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國,縱橫四海,威震八方。秦王嬴政統一全國,建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封建王朝,被譽為“千古一帝”。原是功垂千秋、澤及萬世之名,卻因其施行暴政,致民不聊生,為後世千夫所指。
秦始皇欲立公子扶蘇為正統,宦官趙高從中作梗,始皇死後,與丞相李斯密謀,篡改遺詔。
胡亥覬覦皇位已久,奈何資質平庸、只顧貪圖享樂,難繼大業。
趙高早年服侍胡亥,對其知根曉底,容易為他所控。公子扶蘇寬厚仁慈、有遠見卓識。而趙高陰險狡詐、圖謀不軌,常與扶蘇政見不和。
秦始皇病重期間,趙高拉攏李斯遊說胡亥,並助其登上皇位。胡亥登基後,整日縱情聲色,不理朝政,朝野之上,全由趙高一人掌控。
趙高利用胡亥弱點,周旋在朝臣與皇帝之間,顛倒黑白、陷害忠臣。胡亥胸無大志、毫無主見,與傀儡無異。他甚至需要依附趙高,常年累月受其矇騙,早已是非難辨。那些一眼就能識破的騙局,他完全看不懂,更懶得去理會。
司馬相如評價秦二世:持身不謹,亡國失勢。信讒不寤,宗廟滅絕。胡亥愚鈍,心甘情願被趙高利用,暴政比其父更甚,最終家國俱毀。
趙高出生低微卑賤,其母因罪被處刑致殘,後生下他入宮為奴。趙高本人能言善辯,很會討好上司,為人勤快能幹。之後受人舉薦,得秦始皇賞識,提拔為中車府令。
在秦始皇身邊侍奉的趙高,熟悉其性格習慣,擅長揣測聖意,頗受皇帝寵信。他暗地裡勾結大臣,貪污受賄,培養自己的勢力。此時的他野心勃勃,利用一切資源為自己謀取利益。
胡亥是秦始皇的第十八子,年紀最小也最嬌慣。書讀得不多,每天無所事事、吃喝玩樂。其兄長眾多,出類拔萃者也不在少數,胡亥對於秦始皇來說無足輕重,因此對他要求並不嚴格。
但畢竟胡亥是皇室子弟,整日不務正業影響不好。於是秦始皇命他跟隨趙高,學習秦國律法,收收心性,也好日後輔佐兄長。
可惜趙高哪是認真授課之人,他陽奉陰違,表面上每天陪皇子學習,實際上對其放任不管。其實胡亥驕縱跋扈,根本無心學習,趙高全看在眼中,暗自高興,如果能利用皇子,在宮中行事會更加方便。
趙高有意討胡亥歡心,常在秦始皇面前稱讚他,取得他的信任。胡亥也是在這個時候,開始對趙高深信不疑,事事聽從“師父”的建議。
兩人之間的這段交集,讓詭計多端的趙高察覺到,胡亥是扶不起的阿斗,成不了氣候,自己很輕易地就能掌控他。
公元前211年,秦始皇第五次巡遊,趙高和丞相李斯隨侍在側,胡亥也主動要求隨行。
由於是低調出巡,所帶隨從不多。
誰知剛剛到達沙丘的行宮,秦始皇病重,太醫也束手無策。沒過多久秦始皇駕崩,死在沙丘,但此事只有少數人知道。此時趙高認為時機已到,準備發動政變。
他找來丞相李斯,幾番遊說。李斯起初不答應,但他以金錢誘惑,最終說服李斯和他一起謀反。
胡亥見父親已死,沒了主意,慌亂不已。趙高考慮到如果自己直接掌權,定會惹人非議,李斯也不會答應。
思前想後,決定將胡亥推上皇位,此舉也得到李斯贊同。李斯雖然同意聯合,但也有自己的小算盤。扶蘇和胡亥誰當皇帝,對他來說都一樣。
胡亥十分信任趙高,在他看來,趙高是為了幫他奪取皇位,因此非常配合。如果成功,他就能成為天下之主,享酒池肉林之樂。
原本秦始皇立下遺詔,傳位於扶蘇。為了讓胡亥名正言順登基,李斯同趙高一起,篡改詔書。兩人還假借秦始皇之名,列舉公子扶蘇、蒙恬將軍的“罪證”,命令他們自裁。
扶蘇接到旨意後,難過傷心不已,準備按遺詔自殺。蒙恬將軍趕來阻止,勸說未果,眼睜睜看着扶蘇自殺身亡。
