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磚和木地板選擇鋪貼哪個?過來人的經驗告訴你,選擇合適自己的

2023年07月19日15:53:05 家居 1171

瓷磚和木地板選擇鋪貼哪個?過來人的經驗告訴你,選擇合適自己的 - 天天要聞

過來的人的經驗告訴你:客餐廳是鋪木地板還是瓷磚,這得看居住之後的三年。

今天將從價格和使用體驗感受來分享講解,鋪貼木地板和瓷磚到底哪個更好?

其實與其講更好,不如用更合適來形容。

瓷磚和木地板選擇鋪貼哪個?過來人的經驗告訴你,選擇合適自己的 - 天天要聞

首先來講它的裝修成本。也就是他們各自的費用。

對於裝修成本的控制,這也是很多業主朋友們所在意的,因為畢竟要控制腰包也要控制效果。

首先我們先拿兩者的費用情況來進行一次對比。

下面我將拿一般我們常見的四居室戶型來進行介紹。客餐廳的面積大概在45㎡左右,按照這個場景來分析它的價格。

瓷磚和木地板選擇鋪貼哪個?過來人的經驗告訴你,選擇合適自己的 - 天天要聞

一、客餐廳鋪瓷磚的費用

①、購買瓷磚的價格。現在我們在選擇瓷磚的時候,大多是選擇750*1500的大磚,它的價格一般在150元每平米左右。

②、輔材及鋪貼人工的費用。鋪貼大磚的人工費要相對較高一些,一般我們家裡面鋪貼的750*1500的磚,鋪貼費用大概在70一平左右(包含水泥、沙子)。

③、總體的費用。鋪貼瓷磚還有一個加工費在裡面,因為不是每塊都可以直接750*1500鋪貼下去,有些需要加工切割好,一般都會包含做瓷磚費用裡面。所以我們最終的鋪貼單價就是150+70=220元每平米,220*45=9900元。也就是說鋪貼瓷磚大概需要9900元。

瓷磚和木地板選擇鋪貼哪個?過來人的經驗告訴你,選擇合適自己的 - 天天要聞

二、鋪貼木地板費用

①、購買木地板的價格。我們在選擇鋪貼木地板時,大多數的人選擇都是實木複合地板,它的規格一般是120cm乘寬15cm乘厚1.5cm,當然也有1.8cm厚的,這種規格的價格一般在230一平左右。

②、木地板的安裝費用。木地板的安裝它需要額外的費用,一般都是購買木地板的那裡會包安裝,上面的那個價格就包含了。當然,也有人會說需要找平,但是瓷磚也是需要找平之後再鋪貼的,所以這一項費用可以用0來計算。

③、總體的費用。因為沒有中間的安裝費用,所以它的計算就比較簡單一些,直接購買木地板的價格乘以平方數就可以。也就是230*45=10350元,也就是說鋪貼木地板的價格是10350元。

瓷磚和木地板選擇鋪貼哪個?過來人的經驗告訴你,選擇合適自己的 - 天天要聞

鋪木地板和瓷磚,三年之後會有什麼差別?

過來人的經驗,木地板和瓷磚三年後它本身的差別主要體現在材料本身和使用的差別上。

材料本身,也就是瓷磚和木地板。在我們居家生活使用三年後,他們自身所產生的變化。

使用上的差別則主要體現在,我們三年中的體驗感。

這裡我們特意對比了一下不一樣家庭鋪貼瓷磚和木地板,三年之後的情況。

瓷磚和木地板選擇鋪貼哪個?過來人的經驗告訴你,選擇合適自己的 - 天天要聞

三年後的地磚情況。

一、表面依舊潔凈如新

在使用三年後,一般都不會有很大的變化,看上去還跟新的差不多。

即使是每天需要打掃、需要拖地,但是依舊錶面還是如新的一般,看上去一層不染。

瓷磚和木地板選擇鋪貼哪個?過來人的經驗告訴你,選擇合適自己的 - 天天要聞

地磚使用三年之後,一般會有以下幾種情況出來:

