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12年,蘇童再出長篇小說《好天氣》

潮新聞客戶端 記者 方濤

《妻妾成群》《紅粉》《米》《我的帝王生涯》《河岸》《黃雀記》……談起中國當代文學,作家蘇童及他筆下的香椿樹街里的文學世界,無疑是個繞不開的話題。

在即將面世的《收穫· 長篇小說2025春卷》目錄中,蘇童的最新長篇小說《好天氣》名列其中。相信,看到這個消息,不少讀者都會為之一振。

畢竟,距離蘇童上部長篇小說《黃雀記》出版已過去12年了。

蘇童

好作家,會變成自己的讀者

近年來,隨着互聯網的發展,讀者也得以一窺作家在現實生活中的嬉笑怒罵。《我在島嶼讀書》、董宇輝直播間,蘇童,猶如一個陽光帥氣的老男孩,收到越來越多讀者的喜愛。

“蘇童的世界”

2024年底,蘇童註冊了“蘇童的世界”微信視頻號,與讀者分享自己的日常生活,閱讀心得。

談起自己十多年沒出新書,蘇童坦言道:“自己現在寫作時,年輕時候的狂妄自大消失了,中年時代那種帶着一點‘勢力’的自我批判的精神也慢慢消失了,而變成一種對自己純粹的要求。當作家變成自己的讀者,如果作品不能給文學社會帶來價值,那便不着急。”

長篇小說《好天氣》講了什麼故事?

十二年磨一劍,相信更多讀者也在期待,在《好天氣》中,以情感細膩與敘事技巧著稱的蘇童講了一個什麼故事?

《收穫》雜誌給出了故事的梗概:

《收穫 · 長篇小說2025春卷》

城郊接合部的鹹水塘,隔開了城與鄉兩個界限分明的世界,一邊是塘西村,世代以殯葬業為生,一邊是塘東街道,屬於城市。

兩邊同樣叫作“招娣”的兩位母親,因為一口“我祖母”定製卻終未享用的棺材相識,又在同一天同一家醫院分別生下了一個男孩和一對龍鳳胎,由此展開兩家宿命般恩怨糾結的故事……

氤氳潮濕江南水汽的市井日常畫卷,自如貫通了生死、通靈、動物、人間與傳說的不同世界,疊加交織的眾聲喧嘩,展現出二十世紀七十年代至九十年代的江南社會變遷,並由此寫下一首“郊區的輓歌”。

漫長的等待也意味着延時的快樂,或許這就是閱讀的魅力所在。關上房門,翻開一部好小說,任何時候都是好天氣!

“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