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唐長老,最近有肉友問:國慶給多肉換盆,干土種下後幾天澆水?
滿身露水的冰玉
每年節假日出遊,已經成了很多人的例行之事,以前我也是放假就跟大家一樣往外跑,但自從有一年在路上被堵了5-6個小時之後我就再也不湊這個熱鬧了。如果實在有想去的地方,就找個旅遊的淡季,這樣一來不怕堵車,二來花費更少,三來拍照不容易變成大合照。
秀妍老樁
說起節假日出遊的花費,我就想起了在張家界做客棧的日子——平常100多塊錢的房間價格,到了旅遊旺季的時候要翻5-6倍,而即便這樣有時還一房難求,我曾經就見過半夜三更還在街上找住處的遊客,當時就想不明白他們究竟圖啥!至於現在要扯這麼遠的原因,一則是有感而發。二則是在張家界武陵源這個地方我開始真正的接觸多肉。
漂亮的小虎鯨
養了多肉節假日不出門那幹什麼呢?當然是在家裡搗鼓多肉了!基本上每年10月初我就在樓頂大肆折騰,而要做的事情很多,比如說給幾年沒翻盆的多肉翻盆、給夏天生病的多肉噴葯、淘汰一些不喜歡的多肉和處理倒騰出來的舊土,以及移栽已經長大的多肉小苗等,反正每天都有事情干,而且這折騰起來不到11月份不算完。
赫拉小老樁
拿最近兩三天來說,我先是處理了一棵莖稈出問題的仙女杯,然後移栽了5-6棵前年春天雜交的多肉小苗(如下圖),之後又把白菊移到之前藍姬蓮使用的那個口徑22厘米的花盆裡。接下來我還幹了什麼呢?自然是把多肉所有的枯葉都清理乾淨,並給它們全部噴了一遍殺菌劑。其實這個事情早該做了,因為這個夏天有些多肉又感染了煙煤病,只是我拖拖拉拉1個多月都沒把清理枯葉這項工作給做完。
前天移栽的多肉小苗
給多肉換盆,干土種下後幾天澆水?
現在上面這些事情搞定了,後面我要做的就是趁天氣好和氣溫合適給一些幾年沒挪過窩和長勢不好的多肉翻盆。對於前者,我首先會檢查它們的根系,如果脫盆之後發現它們的根系非常好,我一般就去掉其下部二分之一的土壤和根系,然後再將它栽回原來的花盆之中(盆小才會換盆),之後再向盆內加入乾的顆粒土,最後等7天左右讓多肉直接淋雨,這樣它很快就會重新服盆了。
爆盆的三色堇
要是脫盆之後發現多肉的根系已經出現嚴重老化,那我就會將其根部的土壤全部清理乾淨,而在此過程多肉的毛細根也會通通清理掉。至於多肉的主根,則要根據其狀態來處理——已經老化的自然也要清理,沒有老化的根據慣例剪短至2厘米左右。後面的流程大家應該都很熟悉了,那就是將多肉晾根2-3天左右,然後咱們可以選擇“干土干栽”,也可以“潮土干栽”。
雙頭紅顏蜜語
我的多肉一般會選擇“干土干栽”,也就是用乾的顆粒土栽種,栽好之後先放到陰涼通風的地方(如果是陰天就直接放在花架上開始露養),接下來跟帶土移盆的多肉一樣7天左右直接淋雨或者澆透水。按10月初的氣溫條件來說,多肉最多再等一周左右便能正常髮根服盆。而對於長勢不好的多肉來講,其原因基本也是根系不好,因此咱們只要按上面的方式來處理就可以了。
淋雨之後的綠爪
本文由“養多肉的唐長老”原創(部分圖片來自網絡),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