①、表面有劃痕。這個表面有劃痕的情況是大多數家庭會出現的,因為這個很難避免,傢具的拖動或者有時候掃地時不小心划到,還有裝修時不小心划到,這種可能性都是比較大的。

②、表面完好無損。在使用三年之後,地磚的表面依然保持着完好無損的狀態,這在一少部分的家庭裡面的存在的。

③、表面依然保持着當初的光澤度。在使用三年之後,地磚表面的光澤度依然還保持一樣,它不會被時間的沉澱而導致表面模糊。

瓷磚和木地板選擇鋪貼哪個?過來人的經驗告訴你,選擇合適自己的 - 天天要聞

二、地磚打理清潔簡單

在地磚的使用過程中,給人最大的體驗感受就是打理起來比較容易。

衛生問題也是我們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畢竟以後的幸福指數高不高,和能不能輕鬆搞衛生也有着關係。

如果我們選擇的家裝材料是難搞衛生的,那就絕對不是我們理想的材料。

瓷磚和木地板選擇鋪貼哪個?過來人的經驗告訴你,選擇合適自己的 - 天天要聞

地磚在打掃方面,還是有很大的優勢:

①、拖地很隨意。在打掃衛生的時候,想拖就拖,想掃就掃,不會有任何其他的擔心。

②、耐臟,不易粘上污漬。即使粘上了污漬,也可以還很容易的清除掉,甚至在地磚上面使用清潔球來進行衛生的清理都是可以的。

瓷磚和木地板選擇鋪貼哪個?過來人的經驗告訴你,選擇合適自己的 - 天天要聞

三、防潮

地磚在使用中,它的防潮性給人很好的體驗

地磚它是以黏土燒制而成,硬度和耐磨性都非常好,所以在防潮性能上面它是非常好的。

它的防潮性也決定了它的使用壽命。

瓷磚和木地板選擇鋪貼哪個?過來人的經驗告訴你,選擇合適自己的 - 天天要聞

在防潮方面,地磚還有以下優勢:

①、買低樓層首選地磚。如果你家的房子樓層不高,選擇地磚是最好的,因為它的防潮性能要好一些。

②、如果房子是購買在一樓,更加要選擇地磚。一樓的業主朋友們,如果是精裝交付的,卧室一般是貼的木地板,都建議可以換成木紋磚(也是地磚的一種),表面看上去和木地板差不多,實際上是陶瓷材質。

瓷磚和木地板選擇鋪貼哪個?過來人的經驗告訴你,選擇合適自己的 - 天天要聞

三年後的木地板情況。

一、表面的“傷痕”比較多

在木地板使用三年後,一般都會出現比較多的劃痕。

這其中產生的劃痕,絕大部分都是我們在生活中不經意間造成的。

不管是何緣故導致的劃痕,都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木地板的耐磨性稍微差一點。

在這方便和瓷磚還是有很大的差別的。

瓷磚和木地板選擇鋪貼哪個?過來人的經驗告訴你,選擇合適自己的 - 天天要聞

一般在使用三年後木地板會出現以下的情況:

①、木地板表面出現很多細小的劃痕。這一些劃痕很大的可能性是我們在使用掃地機器人時造成的。

②、表面被“燙傷”。夏天的時候我們在家使用蚊香時,很多家庭都出現了蚊香掉落到地面,燙壞地面的情況。

③、局部被磕壞。我們有時候在搬動傢具的時候,不小心把木地板給磕壞了,這類情況在很多家庭裡面也是存在的。

瓷磚和木地板選擇鋪貼哪個?過來人的經驗告訴你,選擇合適自己的 - 天天要聞

二、打理起來不方便

在三年的木地板使用中,給絕大部分的體驗應該就是打理很不方便。

木地板給我的最大感受就是清潔的時候,很不方便。

因為它沒有瓷磚那麼隨意,想怎麼清洗就是怎麼清洗。

瓷磚和木地板選擇鋪貼哪個?過來人的經驗告訴你,選擇合適自己的 - 天天要聞

而且在木地板的打掃中,還會出現一下情況:

