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屠刀下,湯和靠百名美女保命?揭秘大明第一生存術!

導語

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69歲的湯和拖着病體跪在南京皇宮。面對朱元璋賞賜的金銀田宅,他竟開口討要“淮河兩岸未嫁女子百人”。消息傳出,朝野嘩然。這位與朱元璋同飲濠州水長大的兄弟,為何在人生終點自毀名節?


一、從放牛娃到國公:一碗飯換來的生死交情

1352年,濠州城外的破廟裡,25歲的朱元璋捧着湯和送來的熱粥嚎啕大哭。此時距紅巾軍將領湯和寫信邀他參軍已過去半月,這個未來皇帝正因饑寒交迫瀕臨崩潰。

“重八哥,跟我干!這天下總有我們兄弟一口飯吃!”湯和抹着臉上的刀疤——那是為保護朱元璋挨的蒙古騎兵一刀。彼時誰都想不到,這個給千戶當小弟的朱重八,會在17年後讓大明旗幟插遍中原。


1388年,湯和率軍徹底剿滅倭寇,卻在慶功宴上突然解甲:“臣願用全部軍功,換陛下准我回鄉養老。”朱元璋手中酒杯一晃,酒水濺濕龍袍。此刻距離“胡惟庸案”血洗朝堂僅過去五年。


二、要錢要糧更要美女?湯和的“自污”三重奏

1395年正月十五,鳳陽鍾離縣突然鑼鼓喧天。返鄉七年的湯和癱坐轎中,卻命人抬着十個裝滿銅錢的木箱招搖過市。百姓竊竊私語:“信國公怕是瘋了,前日剛向皇上討要三千畝祭田,今日又散財裝闊?”

三日後,湯府管家帶人闖進知府衙門:“我家老爺要選百名十六歲處子,三日之內備齊!”當夜,監察御史八百里加急密奏直抵南京:“湯和強搶民女,地方官員敢怒不敢言。”

御書房燭火徹夜未熄。朱元璋盯着案頭《胡惟庸黨供狀》,突然放聲大笑:“好個湯鼎臣!傳旨:准選淮上良家女八十,賜奴婢三百!”


三、《明史》不敢寫的暗局:當聰明人遇上屠刀

湯和次子湯軏在日記中記載:“父親臨終前夜,盯着院中曬鹽的黔首婦人,突然老淚縱橫:‘當年若不要這些女子,曬鹽的就該是湯家婦孺了’。”

1395年八月,湯和病逝。朱元璋輟朝三日,追封東甌王。而就在此前三個月,宋國公馮勝因“私藏兵器”被賜死;此後九個月,潁國公傅友德當著朱元璋面揮劍自刎。

南京雞鳴寺的晚鐘聲中,錦衣衛指揮使蔣瓛在密檔里寫道:“信國公索要美女次日,陛下撤走了鳳陽的三衛駐軍。”


四、歷史暗河里的生存法則:功臣們的“保命密碼”

比起被剝皮實草的藍玉,湯和的“好色”堪稱優雅。正如《明史》評價:“和晚年益為恭慎,入聞國論,一語不敢外泄。”

1403年,當朱棣的靖難軍踏破南京時,湯和之女——被充入教坊司湯氏後裔,因“太祖特赦令”得以保全宗祠。此時人們才驚覺,當年那百名“強搶”的女子檔案里,赫然登記着開國武將們的遺屬信息。


結語

當朱元璋看着湯和的棺槨出殯,或許想起了1352年那碗救命的粥。帝王心術與兄弟情誼交織出的,是功臣主動戴上的“污名枷鎖”。這段被《明太祖實錄》刻意模糊的故事,藏着比《大明王朝1566》更驚心動魄的生存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