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凝媽悟語
新學期開學後,問題簡直層出不窮。訴苦最多的恐怕是一年級家長了,幾乎每天都會看到孩子哭、家長崩潰的場景。
- 誰能懂啊!孩子剛上半天學,坐不住,就被叫去陪讀!
- 學不會,學不會,根本學不會!
- 太難了,太難了!誰能告訴我怎麼教孩子?
- 為了孩子,客戶都不聯繫,重點輔導學習,就為了不能拖小組後腿。
家長們紛紛留言,訴說自己的煩惱。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原來一年級的要求那麼高,作業那麼多,還以為一二年級很輕鬆呢!
有經驗的家長實在憋不住了,吐槽說:
告訴好幾個朋友要重視幼小銜接,竟然都不在意,結果弄得雞飛狗跳,後悔不已,不“踩坑”不回頭啊!
女兒幼兒園大班開始啟蒙,上了一年級,每天都開開心心寫作業。反正偷的懶,遲早要還的。
只有經歷了才懂以前欠下的債會加倍償還啊!
家長們有種感覺,老師是在檢驗幼小銜接成果呢!
如果孩子已經到了幼兒園的最後一年,準備上一年級了,可千萬記住他們的教訓,不要在幼小銜接上“踩坑”了。

不要踩坑習慣培養
有一位家長說,本以為孩子上了一年級,一切進入正軌,自己也好安心工作了。但是沒想到,孩子剛上了半天學,就被通知必須去陪讀,要不然就退學或者轉學。
很多朋友以為孩子有什麼特殊情況,其實不是,孩子就是正常的普通孩子,主要就是坐不住,上課的時候會到處亂跑,不聽指令,讓坐着他非站着。
老師沒辦法,只好讓家長協助管理。家長就每天去學校上班,在教室外面看着孩子,隨時制止孩子的各種不聽話。
孩子上課不能專註聽課,勢必影響聽課效果,寫作業有難度,逐漸失去學習興趣,上課聽不進去,更加坐不住,最後形成惡性循環。所以,要早培養孩子認真聽課、專註學習的好習慣。

從理論上來說,一年級孩子坐不住,也實屬正常。有外源性問題,也有內源性問題。負責集中注意力的額葉到20歲才能發育完全,現在能保持15分鐘注意力已經相當不錯。
不過,專註力也可以培養,有很多實用的方法。比如:
讓孩子做感興趣的事情,練習長時間坐住的能力。二寶喜歡畫畫,讓他坐一個小時都不會動,一個很厚的繪畫本,一周就霍霍完了。
遷移到課堂上,可以幫助孩子找到其有趣的部分,讓孩子喜歡老師,讓孩子做好預習做到心中有數,經常給孩子正向反饋。學習時有歸屬感、自主感、勝任感,孩子的專註力就能得到提升。
“番茄工作法”,讓孩子在規定時間內保持高度專註。二寶學習的時候,都會用鬧鐘設定15分鐘,在15分鐘內安靜坐好、不做小動作、認真完成學習任務。之後休息5-10分鐘。

如果按約定做好,獲得表揚,加分。如果違規了,就要重新定鬧鐘,還要減分。
陪孩子做一些專註力小遊戲,讓孩子養成走神時能及時回歸專註的習慣。《有邊界感的媽媽,不用督促的孩子》中介紹了3個小遊戲,感覺不錯。呼吸夥伴、專註石、智取寶藏。用一個媒介物及時提醒自己,很實用。有時間的家長可以陪孩子做起來。

不要踩坑書寫訓練
書寫是家長反映非常集中的問題,也是孩子遇到的最大障礙之一。這位家長的苦惱很有代表性:
老師布置的作業,不會發到群里,也不讓家長問,而是讓孩子自己抄寫,說是鍛煉孩子的自主能力。是孩子去上學,又不是爸爸媽媽去上學。
剛上學沒幾天,就被老師批評控筆不穩,直線都畫不好。更不用說什麼頓筆、筆鋒、字體美觀了。
就一面字,孩子就寫了2個晚上,老費勁了。
我覺得孩子寫得很好,老師卻說還有很大差距,沒想到要求這麼嚴格。

