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0年1月3日(農曆一八四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下午,64歲的“虎門銷煙”民族英雄林則徐專門繞道長沙,在湘江舟上與神交已久但素不相識的左宗棠見面,雖然初次見面,兩個人一見如故,徹夜長談,相談甚歡,史稱“湘江夜話”。時年左宗棠37歲,還是種着70畝地、自號“湘上農人”的一名教書先生,壯志未酬。
正是通過這次著名的“湘江夜話”,林則徐慧眼識珠,認定左宗棠是一位“絕世奇才”“非凡之才”“可堪大任”並預言“海疆多事,或有人才,西定新疆,非君莫屬!”臨別時林則徐書贈楹聯一副:“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是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字字句句是對他這個後輩晚生的巨大賞識和諄諄期許,左宗棠感動得熱淚盈眶。左宗棠則回贈自己仰慕已久的精神偶像一副“文章西漢兩司馬,經濟南陽一卧龍”,表達了自己的遠大理想和抱負。後來,林則徐還親自向咸豐皇帝舉薦左宗棠,左宗棠則不負林公之厚望,69歲抬棺西徵收復新疆成就不世之功,成為當之無愧的中國近代民族英雄。
有資料介紹,當日下午四時許,左宗棠到達湘江岸邊,林則徐親自到船頭迎接,左宗棠急忙上船,不料一腳踏空,竟掉入江中,成了“落湯雞”,隨從們連忙將其拉上岸,林則徐笑道,此為君之見面禮乎?左宗棠則答曰,他人敬公,五體投地,晚生敬公,五體投水。兩人哈哈大笑。
“湘江夜話”或許是左宗棠一生的重要轉折點,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說是影響中國近現代史的一次具有非凡意義的“湘江夜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