾和沉澱後,用來澆築綠化帶。南都記者了解,社區目前儲存了約2000噸水,可連續10天灌溉2萬平方米的綠化面積。

  除此之外,安公社區的11個小區中,已有7個小區使用太陽能智能路燈。這種路燈可根據環境自動調節亮度,比如冬季日落較早,路燈約18點自動點亮,夏季則是19點50左右,無人時路燈可自動調低亮度。據粗略估算,這些路燈每年可節省約5萬度電,相對於線路埋在地下的傳統路燈來說,維修也更加便捷、成本更低。  

  最強“釘子戶”成為“空中花園”的守護者  

  趙登強介紹,“空中花園”所在的菜蔬新居是老舊的安置房小區,內部沒有公共空間,小區樓頂違建嚴重,加上年久失修、樓頂經常漏水。

  2019年安公社區的一次居民代表會上居民們達成共識,拆除樓頂違建,重做地面防水層,最後建設空中花園。拆除違建的過程並不順利。趙登強記得,小區里有位大爺在樓頂砌了一個一米多長的魚塘養魚,還辟出一塊菜地,拉網養雞。

  “要拆掉這些,大爺死都不幹。”趙登強說。

  最終多次勸導,大爺才改變了態度。“空中花園”剛建好的半年內,社區聘請專業工作者負責種花和保養,但因維護成本高難以為繼,小區這位大爺主動申請成為志願者,說“反正魚塘也給拆了,養雞的地方也沒有了,他還不如來養花。”趙登強說,樓頂的花都是他從種子開始培育,以前樓頂三角梅只有小小一株,大爺自己鑽研怎麼施肥,現在開得很大朵。

 思考 “近零碳社區”背後的底層邏輯?  

  安公社區的垃圾分類開始得更早一些。錦華苑三期業委會主任李福剛的妻子在2016年退休後搬入這個小區,學習垃圾分類。直到2018年,李福剛發現,樓棟間的垃圾桶已被收走,垃圾投放點統一設置在小區入口50米的垃圾分類站,小區還引入了一台處理廚餘垃圾的堆肥設施。

  為鼓勵居民處理廚餘垃圾,2021年社區還推行了一套獎勵措施,1斤廚餘垃圾等於1個積分,積滿100分可兌換10元抵用券,可直接在社區合作的慈善超市和商店等直接消費使用。

  社區推行垃圾分類將近4年。在趙登強看來,安公社區之所以能推動垃圾分類等低碳項目,不僅是自上而下的政策推動,更重要的是居民環保意識的形成和普遍的參與意願。

  李福剛2022年初當選業委會主任後,針對小區路面不平的問題,超過50%的居民表達支持修整,在小區公共收益、社區基金等多方支持下,小區共籌集120萬用於該項目,施工期間不斷有居民提出意見,或在現場進行監督,最終完成改造。

  除了居民自治的濃厚氛圍,社區的低碳行動還離不開充足的資金。趙登強覺得,正是成都開放包容的氛圍,對創新的鼓勵,尤其是社區發展治理的土壤和社區的自力更生,“近零碳社區”才得以產生。

  探索

  社區“近零碳”甚至“零碳”,真的可能嗎?

  即便在低碳領域已有諸多實踐,安公社區與“近零碳社區”仍有差距。

  南都記者梳理髮現,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國外,目前沒有社區可以宣稱完全達到“零能耗”,老牌“近零碳社區”貝丁頓也需要從外部購買由風力渦輪機產生的綠色電力,為生物質鍋爐供電。

  相比之下,趙登強認為,未來儲能領域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目前,安公社區正探索引進企業合作在社區公共區域放置儲能櫃,可以從根本解決用電高峰的用電難題,更主要是在電價較低的谷時儲存電力,然後在電價較高的峰時釋放或出售這些電力,從而獲得價格差額的利潤,根據估算,如果將儲能設備用於商業用電,加上政府補貼,預計7-8年可以回收成本。

  “近零碳社區”建設中,準確核算碳排放數據也至關重要,這是社區規劃者設定切實可行的減排目標、評估減排措施效果的直接參考。目前,安公社區的總碳排放量和人均碳排放量等數據尚無精確統計。

  值得關注的是,除成都之外,目前廣州、深圳和青島等地也在探索建設“近零碳社區”。其中,深圳的大梅沙社區曾公布2020年的碳排放數據,其中碳排放總量為4221.31噸,社區人均凈碳排放量0.67噸二氧化碳(人·年),主要來源於居民用電碳排放量,其次為汽車碳排放量。

