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不怕門前水長流,就怕三樹栽進房”,為啥?有道理嗎?

2022年11月03日19:21:09 家居 1553

自遠古時期,人們就懂得利用智慧獲得生存資源,躲避災禍。

人類先祖住在大樹上,躲避野獸的襲擾;住在河流邊,更方便快捷地獲取水源;住在山洞裡,保溫保暖避寒。

隨着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搬到城鎮里,有了堅實的依靠。但這種擇山選水的居住策略得到延續,相關選擇經驗通過代際間的傳播得以被傳播,這種文化體系就是俗語,看似簡單,其中包含的是中華民族勞動人民的大智慧。

俗語:“不怕門前水長流,就怕三樹栽進房”告訴的就是選址蓋房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即不用擔心門前的水生生不息地流淌,要擔心的是三種樹進到房屋裡。接下來,將結合實際,引導大家認識這裡面的原因和智慧。

俗語:“不怕門前水長流,就怕三樹栽進房”,為啥?有道理嗎? - 天天要聞


不怕門前長流水

門前長流水指門前有流水經過,既包括大江大河,也包括潺潺小溪。

俗語的意思不是說不怕長流水,而是說房屋選址過程中,有河流經過時,就要謹慎小心,提高防範意識。

一方面是有安全隱患,大雨暴雨發生時,河流發洪水,有可能出現倒灌問題,造成房屋被淹沒,田地遭毀壞,且夏季的蚊蟲蛇蟻數量大,流水噪音等問題都會嚴重影響到居住體驗,還可能引起小孩溺水。

另一方面結合傳統文化來看,水象徵的是財富,水過門不進門,進門就是無端橫禍,寓意着留不住財。

因此,選址居住過程中要注意兩點:一是房屋和河流保持距離,不能靠河流太近,同河流太近無異於自尋煩惱;二是留意天氣預報,出現極端天氣,要遵照當地的管理規定,還要定期察看房屋,房屋地基有鬆軟塌陷問題時,要及時修復。

俗語:“不怕門前水長流,就怕三樹栽進房”,為啥?有道理嗎? - 天天要聞


就怕三樹栽進房

房屋修建完成後,人們通常都會在院里栽樹,但有三種樹不能進房。

高樹不進房。樹型高大,遮住陽光,採光通風不暢,房屋陰暗潮濕,長住易感染風寒;高樹根系的伸展能力強,樹根就會破壞房屋地基,引起地基下沉,造成房倒屋塌。

尖樹不進房。尖樹指的是樹身上有尖刺,這類樹栽到房屋同樣是安全隱患,有可能傷害到家裡人的身體健康,尤其家裡有小孩的要盡量避免栽這類樹。

腫樹不進房。腫樹指的是奇形怪狀的樹,這類樹栽到家裡觀賞性差,影響家裡的整體布局。

結合實際來看,家裡栽樹可選擇石榴樹、桂花樹、柿子樹等樹型不大,寓意還好的樹。

俗語:“不怕門前水長流,就怕三樹栽進房”,為啥?有道理嗎? - 天天要聞


現代社會中,房屋大都是由鋼筋水泥土製造成,選址和美觀性上,都是由開發商考慮。

人們的身份由建房者逐漸再向購房者轉變,購房過程中要遵循三大原則:

一注重安全,房屋的建設要符合相關要求,入住以後不會出現質量問題,因此要選擇過硬靠譜的開發商。

二注重舒適,房屋的整體建設要符合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要求,不能破環生態環境,城市購房尤其要注意噪音污染的問題。

三注重便捷,房屋的選址要在交通便捷的地方,基礎配套設施要完善,不能太過偏遠。

你覺得蓋房買房過程中有什麼需要注意的?

