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克阿瑟日本7年是真爽,“昭和女神”被他霸佔,天皇都成兒子了

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以後,美軍登陸日本,開始了軍事佔領,統率美軍登陸部隊的將領正是五星上將麥克阿瑟。

這位好大喜功,懂得鑽研政治的美軍將領,在此後過上了長達七年時間的“太上皇”生活,成為戰後日本的最高統治者。

麥克阿瑟在日本風光無限,政治上,日本全體國民尊奉為“神”的裕仁天皇,被他管教的像個“兒子”。

私人生活上,就連被日本人喜愛的明星“昭和女神”原節子也被麥克阿瑟霸佔,兩人經常出入一些公開場合,傳出許多緋聞!

那麼,麥克阿瑟在日本的日子究竟有多爽?除了享受之外,他對於戰後日本又有哪些貢獻?

一 政治表演家

相比于軍事指揮能力,麥克阿瑟的政治水準要高上不少,這從他在戰後日本的一系列政治舉措就可見一斑。

日本戰敗投降以後,日本民眾陷入巨大的惶恐之中,其一是因為戰爭消耗,以及美軍飛機的轟炸,外加兩顆原子彈核打擊

整個日本此時都是滿目瘡痍,僅是清理戰爭廢墟就要花上不少時間,再者就是作為戰敗國,日本免不了要被戰後追責。

其中最大的戰犯就是日本天皇裕仁,日本天皇在民眾心中有着至高無上的地位,他不僅是國家的政治管理者,也是神教大祭司,屬於精神和權力的雙重統治者。

即便在近代與西方文明接軌,日本社會內部的精英分子效仿西方制度搭建政治實體,也沒有想過要放棄天皇和皇室,這就是其中代表。

如果裕仁被送上戰後法庭進行審判,並被廢除天皇制度,這對於日本民眾來說是一件難以接受的事情,也就是在惶恐之中,他們等來了“救星”,美國五星上將麥克阿瑟。

當麥克阿瑟作為勝利者,乘坐飛機抵達日本本土機場的時候,外面的聲勢立刻將他“嚇”到了。

整整有兩個師的日本士兵,上萬人參加了這場歡迎儀式,並且為了表示尊敬,這些日本士兵全程都是後背對着美國人。

麥克阿瑟看着眼前場景,內心是十分忐忑的,因為他率領美軍在太平洋戰場消滅了大量日軍,不少日本人已經將他當做頭號仇人。

麥克阿瑟知道如果這些日本士兵此時暴起發難,自己的結果就是暴斃當場,所以整個歡迎儀式進行的十分短暫,麥克阿瑟就乘坐汽車離開機場。

抵達住所以後,麥克阿瑟就在思考着如何收拾這個“爛攤子”,為此他派人對日本社會進行暗訪,並翻閱了許多日本的文化歷史資料。

經過一番分析之後,麥克阿瑟對日本的風俗制度和思想文化有了理解,知道想要整治好戰後日本,天皇是一個無比重要的政治工具。

麥克阿瑟以此確定了對待天皇裕仁的處置手段,那就是不顧大量戰爭受害人,堅持宣布不會廢除天皇,並在後續審判中為其脫罪。

麥克阿瑟的這一舉動,可以說是挽救日本民眾於“水深火熱”之中,只要天皇制度能夠保存,日本民眾的信仰就不會崩塌。

可在此之外,麥克阿瑟也對日本天皇的政治地位做出修正,那就是通過修改法律,將裕仁天皇排除在政治領域之外。

就像是英國女皇一樣,在民眾心中的地位依然存在,但在政治力量上,已經成為一個“吉祥物”的存在,沒有實際權力。

裕仁對於麥克阿瑟的“大度”,自然是感恩戴德的,對於麥克阿瑟下達的各項指令也是言聽計從,不敢有絲毫違背。

二 日本“太上皇”