  趙登強也表示,未來安公社區將與企業合作,通過數字化可視的“碳蹤跡”,將不易察覺的“碳”行為轉化為形象感知、動態掌握、精準分析、科學決策的具體實踐。同時,採集社區群眾減排行為,建立個人“碳減排數字賬本”,以低碳公益積分和優惠激政策勵,鼓勵居民形成綠色低碳生活方式。  

  采寫、攝影:南都記者 郭若梅

家居分類資訊推薦

更舒適、更環保!長沙梅溪湖國際新城打造“近零碳示範片區” - 天天要聞

更舒適、更環保!長沙梅溪湖國際新城打造“近零碳示範片區”

梅溪湖國際新城BC能源站項目。受訪單位供圖梅溪湖BC站工作人員操作智慧能源管控平台。受訪單位供圖人民網長沙6月20日電 “再也不用省着開空調了,沒有電費壓力,家裡可以一直保持冬暖夏涼。”走進位於湖南長沙梅溪湖國際新城祥源森林之光小區業主周鑫的家中,平緩柔和的涼風從天花板上的風管吹出,整個屋子都清涼舒適,一掃...
雅迪攜手飛書:共啟高效協同辦公新空間 - 天天要聞

雅迪攜手飛書:共啟高效協同辦公新空間

雅迪與飛書戰略簽約現場近日,雅迪與飛書正式簽約,近2萬名雅迪員工將體驗飛書帶來的智能協同辦公新空間。雅迪成立於2001年,出口全球100個國家,服務全球超8000萬用戶,連續7年全球銷量第一。在中國品牌出海的時代背景下,雅迪立足於全球8大智能產研基地和正在籌建中的各個海外基地,快速推進全球化戰略。作為製造業的領軍...
5-8㎡的卧室,這麼設計堪比酒店卧室,太舒適實用了! - 天天要聞

5-8㎡的卧室,這麼設計堪比酒店卧室,太舒適實用了!

許多人住過高級酒店後,對於舒適的酒店卧室機能總是難以忘懷。除了床墊、傢具的選擇,以及奢華時尚的風格質感之外,酒店套間設計中也藏着許多意想不到的貼心機能細節。高級酒店的卧室機能和一般的卧室差在哪裡呢?為什麼酒店住起來這麼舒服?一起來看看吧!  酒店式機能卧室設計 Q&AQ1:酒店卧室規劃和一般卧室有什麼差...
爆火的網紅歷史建築背後,這些動人的細節暗藏城市更新的意義 - 天天要聞

爆火的網紅歷史建築背後,這些動人的細節暗藏城市更新的意義

上海近年來最火的歷史建築,2021年重新對外開放的北京東路190號沙美大樓有一席之地。大樓三層中庭處一個鏤空圓形天窗,吸引不少年輕人前往打卡。昨天開幕的“設計上海”展上,負責沙美大樓室內裝飾的是所設計事務所聯合創始人撒尼夫介紹,這一穹頂其實
容聲冰箱閃耀 2024 歐洲杯:以品質領先,為健康養鮮 - 天天要聞

容聲冰箱閃耀 2024 歐洲杯:以品質領先,為健康養鮮

2024 年歐洲杯已經拉開帷幕,在 19 日克羅地亞對陣阿爾巴尼亞的比賽中,廣大球迷在場邊看到了一個熟悉的品牌:容聲冰箱。沒錯,容聲冰箱已連續三次成為歐洲杯官方贊助商。2016 年,他們將“容聲容聲質量保證”這句經典 slogan 帶到了歐洲杯賽場,2020 年的“容聲冰箱,養鮮專家”同樣讓人印象深刻,而今年,他們用“以品質...
7種花“越熱越香”,最適合夏天養,開花特漂亮! - 天天要聞

7種花“越熱越香”,最適合夏天養,開花特漂亮!

夏天開花漂亮,枝繁葉茂的植物有哪些呢?夏天很多的花卉植物出現休眠不生長,蔫軟甚至死翹翹的情況。不要着急,這些花卉正處於休眠期,到了秋冬季節還會自然生長發芽的。但是在夏天裡想養些開花植物養哪些為好呢?如果看見這幾種花,趕緊買回家。夏天越熱花開
機器“導盲犬”、可測心電的馬桶……可見的未來將在閔行這裡落地 - 天天要聞

機器“導盲犬”、可測心電的馬桶……可見的未來將在閔行這裡落地

可替代導盲犬的導盲六足機器人、“穿在身上”的外骨骼機器人、居家無感心電監測馬桶……在6月13日舉行的2024上海國際養老·輔具及康復醫療博覽會上,上海養老科技產業園攜園區即將承接轉化與引進的前沿養老科技養老產品首次亮相,讓參觀者親身感受到了科技在養老服務中的廣泛應用和巨大潛力。據悉,為促進上海市養老科技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