俗語:“不怕門前水長流,就怕三樹栽進房”,為啥?有道理嗎? - 天天要聞

家居分類資訊推薦

看了這套147㎡新房才醒悟,原來極簡風格並不是“一成不變” - 天天要聞

看了這套147㎡新房才醒悟,原來極簡風格並不是“一成不變”

以前總被網上那些冷冰冰的極簡案例嚇退,以為非得把家折騰成黑白灰樣板間。直到最近刷到一套改造設計才恍然大悟——真正的極簡根本不是什麼空蕩的苦行僧生活,而是像高手下棋,每一步都藏着對生活的精準拿捏。最戳中我的就是那個保姆間改造術。
爆火酸奶盒,家裡有的可千萬別扔,比專門買的收納盒還好用! - 天天要聞

爆火酸奶盒,家裡有的可千萬別扔,比專門買的收納盒還好用!

最近刷社交平台發現個特別有意思的現象——現在年輕人買酸奶,除了看口味,還偷偷盯着盒子挑。大桶的、PP5材質的、反扣蓋子的,成了新寵。不為別的,就圖這盒子能二次利用,比專門買的收納盒還實用!我家廚房以前總像“雜物戰場”,調料包、雜糧米、小零嘴
我和老公因為衛生間裝修差點離婚!他的機智操作驚呆了我! - 天天要聞

我和老公因為衛生間裝修差點離婚!他的機智操作驚呆了我!

裝修這事兒,真是小家庭的痛點啊!衛生間雙門設計,乍一聽挺新奇,細想卻太實用了。我家也是小戶型,早高峰搶廁所的尷尬誰沒經歷過?老公當初堅持裝雙門,我還嫌浪費空間,現在真香了。洗澡和洗漱分門進出,互不干擾,通風采光還倍兒棒,比傳統乾濕分離靈活多
老婆不聽勸,全屋都貼了大理石,朋友都說家不像家,非常揪心 - 天天要聞

老婆不聽勸,全屋都貼了大理石,朋友都說家不像家,非常揪心

大理石上牆下地,光鮮亮麗是真,冷氣嗖嗖也是真。朋友推門就說像酒店大堂,這話聽着刺耳,細想還真在理。酒店大堂要的是氣場,可家裡要的是被窩裡的暖乎氣兒。整屋反光的大理石面,太陽一照晃得人眼花,陰雨天又泛着青灰色,連帶着屋裡溫度都降三度。
凈水器大戰,2025轉向“冰塊自由” - 天天要聞

凈水器大戰,2025轉向“冰塊自由”

文 | 智能相對論,作者 | 佘凱文雖然還不到7月,但高溫已經讓全國許多地方苦不堪言。炎炎夏日,一杯冰飲成為許多家庭消暑的靈魂伴侶。尤其隨着2025年凈水器首次被納入國家補貼政策,一場圍繞“製冰凈水器”的創新競賽悄然開啟。從飛利浦冰境i1pro到海爾鮮活冰,從美的冰魔方到小米有品旗下的宜米製冰飲水機,各大品牌紛紛入...
第二屆蘭花獎頒獎典禮在京舉行 - 天天要聞

第二屆蘭花獎頒獎典禮在京舉行

7月10日,第二屆蘭花獎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行。 ▲頒獎典禮現場 蘭花獎旨在積極踐行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議,表彰獎勵為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促進文明交流互鑒、夯實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人文基礎作出突出貢獻的國際友人和機構。保加利亞的伊琳娜·博科娃、塔吉克斯坦的拉希德·阿利莫夫、法國的馬克西姆·維瓦斯等9位外籍...
眾點關注 | 東營消暑家電銷售迎“高溫模式” - 天天要聞

眾點關注 | 東營消暑家電銷售迎“高溫模式”

大眾網記者 趙奕寧 東營報道炎炎夏日,東營氣溫持續攀升。在高溫天氣“烤”驗下,東營市民對防暑降溫產品的需求急劇上升,消暑家電市場也迎來了銷售旺季。7月10日上午9時許,在東營市商業大廈空調銷售區,記者看到,銷售人員正熱情地為顧客們介紹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