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菁媽

國外有一項針對3~7歲孩子的研究發現:在懷孕的時候,媽媽孕吐的孩子比沒有孕吐的孩子更聰明一些。
但其實這項研究的局限性非常的強,因為這些孕媽媽有一些是吃了止痛藥的,而且樣本量也非常的少,只有100個,所以並沒有代表性!
婦產科學:在孕早期的時候,大概有70%的媽媽會出現孕吐。

也就是10個媽媽會有7個媽媽懷孕到第6周的時候,人絨毛促性腺激素會大量的分泌,除此之外還有孕激素孕酮等這些激素。
這些激素會影響到媽媽的胃腸蠕動情況,會導致媽媽出現噁心嘔吐的情況!
孕媽媽在孕早期嘔吐的時候,也要想辦法吃一些自己能吃得下的東西,可以通過喝檸檬水,或者是含生薑,又或者是喝一些無糖可樂,來減少孕吐的情況。
如果吐的非常嚴重,甚至是吃什麼都吐,喝水都吐,那麼建議及時去醫院就醫,避免因為營養不良影響胎寶寶的健康!
胎寶寶在孕期的時候神經系統快速發育,而大腦的重量也從零增長到390克左右,所以在新生兒出生的時候腦袋是最大的,所以孩子的大腦發育在胎兒去是非常重要的!

孕媽媽做好這幾件事,更容易生出健康聰明的孩子
第一件:懷孕提前檢查
建議爸爸媽媽結婚的時候去做婚檢,有一些遺傳病就能夠篩選出來,比如說地中海貧血。
而在準備懷孕的時候也要去做一個全身的體檢,特別是高齡的媽媽看看有沒有貧血,或者是高血壓,糖尿病等等這些不利於懷孕的因素,及時進行調整。
第二件:吃半年的葉酸
葉酸對預防胎兒神經管畸形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們在備孕的前三個月就要開始吃葉酸,懷孕之後也要再吃三個月的葉酸。
這半年的葉酸可以在胎兒神經管發育的時候,媽媽體內有充足的葉酸,有助於胎兒神經系統的發育,避免因為葉酸不足影響神經系統的發育。

第三件:保持愉悅的心情
我們說的胎教,其實就是讓媽媽保持愉悅的心情,媽媽的心情愉悅的話,寶寶在媽媽體內也能夠得到更充足的血液循環,氧氣也更充足。
所以媽媽在懷孕的時候多想一些開心的事情。
第四件:少吃高糖的食物
懷孕的時候為了讓胎兒能夠獲取更多的營養,身體會分泌胰島素抵抗因子,所以這個時候胰島素的工作能力是比較弱的。
但是媽媽又要吃比較多的食物,因為胎兒的成長需要比較多的營養,很容易就會導致妊娠期糖尿病。
這時候如果媽媽在經常吃高糖的食物的話,那會更容易出現妊娠期的糖尿病,嚴重的妊娠期糖尿病導致孩子出生的時候變為巨大兒,甚至會影響孩子的大腦發育。

第五件:營養均衡
胎兒在媽媽體內的時候,所需要的營養都需要媽媽通過吃飯菜來攝入,所以媽媽在懷孕的時候,一張嘴要供給自己和胎兒的營養,吃的東西就要注意營養均衡!
每天要吃這10類食物。
第1類:主食
除了有大米、麵粉之外,還有雜豆類,比如說綠豆,紅豆,扁豆,還有紅薯,馬鈴薯,芋頭等薯類,更可以吃一些小米,燕麥等粗糧。

第2類:蔬菜
蔬菜每天最好吃一斤左右,而且多吃綠葉的蔬菜,至少要佔1/3以上,還要吃一些可食用的菇。
第3類:水果
水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β-胡蘿蔔素,可以抗氧化,調節免疫,但是水果中還有大量的糖。
《中國孕期婦女平衡膳食寶塔》建議:孕中期,孕晚期每天食用200~400克水果為宜,相當於1~2個蘋果,兩根香蕉,如果吃的水果太多,容易導致孕期血糖過高。

第4類:蛋類
各種蛋類都可以吃,每天大概吃一個雞蛋50克左右。
第5類:畜禽肉類
主要是牛、羊和雞、鴨這些肉,含有非常優質的蛋白質,而且還可以補鐵。
第6類:魚蝦類
魚蝦類更加要建議多吃,因為還有非常豐富的Omega-3,多不飽和脂肪酸,主要是DHA。
更加建議媽媽每周吃2~3次的海魚,但是要注意多吃一些低汞的魚類,比如說三文魚,鳳尾魚,蝦,金槍魚,羅非魚,鯰魚,鱈魚等。

第7類:大豆製品
大豆製品主要是指的黃豆,黑大豆和青大豆,但比較常見的是黃豆,建議每天只用15克以上的大豆,也可以吃一些大豆製品,15克的大豆相當於北豆腐45克,南豆腐85克,豆腐乾30克,豆漿250克。
第8類:堅果類
堅果類主要含有蛋白質,多不飽和脂肪酸,脂溶性維生素,建議每天食用10克左右的堅果,但也不能多吃,多吃容易肥胖。

第9類:奶類
建議每天喝奶300~500毫升。
第10類:食用油
每天25克左右,而且建議吃各種植物油換着吃。
媽媽只需要照着這些原則去吃,就能讓自己長胎不長肉。
(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