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6、莊子故事,不知道天高地厚的猴子


給吳王顯本事的猴子,後來怎樣了?

吳王遊歷到一座猴山,猴子們看到吳王都躲到荊棘叢中了,有一隻猴子仗着自己敏捷,在吳王面前顯本事,吳王拿起箭就射,不料這隻敏捷的猴子卻接住了箭,後來呢?

這個故事選自《莊子.徐無鬼》。

話說從前呀,吳王坐船在江河裡遊玩,後來下了船,上了岸。

又登上了一座猴山。

一群猴子看見了,都驚慌的四散逃跑,躲在荊棘叢中了。

這時候有一隻猴子很膽大。他洋洋得意的跳來跳去,故意在吳王面前賣弄靈巧。

吳王一看,二話不說,拿起弓箭就向他射去。

只聽嗖的一聲,說時遲,那時快,說話間,那隻箭已經飛到那隻猴子跟前。

就在人們都以為猴子要中箭的時候,沒想到這隻猴子卻敏捷的把飛劍給接住了。

還向吳王扮了個鬼臉兒

於是吳王向左右侍衛一招手,下令說,放箭。左右的侍衛一齊放箭,毫無疑問,儘管那隻猴子動作敏捷。

但經不起眾人圍攻,很快就被射成了一隻刺蝟

吳王回過頭對他的朋友閻不宜說。這隻猴子炫耀自己的靈巧,依仗自己的敏捷,在我面前顯本事。

以至於受到這樣的懲罰而喪命。你要引以為戒,不要用傲氣對待他人呀。

莊子講這個故事,想說什麼呢?我們看啊,故事中的猴子仗着自己身手敏捷,在吳王面前顯本事。這就說明,有本事是好事兒,但是愛顯本事,愛炫耀就成了壞事。

這讓我想起了三國時楊修的悲劇和那隻猴子的悲劇簡直是如出一轍呀。

楊修多次自恃聰明,仗着有才。

曹操面前或背後顯本事,耍小聰明,犯了臣子猜度人主的大忌。

曹操早就對他心生厭惡,但他卻不自知。對自己的言行不加約束。最後曹操忍無可忍,以禍亂軍心的罪名殺了。楊修死時才44歲,真是讓人惋惜呀。

什麼叫致命弱點?這就是呀,一個人身上的弱點缺陷不加矯正,最後直接要了他的命。

朋友們,我們不管自己有多大的本領。也不要把它當做炫耀的本錢。

謙虛謹慎,為人低調是我們的修養,也是保命的辦法。

要知道,小心駛得萬年船。


原文如下:

吳王浮於江,登乎狙之山。眾狙見之,恂然棄而逃,逃於深蓁。

有一狙焉;委蛇攫搔,見巧乎王。王射之,敏給搏捷矢。王命相者趨射,狙執死。

王顧謂其友顏不疑曰:‘之狙也。伐其巧,恃其便,以敖予,以至此殛也。戒之哉!嗟呼!無以汝色驕人哉!’

顏不疑歸,而師董梧,以助其色,去樂辭顯;三年,而國人稱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