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給我發信息說,她家娃有一堆衣服小了,讓我拿回來給二寶穿,其中有很多衣服都沒有穿過,標籤還沒摘呢。我家兩個孩子從小都撿過別人的舊衣服,都是自己家親戚朋友家娃的,因為彼此都很了解,沒有外人。
我拿回來清洗乾淨,孩子喜歡,穿着合身的就留下了,不喜歡的就丟掉。有時帶娃出去,遇到喜歡的也會給他們買。

我們小的時候,穿別人的舊衣服是司空見慣的事情,那個年代,能夠穿上漂亮的衣服就很開心,不管是新的還是舊的。
但是現在的物質條件好了,整體生活水平都有了質的飛躍,穿舊衣服的娃少了,因為隨時都可以給孩子買新衣服。
心理學家提出:家庭經濟情況可以的情況下,不要苛求孩子穿舊衣服,否則可能影響娃的心理健康。
老一代人覺得孩子年齡小,長得很快。別人的舊衣服撿來穿一陣子扔掉,也沒有什麼不好的。勤儉節約是我們的傳統美德,不要讓孩子太奢侈了。

孩子小的時候穿舊衣服是正常現象,等到娃上了幼兒園乃至小學之後,家長可以選擇給寶寶新衣服。
寶寶2歲半到5歲之間會進入審美敏感期,他們對穿的服飾會變的特別挑剔,喜歡自己選擇衣服的顏色和款式。這個階段,家長可以教育孩子接受美好的事物,寶寶的審美能力也能得到良好的發展。

如果娃不喜歡別人穿剩下的舊衣服,可以帶他們自己去買喜歡的衣服。父母不要覺得寶寶任性,是他們進入了審美的敏感期。應該按照孩子的要求選擇來穿衣服了,否則寶寶審美能力就會受到限制。
長期給孩子穿舊衣服,會有哪些影響?
影響一:讓娃產生自卑的心理
表姐小的時候一直穿別人的舊衣服,鄰居家的姐姐總給她衣服。在學校里,遇到那個姐姐時,她會覺很自卑。她總想躲開人家,好像自己活在了鄰居姐姐的影子里,長大以後好多年都很不自信。
其實,表姐家的物質條件很好,只是大人過度要求孩子節儉,根本沒有考慮過表姐的意願。一直給她穿舊衣服,這樣對孩子的心理上造成了負面的影響。

上學之前可以穿別人的舊衣服,只要舒適就可以了,孩子也不會感覺到自卑。但是上了學之後,會接觸到很多的小夥伴。
同學之間也會進行比較,比如說孩子穿的衣服太大或者是太肥,款式老土等,都可能會遭到別人的嘲笑。經常被別人笑話會讓孩子產生自卑的心理,有負面的情緒。
影響二:孩子沒有自主能力
孩子想要一件自己喜歡的新衣服,但是家長卻堅持讓娃穿舊衣服。寶寶連自己穿衣的要求都無法得到滿足,自然會慢慢的失去自主能力。
即便是成年以後,也會感覺到無助,不被重視,失去控制感。總覺得好的東西自己不配擁有,不能穿漂亮的衣服。對於自己的事情,不懂得如何做主,過分依賴家長。

孩子明明可以自己做選擇了,總是遭到家長的拒絕。即便是有了要求,感覺提出來也不會被大人同意,時間長了就會慢慢的失去主見。家長應該在一定的範圍之內,讓娃自己做一些選擇。
影響三:沒有審美觀
閨蜜對於服飾的選擇很焦慮,每次一起逛街,她都不知道自己應該買什麼樣的衣服。太貴的捨不得買,便宜的買回來穿上覺得不合適,很快就會扔掉,很少能夠買回讓自己滿意的衣服。
因為她小時候一直都是穿姐姐的舊衣服,上了高中以後,在過年時才買件像樣的新衣服,一直到工作之後才開始自己買衣服。她沒有自己的審美標準,在潛移默化中就失去了追尋美的意識。
家長們想給孩子穿舊衣服,應該注意這幾個方面
1.詢問孩子的意見
大人感覺非常漂亮的衣服,孩子卻不一定喜歡,在穿衣服之前應該詢問一下寶寶是否喜歡,如果孩子不願意穿,就不要強迫孩子穿。可以從別的方面來培養孩子勤儉節約的良好習慣,不必執着於讓娃穿舊衣服。

2.舊衣服要乾淨,合身
如果別人家娃給的舊衣服已經破損了,或者是過大或者是過小,就不要給娃穿了,否則穿上可能會影響孩子的自信心。應該選擇適合寶寶氣質的衣服,整潔合身的孩子才能夠喜歡。
3.貼身衣物不要穿舊的
外衣可以穿別人給的,如果是貼身衣服,盡量就不要撿別人的了。因為貼身的內衣都是和孩子的皮膚直接接觸的,可能會有一些傳染性的皮膚疾病。家長也要注意,貼身衣物,還是給孩子買全新的為好。
枕邊育兒寄語:
凡事也沒有絕對的,年齡小的寶寶穿乾淨得體的舊衣服很正常。家長在給孩子穿衣服時做好慎重的選擇,關鍵看孩子的年齡和娃是否喜歡。別因為給娃穿舊衣服,造成不良心理影響就好。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