麥克阿瑟收服了裕仁,就讓自己帶來的顧問團隊積极參与到日本的日常社會生活中,其中也包括對裕仁的人身控制。

在麥克阿瑟“智囊團”的打理下天皇的日常行程,與外界人員的接觸都被嚴格控制着,每次出現在公開場合都要獲得美國人的允許,說的話,做的事也要得到審核。

一番整治下來,麥克阿瑟就成了天皇之上的“太上皇”並在1945年9月27日,留下了那張世紀經典照片,父與子。

當時是裕仁到美國大使館親自拜見麥克阿瑟,充滿戲劇表演欲的麥克阿瑟,在合照時精神抖擻,盛氣凌人。

因為個子比裕仁高出一個頭,裕仁還在鏡頭前唯唯諾諾兩人的合照被外界媒體戲謔的取名為《父與子》。

日本民眾感受到了羞辱,但這是一個懂得委曲求全的民族,美國大兵此時就駐紮在日本本土,儘管內心憤怒,在表面上依然十分和氣。

為了討好這些精力充沛的美國士兵,日本政府還組織女性成立“特殊慰安設施協會”,招募日本女性為美軍提供性服務。

這些日本女性在所謂的“慰安所”內遭到了美軍的各種凌辱,是日本政府在特殊歷史背景下的不道德行為。

這種“美人計”也不只是給予美國駐日本基層士兵身上的,就連麥克阿瑟也受到了誘惑。

日本政府在經過一番精挑細選之後,將當時家喻戶曉的女明星原節子送給了麥克阿瑟

因為原節子在日本民眾心中有着很大影響力,所以也被稱為“昭和女神”。

原節子在二戰期間,曾被日本政府指使着參演了許多有政治色彩的作品,被美軍佔領後的日本,除了政治上的嚴加管控,在電影這種思想文化上,也面臨著轉型。

日本的文化產業,諸如電影、報紙、廣播、書籍都遭到了美國人的嚴格審查,原節子作為日本的大明星,自然也是美國人進行思想控制的重要對象。

同樣的,在日本政府眼裡,原節子也是打入美軍內部的重要人物,在精心安排下,麥克阿瑟和原節子在一場酒會上見了面。

麥克阿瑟對這位大明星早有耳聞,僅是第一面就愛上對方,日本政府也順水推舟的將原節子送到麥克阿瑟身邊生活。

原節子牢記日本政府給予的任務,在陪同麥克阿瑟的這段日子裡,將自己所聽到的許多重要情報彙報給了日本政府。

並且在日本政府的授意下,原節子給麥克阿瑟吹了不少的“枕邊風”,讓麥克阿瑟對日本社會進行了一系列有價值的改革措施。

三 麥克阿瑟的緋聞

在軍事政治上,麥克阿瑟主導着制定了和平憲法規定日本放棄戰爭權,不承認國家的交戰權。

確立了日本的議會制君主立憲制,解散舊的政治勢力,鼓勵建立多黨制,推進日本的民主化進程。

此外因為戰敗國身份,日本一開始解散了軍隊,後來出於冷戰的需求,麥克阿瑟又幫助日本建立了以日美安保體製為核心的安全保障體系。

這個體制一直到今天還在發揮着作用,讓日本對美國有着很強的軍事依賴。

另一方面,原節子與麥克阿瑟的私下交往也傳出了不少緋聞,有人說她是自願攀了麥克阿瑟這個“高枝”,也有人說是麥克阿瑟作為日本的“太上皇”,強行霸佔了這位昭和女神。

這種緋聞就和美國對日本進行的一系列社會改革一樣,在爭吵聲中被日本民眾逐漸適應,代替了原本的舊秩序。

麥克阿瑟在日本的“瀟洒”日子,是在抗美援朝戰爭爆發以後才結束的,在朝鮮戰場上被志願軍打得丟盔棄甲的麥克阿瑟,與總統杜魯門之間產生了很大矛盾。

最終杜魯門提拔李奇微當了“聯合國軍”總司令,對麥克阿瑟則是一點面子沒留,繞過他直接在新聞發布會上宣布“罷免”消息。

麥克阿瑟本人也是在早晨的廣播中,知道了自己已經卸任一系列官職,要被調回美國本土,臨走之前,麥克阿瑟並未帶走原節子。

而原節子或許是對麥克阿瑟動了真感情,逐漸淡齣電影圈,一直活到2015年才去世,享年95歲,終身未婚。

參考資料

1、原節子(日本女演員)——百度百科

2、道格拉斯·麥克阿瑟 - 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