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楊潔 實習生 劉燁
3月13日,在清華大學畢業生春季大型就業洽談會“大國重器”專場,一家企業的招聘崗位上寫着:“ai技術專家”崗位,面向博士研究生開放。該崗位需要應聘者具備深度學習、自然語言處理、神經網絡架構等領域的科研經歷,並要求具備ai大模型相關工程實踐經驗。
“這是今年新增的崗位,第一次面向畢業生招聘。”中電雲計算技術有限公司的劉姓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公司進一步發展雲計算主營業務的戰略調整,需要招聘ai類創新人才。“ai技術專家”主要參與人工智能相關技術選型及算法模型設計、開發與測試。相關產品涉及智能對話、問答系統和知識檢索等功能,將應用於政務等領域及公司內外產品。
“對談中,我們會側重詢問學生在實習或者科研經歷中,是否有大模型的開發或者商用落地的經驗。”在招聘現場,他已經對接了多位前來諮詢的清華大學畢業生。
作為清華大學歷年來參會單位最多的畢業生大型就業洽談會,2025屆畢業生春季大型就業洽談會共吸納了30個省區市720餘家用人單位參會,累計提供上萬個招聘職位,行業涵蓋信息技術、製造業、能源業、國防科技工業等重點領域。
“大國重器”專場是清華大學畢業生大型就業洽談會的重要場次之一,已經連續多年舉辦。此屆專場集中邀請了140餘家國防科技工業單位入校招聘。同時,清華大學舉辦了“國防科技人才月”系列活動,分批次、分類別邀請十大軍工企業及下屬單位等190餘家入校引才宣講,參與學生超5000人次。
記者在現場觀察到,有多家企業明確設立了ai類崗位,並將其崗位置於最顯眼的位置。如一家企業的大模型應用崗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人工智能等相關專業的畢業生開放。也有公司在展牌上列舉了公司目前在ai大模型方面的戰略布局,並提供了公司開發的多個領域大模型產品的說明。
榮耀終端股份有限公司的現場招聘人員告訴記者,今年公司設置了大量的ai類崗位,相比往年招聘人數增多了,崗位職責劃分更細了。在其公司的宣傳手冊上,ai類崗位包括了aigc媒體生成算法高級工程師、nlp大模型高級工程師、機器學習高級工程師等9個崗位。
“目前行業對人工智能相關人才的需求量較大。”該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前來應聘ai類崗位的清華畢業生人數較多。在他看來,一則是因為ai類崗位的發展前景好,二則是因為崗位薪酬待遇也相對較高。
現場,一位清華畢業生前來諮詢該公司對ai類崗位的技術要求,並詢問工作地點、薪酬待遇等相關細節。
在ai類崗位的招聘流程中,該工作人員提到,公司對應聘者專業沒有明確限制,關鍵看應聘者項目經歷跟崗位的匹配度。後續,公司會根據ai類不同崗位的人才需求,匹配不同的面試官。
另一家從事電子元器件相關產業的振華研究院(貴陽)有限公司的史姓招聘人員也告訴記者,今年部分招聘崗位對應聘者的算法大模型相關能力提出了一定要求。如員工未來要能根據公司實際生產情況有針對性地建立大模型,輔助企業的快速發展。
一位力學專業的清華大學碩士畢業生提到,目前有部分力學應用場景會與ai技術交叉,若企業對ai能力有要求,自己也會側重提及所做過的相關項目。
清華大學學生職業發展指導中心主任謝矜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今年,參加洽談會的企業對於ai融合類崗位的需求量是逐漸增多的。但純粹ai類崗位的招聘需求,目前還沒有出現顯著的井噴現象。多數企業是希望擁有ai能力的複合型人才去賦能不同產業的發展。
清華大學官方數據顯示,截至3月13日,清華大學2025屆畢業生約9000人。2025屆畢業生中近八成已獲得工作錄用通知或完成簽約。
謝矜提到,為了適應ai技術對學生就業發展所帶來的變化,清華大學一方面藉助ai技術完善信息系統建設,未來將藉助ai成長助手“清小搭”輔助就業信息的個性化推送,另一方面學校各院系紛紛推出ai相關講座,邀請企業“進校園”,面向學生講解ai助力學科發展的應用,幫助學生了解ai類崗位的工作職責以及發展前景。
“隨着ai技術的快速發展,畢業生們要保持開放的心態,接受技術所帶來的求職就業的挑戰。另一方面畢業生們也要積極擁抱變化,了解ai技術迭代對其專業領域的影響,看到未來發展的新機遇。”謝矜說。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