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王即將絕嗣!大臣忍痛送他懷孕愛妾,生下一子已成千古名言

人屠白起乾的最狠的事,就是把大秦宣太后羋八子的老家,鄢城給淹了。

打仗死人歸死人,但總歸是有數的。

白起一場鄢城之戰,城中十幾萬楚人成了魚蝦,不知多少宣太后故舊死無葬身之地。秦昭襄王,還是頂着母親壓力,保住了白起。

因為這一淹,楚國都城鄢郢(今湖北江陵)完了,改都陳地(今河南淮陽)的楚國廢了一半。

楚人先祖篳路藍縷,以啟山林,從丹江流域而出,歷經八百年開闢的江漢之地,盡入秦人之手。

楚國由盛轉衰,進入滅國邊緣!

更慘的是,白起這個煞星又打敗了趙國魏國韓國三國聯軍,魏國、韓國都做了秦國小弟。

秦昭襄王和秦相范雎一合計,帶着小弟魏國、韓國,再一塊打楚國搶地盤,豈不美哉?

楚頃襄王人嚇傻了,一個秦國白起我就遭不住了,魏、韓一塊來還打雞毛啊!

關鍵時刻,春申君黃歇挺身而出,他對秦相范雎說:“秦、楚都是大國,咱們打起來容易兩敗俱傷,那趙、魏、韓容易漁翁得利。”

“您帶着他們喝湯,還不如咱們秦、楚聯合,吃這些小卡拉米的肉,這樣沒有風險啊”!

范雎跟秦昭襄王一合計,是這麼回事,就與楚國結盟,一塊揍起了趙、魏、韓。

春申君黃歇和太子熊,就一起在咸陽做了十年質子,作為秦、楚聯盟友誼的見證。

當然如果不友誼了,那就砍了祭旗,這種患難關係友誼很深。

等到楚頃襄王病重時,春申君就求見范雎,得把太子熊放回去,不然王位就被別人搶了。

如果別人當了楚王,太子熊就成了沒價值的廢人,留在秦國也沒用;相反放太子熊回國,他當了楚王會親善秦國;這不是雙贏的事嗎?

范雎一聽,有道理,但得加錢!

既要太子熊回去當楚國,親善秦國;還要太子熊出價碼贖身;雙贏就是秦國要贏兩次。

春申君傻眼了,這也太黑了,太子熊還沒做楚王呢。要是先賣一波楚國,還能上個雞毛位,等着被罵賣國賊吧!

於是春申君一不做二不休,讓太子熊假扮成使者跑了,自己留下來裝太子。

秦昭襄王發現後,春申君倆手一攤,太子熊反正跑遠了,就我還在這,你們愛咋咋地。

秦昭襄王一看春申君擺爛的樣就來氣,要殺了他出氣。

想贏兩次的范雎吃過虧,就勸秦昭襄王,太子熊已經回去當楚王了,殺了黃歇也沒一點好處。放他回去幫太子熊穩固王位,至少能親善秦國一點。

春申君再見太子熊時,人家已經鳥槍換炮,成了楚考烈王。大手一揮給他淮北十二縣,還讓春申君做了楚國令尹丞相)。

春申君一次賭命,換來了一輩子富貴。

過上了接着奏樂,接着舞的快樂生活!

幸福生活幾年後,春申君慌了,楚考烈王咋還不生孩子啊!

自己這該顯擺的已經顯擺了,該搶的利益那是一點沒少,得罪的人都快排隊到長江出海口了。

楚考烈王沒兒子,那自己以後還不被秋後算賬!

於是,春申君就拚命給楚考烈王找適合生孩子的女人:貌美如花的、我見猶憐的、妖嬈嫵媚的,甚至連生育過孩子的女人都找了個遍,楚考烈王還是沒有孩子。

聰明人就悟了,敢情這是楚考烈王自己不行!

春申君的門客李園,本來是想把妹妹獻給楚考烈王的,但一想生不出孩子,遲早還會色衰而愛馳,這不就完犢子了。

乾脆一步到位,把妹妹給了春申君做侍妾,等妹妹有了身孕,又走春申君路子進了宮。

楚考烈王發現李園妹妹果然不一樣,進宮不到六個月,就給自己生了個大胖小子。

本來想責問春申君的,但是一看自從有了兒子,百官看自己眼神都敬畏起來,再也不逼逼賴賴了,頓覺神清氣爽。

太子,帝王之璽也!

楚考烈王收穫了百官尊奉;春申君覺得有了兒子當退路;李園也覺得外甥遲早讓自己富貴。

三贏的大局下,大家都以大局為重,什麼真真假假都不重要了,一起把日子過好才是正事,這就是典故移花接木的由來!

和和美美的三人同行,以楚考烈王病重離場告終。

李園覺得外甥能當楚王,全靠自己一手策劃,不能讓他有個便宜爸爸,騎自己頭上。

就開始養起刺客,春申君門客朱英察覺不對,勸春申君當斷不斷,反受其亂,先手殺了李園。

春申君不幹,他說李園對我很好,太子也是我的親生兒子,我有什麼好怕的。

楚考烈王崩殂當天,李園在宮裡安排刺客,春申君一入宮門就被刺殺,全家都沒抄了。

那個懵懵懂懂的孩子,在各方處心積慮盤算下成了楚王,是為楚幽王

舅舅李園是想拿他發家;春申君是移花接木,想讓親生兒子當王留後路;楚考烈王裝傻,讓自己安心當王。

這種多方的機關算盡,造就了移花接木的產生。而當各方利益達成妥協時,真假就已經不再重要了。

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是有還無,正是此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