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乎上看到一個問題:正處於懷孕初期,吃什麼可以補充營養?
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心裡想的最多的就是,懷孕初期,能不能吃得下都是個問題,更別說吃什麼去補充營養了。
不過也不是每個孕婦早孕反應都這麼強烈的,有些准媽媽甚至無肉不歡,想到這裡,又覺得這確實也是個問題了。

那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懷孕初期要不要補充營養?
懷孕初期指的是懷孕的前三個月。
在我們看來,胎兒在懷孕初期的生長速度確實是比較慢的,在懷孕12周左右,也就是懷孕初期末,胎兒也只有那麼一點點大,身長約9cm,體重約25g。
懷孕三個月的時候,子宮的大小大約是孕前的3倍左右,也就約150g,像個梨一樣大小。

懷孕時間也差不多過了1 /3,胎兒大小卻不足足月寶寶的1 /10,生長速度確實“慢”。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年版本上明確指出:孕早期胎兒生長發育速度相對緩慢,孕婦所需營養與孕前差別不大。
也就是說,懷孕初期的營養補充不需要和孕前有太大差別,正常飲食就好。
但是在孕早期胎兒有一個大腦發育的高峰期,是胎兒神經系統形成的重要時期,孕早期的飲食或者說在營養補充方面也不應該太馬虎,准媽媽可以針對性的補充所需的營養。

懷孕初期應該吃什麼補充營養?
雖然說孕早期和孕前飲食差別不大,但也是有一定“要求”的。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年版本上有明確指導:備孕婦女至少應從計劃懷孕前三個月開始 每天補充葉酸400單位,堅持食用碘鹽、每天吃魚、禽畜瘦肉和蛋類共計150g,每周至少攝入一次動物血和肝臟替代瘦肉。
而針對早孕反應嚴重影響進食的孕婦則不需要在這個框框內進食,但應該保證每天攝入至少130g的碳水化合物,避免因為碳水化合物不足而導致產生了會影響胎兒大腦發育的胴體物質。

因此,懷孕早期孕婦應該補充這些營養:
①葉酸
葉酸可以降低胎兒神經管畸形率,懷孕之後,孕婦對葉酸的需求量是孕前的4倍,而這種量的調整一般需要一個月左右的時間才能達到。
因此備孕期間最好提前每天服用400單位的葉酸,這樣可以有效的降低胎兒神經管畸形的風險,而且,即使補充葉酸還可以增加受孕的成功率哦。
想要補充葉酸可以適當多吃點動物肝臟、蛋、綠葉蔬菜、水果等,不過僅靠這些蔬菜和水果是滿足不了准媽媽的需求的。
建議額外服用葉酸片,這個可以到醫院免費領取,如果是自己購買的話要看清楚每一顆的含量。

②鐵元素
懷孕之後孕婦的血容量增加,到高峰期的時候會增加到30%~45%,鐵元素對於孕婦來說也是很重要的。
及時補充鐵元素能有效的避免孕婦出現缺鐵性貧血的情況,在孕早期,孕婦每天所需要的鐵元素約20mg。
孕媽媽可以適當吃一些動物肝臟、紅肉、綠葉青菜等補充鐵元素。
正常情況下 ,在孕早期每個星期一到兩次的動物肝臟或者動物血,每次20~50g左右,加上每天50~100g左右的瘦肉就可以滿足孕媽媽對鐵元素的需求。
PS:在補鐵的同時,建議適當多吃點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它可以幫助孕婦對鐵的吸收和利用。

③碘
懷孕初期,碘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存在,如果孕早期碘攝入不足,可能會導致胎兒甲狀腺功能低下,影響胎兒中樞神經系統,胎兒有可能會出現智力低下的情況。
碘雖然很重要,但需要的量並不多。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年)對孕婦的推薦量:成員的推薦量是100ug(每天攝入5g碘鹽得到的是量),孕期每天對碘的需求量增加110ug。
孕媽媽可以通過食用碘鹽來 補充,另外可以通過其他含碘量高的食物進行補充,最常見的是海產品,如海帶,紫菜和其他貝類等。
④碳水化合物
對於早孕反應不明顯的孕婦,只要和孕前一樣正常飲食就好。
在懷孕初期,有80%左右的孕婦受孕吐影響,可能會導致攝入不足,針對這類孕婦,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選擇食物。
但必須保證每天攝入130g的碳水化合物。
因為碳水化合物攝入不足的話:
⭐孕婦自身的能量不足,更容易出現疲勞、精神不振等情況。
⭐當碳水化合物攝入不足,機體就會分解自身的脂肪,產生一種會影響胎兒神經系統發育的同體物質,可能會導致胎兒智力低下等不良後果。
所以碳水化合物也要每天及時補充,孕媽媽可以從米飯、麵條、麵包、各種薯類等獲得。

⑤蛋白質
蛋白質是組成人體一切細胞和組織的重要成分,在人體的整個質量中佔據18%的重要位置。
如果缺乏蛋白質,胎兒可能會出現生長受限、發育遲緩或者缺氧等情況。
孕媽也可能會出現水腫,乏力,免疫力下降等。
孕早期每天對蛋白質的需求約60g,孕媽可以適當多吃點牛奶、雞蛋、魚肉等食物。
當然啦,其他的營養物質也很重要,因此,無論是懷孕初期還是晚期,對於營養的補充,最好還是多樣化,建議孕媽媽盡量保持飲食均衡,並且不要僅限於孕早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