①、打掃過程中容易劃傷地面。我們在使用拖把拖地的時候,很有可能在不經意間劃傷了地面。

②、木地板的縫隙很容易藏污納垢。木地板在使用時間長了之後,它的細小縫隙中很容易產生污漬,久而久之就會出現發黑的情況。

③、很容易受潮。木地板是不能沾水的,它沾水就容易潮,一潮就很容易出現起拱的情況。

瓷磚和木地板選擇鋪貼哪個?過來人的經驗告訴你,選擇合適自己的 - 天天要聞

三、表面脫皮

木地板在使用時間久之後,還容易出現一個局部起皮的情況。

雖然現在木地板的質感逐年提高了品質。

但是起皮的現象還是存在的,只不過沒有以前那麼常見,那麼多了。

它的起皮現象也是根據它材質本身所影響決定的。實木複合地板是由多層木板加工製成,一旦受潮它表面就很可能出現起皮現象。

瓷磚和木地板選擇鋪貼哪個?過來人的經驗告訴你,選擇合適自己的 - 天天要聞

木地板起皮,一般會有下面的幾種表現:

①、購買低樓層的最容易出現起皮現象。低樓層的房子一般都比較潮,這種起皮的現象是在低樓層比較常見。

②、江景房、湖景房容易起皮。住在江邊或者湖邊的房子使用木地板,時間久後會發現有局部的表層脫落,用手上去抓一下就掉下來了。

瓷磚和木地板選擇鋪貼哪個?過來人的經驗告訴你,選擇合適自己的 - 天天要聞

文末總結

上面總結了木地板和地磚的各自優缺點,在使用表現中還是有很大的差異。

選擇客餐廳通鋪木地板這個根據自身的生活習慣來定。如果是對家裡面的所有東西都精心呵護的可以選擇木地板,如果是大大咧咧的建議還是選擇瓷磚會更加耐用一些。Ps:木地板的“腳感”還是要比地磚的好很多。

家居分類資訊推薦

修不了空調,買不到書包,關稅對美影響可能在幾個月後真正顯現 - 天天要聞

修不了空調,買不到書包,關稅對美影響可能在幾個月後真正顯現

上個月,美國宣布自5月2日起取消對中國小額包裹免稅政策。日前,美國一家物流行業數據分析平台負責人在接受美國媒體採訪時就表示,高關稅下美國零售商從國外進口的貨物會越來越少,造成消費者可選擇的商品嚴重短缺,影響美國民眾生活起居的方方面面。美國“貨運浪潮”公司首席執行官 克雷格·富勒:我認為一些大型零售商,...
24萬餘元買的原木傢具貨不對板,消費者起訴獲賠73萬元 - 天天要聞

24萬餘元買的原木傢具貨不對板,消費者起訴獲賠73萬元

00:15華聲在線4月30日訊(文/視頻 全媒體記者 虢燦 通訊員 蔣志強 胡海鵬)花了24萬餘元購買全套傢具,合同約定全部使用桃花心木原木,不能使用其他木材,收貨時卻發現傢具的輔材、面板使用了其他木材,買家認為家居館涉嫌欺詐,起訴到法院要求“退一賠三”。近日,衡陽市蒸湘區人民法院判決,賣家退貨退款並賠償73.14萬元...
中年斷舍離:一場精神的二次發育 - 天天要聞

中年斷舍離:一場精神的二次發育

在東京銀座的精品店裡,我遇見了42歲的山田女士。她正專註地擦拭着僅有的三支口紅,這個動作持續了整整十分鐘。當得知她曾是奢侈品櫃姐時,這個場景的隱喻意義突然顯現——原來真正的精緻,始於對物的敬畏而非佔有。神經科學家最新研究發現,35-55歲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