蒙恬將軍不相信遺詔,認為其中一定有詐,於是堅決不肯自殺。本來想好好勸阻扶蘇,卻沒有成功。
他只是一介武夫,能力有限,憑一己之力也難以扭轉大局,因抗旨被關押在監獄中,難有翻身之日。
趙高等人回宮後,胡亥順利登基,成為秦朝第二位皇帝。如果說,秦始皇的暴政讓秦朝走向滅亡,那麼秦二世則直接導致秦朝的終結。
胡亥稱帝後,將秦始皇安葬在驪山陵墓,以先帝妃嬪無子嗣為由,命她們殉葬。除此之外,修建陵墓機關的工匠,也在完工後隨葬。單單陪葬之人,就難以計數。
秦二世暴虐無道、六親不認,逼死兄長扶蘇。後來在趙高的指點下,他意識到自己想要坐穩皇位,必須剷除虎視眈眈的兄長們。
於是他開始殘殺血緣手足,先是在咸陽處死十幾個兄弟,後來又列出罪狀,對另外幾個兄弟處以極刑。在將所有兄弟殘忍殺害後,秦二世心滿意足,開始安心享樂。
他從小不學無術,如今一朝登基,更加肆無忌憚,只圖享樂,根本毫無志國之心。所有事情全權交由趙高處理,他在宮中過起奢靡的生活,以為可以高枕無憂。
趙高每天變着花樣哄他開心,進獻舞姬陪他飲酒作樂,四處尋找珍奇異寶送至宮中。胡亥整日尋歡作樂,被趙高利用還渾然不知,只當趙高是心腹,對他極其信任。
胡亥雖為皇帝,看似是秦朝君主,實則趙高一手遮天,連他也被蒙在鼓裡。以他的認知,根本看不到趙高背後的小動作。偌大的皇宮中,慢慢地都被安插上趙高的人,他被團團包圍。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胡亥身處陰謀之中,自己毫無判斷能力、自身秉性難移,因此才會被耍得團團轉。
在趙高的控制下,胡亥成為了政治工具,為他掃清所有障礙。
趙高掌實權後,開始陷害忠臣。最先受到迫害的,是蒙恬將軍和他的兄弟蒙毅,胡亥原本想要重用兩人,將蒙恬從獄中釋放。
但趙高擔心二人日後會威脅到自己,於是編造謠言惹怒胡亥,謊稱蒙毅曾阻止秦始皇立胡亥為太子。
胡亥信以為真,對他們恨之入骨,於是派人逼迫兩人自盡。然而這僅僅只是開始,蒙恬兩兄弟死後,趙高多次利用胡亥,殘害忠臣,並在重要位置安插自己的人。
除了朝廷重要官員遭到毒手,地方官員也無一倖免,只要和趙高作對,幾乎全部遇害。
當初和趙高聯手的李斯,看到皇帝被趙高利用,擔心自己的地位不保,多次上書推薦自己的治國之策,希望能獲得賞識。
趙高怎會不知李斯心思,於是設計坑害他,他在胡亥面前說李斯有二心,企圖謀反。胡亥一聽,就命趙高抓獲李斯,李斯在嚴刑拷打下,被迫認罪,趙高也將對自己最大的威脅除掉。
趙高在朝堂上勢力之大,難以想象。李斯死後,他便登上丞相之位,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歷史上有名的“指鹿為馬”事件,正展現了秦二世的荒唐,以及趙高當時的地位。
秦二世對占卜之術深信不疑,“指鹿為馬”事件發生後,他見眾口不一,以為是自己惹怒了神靈,於是趕緊齋戒沐浴,拜天祭祖去了。趙高隨後便一一找出與他意見不同之人,暗中殺害。
胡亥在趙高的“庇佑”之下,度過了渾渾噩噩的三年,趙高執掌大權,他自得其樂。胡亥直到最後被趙高害死前,還對趙高的所作所為完全不知。
自胡亥登基之後,趙高一直在控制利用他。
從殘害手足開始,到最後的指鹿為馬,趙高是始作俑者。如果不是他在中間煽風點火,恐怕胡亥多少還能有點自己的判斷。只可惜胡亥一心貪圖享樂,不理政事,才會大權旁落,最後害了自己,也斷送了江山。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