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裝修時喜歡鋪瓷磚,因為跟木地板相比,瓷磚防腐耐磨好打理,不怕水不怕油污款式也多,最重要的是不含甲醛更環保。
但是大家在瓷磚選購上卻陷入了為難:瓷磚應該怎麼選,要注意些什麼,價格多少合適?本期,小派就跟大家分享一些關於“瓷磚”的知識,若要鋪瓷磚,建議大家一定堅持“5不鋪”,並非誤導,都是過來人的經驗!
一、不鋪吸水率高的瓷磚
很多消費者在選擇瓷磚時都會關注瓷磚的品質,那麼如何判斷瓷磚的性能優劣呢?“吸水率”是一個很關鍵的參數,它關乎着瓷磚的理化穩定性。
吸水率高的瓷磚,在鋪貼時會吸走水泥砂漿中的水分,容易導致瓷磚脫落空鼓,因此裝修師傅在鋪貼瓷磚前會先將瓷磚拿去泡水就是這個道理。
瓷磚吸水率越低,說明它密度越高,理化性能越穩定,在鋪貼時也更牢固。所以在一般情況下,建議大家挑選“全瓷磚”,吸水率低於0.5%,不用浸泡就可直接鋪貼,鋪貼更牢固,大大減少了脫落的概率。
但有些家庭如果打算瓷磚上牆,則要避免使用全瓷磚,雖然它密度高、性能好,但由於吸水率過低,僅用水泥砂漿鋪貼無法很好固定,必須加上瓷磚膠或背膠,不僅增加了成本,環保性也無法保證。如果需要瓷磚上牆,建議大家盡量挑選其它類型的瓷磚。
二、不鋪深色瓷磚
近幾年灰色瓷磚非常流行,網上很多網紅裝修風格也都是灰色瓷磚,跟那些老一輩喜歡的白色米色瓷磚相比,真是高級又耐看。
但在灰色瓷磚的選擇上,一定要把握一個度,因為瓷磚單片看起來和整屋鋪貼起來的效果是不一樣的,和採光等各方面因素都有關係。
如果喜歡灰色瓷磚,選擇淺灰即可,深灰或者是深色瓷磚,或許單看很高級,但大面積鋪貼起來的效果非常壓抑,如果採光不好的話更是容易讓整個屋子顯得黑壓壓的,非常陰沉,影響心情。
三、不鋪小規格瓷磚
像衛生間、陽台、廚房這些小空間,網上有很多網紅家居博主鋪貼小規格瓷磚的案例,像是小白磚、網紅小花磚之類的,看上去美觀清新,效果不錯。因此很多人開始跟風這些小磚設計。
等到自己家真的裝修好了,入住了,才知道小規格瓷磚僅僅是一開始看起來好看而已,看久了就容易視覺疲勞,看着眼睛都累,而且很容易過時。
另一方面,這些小規格瓷磚鋪貼工費還高,而且縫隙特別多,容易積灰,清潔起來特別讓人頭疼。
所以建議大家不鋪小規格瓷磚,特別是廚房,油污重,瓷磚縫隙容易藏污納垢,瓷磚面積越大越好清潔!
四、不鋪同版連紋磚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什麼是連紋磚,但相信很多人都見過連紋磚翻車的案例。
普通瓷磚的紋理是比較隨意的,每塊瓷磚之間的紋理並沒有什麼聯繫;而連紋的瓷磚的紋理紋路則可以連起來,形成連續的紋理圖案。
連紋磚並非不好看,很多連紋磚翻車案例的原因,一方面是跟鋪貼工藝有關,另一方面原因則是版本沒有選對。
如果挑選了同版本的連紋磚,那麼鋪貼之後每塊瓷磚的紋理都是一樣的,看起來雖然規則,但很彆扭,視覺效果不好。
如果喜歡連紋磚,大家要注意選擇那些不同版不重複的連紋,這樣整個鋪貼完的效果不僅能把紋路拼起來,而且不會出現簡單重複的視覺感,紋理更加自然耐看。
五、不鋪高價瓷磚
為什麼建議大家不鋪高價瓷磚呢?並非是高價瓷磚不好,只是這筆錢真的沒必要花。
瓷磚的品質與價格在一定程度上是成正相關的,十幾塊的瓷磚肯定是不如七八十塊的瓷磚,但如果價格再往上,那些一線品牌一片幾百塊的瓷磚真的就更好嗎?
可能會更好一點,但是性價比不高,貴出來的那部分錢,很多是來源於品牌溢價。
選購瓷磚,建議別買高價瓷磚,一片幾十塊的足夠家用,建議大家在挑選時多關注平整度,將同款四塊磚拼在一起,看拼接四個角的位置是否平整,平整度越高,鋪設效果肯定差不了。
【寫在最後】
瓷磚選購很重要,也引起了大家的重視,而瓷磚鋪貼完成之後的養護卻常常被人忽略。很多瓷磚的空鼓、鬆動都是養護不當造成的。
小派建議大家在地磚鋪貼完成以後,一周之內盡量不要踩動。如果是特別乾燥的季節,可以在地磚上適當灑一些水,保持表面的濕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