這樣看來,寫字是需要在幼兒園就必須提上日程的事情。
也不要擔心孩子搶跑會受累,會傷害孩子。據我觀察,大班的孩子學寫字沒有任何問題,學習能力、肌肉力量足夠,還順應孩子的興趣、好奇心,事半功倍。
二寶5歲多,對寫字非常渴望。作業本上的名字、幼兒園名字都會努力嘗試自己寫。我幫助他寫不行,只允許告訴他怎麼寫。看過一本關於漢字數字的書後,一口氣把上面的十幾個字寫了下來。
孩子有這樣的需求,如果教育引導及時跟上的話,孩子不排斥,掌握得自然會很好。

「需要注意的」:漢字、拼音、數字都要練習。
二寶從中班下學期開始學寫數字,上大班後,開始學寫拼音,漢字書寫還沒有開始,也準備馬上帶他練起來。
首先,要注意孩子的書寫姿勢,坐端正,握筆姿勢正確。我當時是坐在孩子身後,幫他糾正姿勢,一周時間就上道了。握筆不好的話,可以用握筆器進行矯正,適應後去掉握筆器,用洞洞或稜柱形鉛筆即可。

其次,要讓孩子練習控筆和手勁。給孩子打印一些直線、曲線、各種圖形、迷宮等等,讓孩子畫線條練習控筆。可以讓孩子玩積木、橡皮泥等玩具,鍛煉手勁。
最後,再讓孩子在田字格里書寫,筆順、位置把握好。據小學語文老師說,有些孩子寫字不標準,沒有筆順、全是形狀。如果感覺自己交不了的話,可以找老師教,我準備和孩子一起練字。
不要踩坑自主閱讀
上一年級後,都有閱讀任務,一般是20-30分鐘。如果孩子還不認字、沒有閱讀習慣的話,就無法完成該項作業。
看這位家長發的語文作業,就知道閱讀多麼重要了。
課本學習:背課文,讀詞語,還要順着讀、倒着讀、打亂順序讀。
課外閱讀:有繪本、有經典閱讀、還有額外的自主閱讀。

光要看懂這份作業就夠費勁的吧?更何況讀那麼豐富的內容!所以,一定讓孩子提前適應,具備一定的自主閱讀能力。
二寶在中班的時候,學校已經倡導孩子每天閱讀。很多孩子已經達到了自主閱讀的程度,有些已經能讀橋樑書。由此看來,閱讀並不是難事。
做法很簡單,貴在堅持。
前期不要急於讓孩子讀,先給孩子讀大量的繪本,讓孩子喜歡上讀書。
之後,再配合閱讀,家長讀一部分、孩子讀一部分,降低孩子的閱讀難度,孩子壓力減小,就能勇於開口。
時機成熟的時候,再讓孩子從最簡單的書讀起。比如這個順序:一頁有幾個字、一行字、兩行字、三行字......這樣循序漸進,孩子不知不覺就會閱讀了。

「需要注意」:中文和英文都要做起來,不要忽視英文!很多學校一年級就開設英語課,上來就學單詞、對話,孩子沒有語感,學起來會非常吃力,要早做準備。
寫在最後:看一年級家長紛紛訴苦,才知道幼小銜接“踩坑”有多吃虧!
幼兒園“最後一年”很重要,至少要做好上面3項準備,孩子才能順利適應小學生活,成績才能更優異。孩子學得輕鬆愉快,家長也能安心做好基本的輔助工作,不至於熬夜奮戰、雞飛狗跳。
我是@凝媽悟語
兩男孩媽媽,10多年育兒經驗
陪孩子閱讀、英語啟蒙、科學啟蒙
分享育兒感悟、落地育兒乾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