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大會堂東大廳:新聞聯播里出鏡率很高的一個廳

人民大會堂,是獻給建國十周年的禮物,1959年10月,是新中國建國十周年之際,為了迎接十周年的慶典,在北京修建了十個建築。其中,人民大會堂就是這十大建築之首。

其實,一開始的構想,只是想修建一棟萬人大禮堂而已,但恰逢十周年慶典,大禮堂也被定為建國十周年的慶典禮物,並且地位被提升到第一的位置。因此,當初“萬人大禮堂”的一個簡單構想,顯然就需要進行修改了,修改之後的方案,就是如今呈現在我們面前的“人民大會堂”。

不得不說,大會堂的位置很不錯,坐落在天安門廣場的西面,整個佔地面積有15萬多平方米,建築面積更是比故宮還大,故宮只有15.5萬平方米,大會堂達到了17.18平方米。

隨着中國國際地位的持續攀升,以及在世界上的影響力與日俱增,這人民大會堂自然也就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大會堂有很多的廳室,譬如:萬人大禮堂、宴會廳、金色大廳,以及35個地方廳等等。

在我們的印象中,福建廳似乎是出鏡率最高的一個廳室,其實,和東大廳比起來,福建廳的出鏡率還是有些遜色的。

東大廳,也叫“國賓會談廳”,這個廳室的功能很重要,我國舉辦重大的外事活動,也是舉辦重要會議的地方。

東大廳的位置如下圖所示:

坐落在大會堂的二樓,因為在東面,故而也就被稱之為“東大廳”。

整個東大廳的佔地面積大約有1120平方米,南北長約71米,東西方向寬有17米,地面距離天花板吊頂水晶燈的高度,大約有個4.6米,一走進去,視野十分的寬闊。

在東大廳的兩側,分別是江西廳和黑龍江廳,在東大廳舉行重大外事活動的時候,江西廳和黑龍江廳就作為貴賓的休息廳,以及諸多媒體記者專訪的場所。

整個東大廳都是以淡紅色作為主基調,大廳的地面上鋪設着淡紅色印花地毯,踩上去十分的柔軟。整體的裝飾風格是以棗紅色作為主題,一走進東大廳,腦海里就會自動冒出這麼三個字:真漂亮。

在東大廳的正中間,擺放着一組橢圓形的會議桌,如下圖:

如果把這一組桌椅撤掉以後,東大廳的面貌看起來就越發的寬敞大氣了:

東大廳採用了我國很多傳統的建造工藝,譬如藻井、滴水、瓦當等,這些傳統的工藝,尤其是體現在天花板的建造當中。

下圖是東大廳天花板上的水晶吊燈的近景,工藝十分的精美:

東大廳的主牆面上的背景圖也更換過, 之前是一幅名為《幽燕金秋圖》的山水畫,曾經是人民大會堂裡面,最大的一幅國畫藝術作品,該作品長約16米,寬3米,這幅畫作出自於侯德昌先生之手。

如今,東大廳主牆面上的畫作換成了《看山還看祖國山》,如下圖:


這一幅青綠山水畫也是大手筆,有17米長,高2.18米,描繪的是秦嶺的大好風光,這幅用丙烯製作的畫作出自於萬鼎先生之手。

東大廳南北出口的位置,都放置着兩架屏風,材質是花梨木製作而成,兩架屏風上的雙面漆畫作品,描繪的都是清明上河圖的內容。

我們經常會在新聞聯播裡面,看到東大廳的身影,這裡經常會舉行很多重要的外事活動。

1971年的4月10號,美國乒乓球代表團的飛機達到北京,這也是建國之後,首個來我國的美國團體。

當時,周總理就是在東大廳接見了美國乒乓球代表團,這東大廳也見證了“乒乓球外交”的歷史性時刻。

在東大廳里,周總理面對美國乒乓球代表團,說了這麼一句話:“你們能應邀來訪,打開了兩國人民友好往來的大門”。

就當時的歷史環境來看,這次乒乓外交,打開了中美之間關閉了長達22年隔絕的大門。周公在東大廳接見完美國的乒乓球員之後,基辛格後腳就秘密訪華,住進了釣魚台國賓館。再然後,就是尼克松正式來我國訪問,中美之間的關係也開始正常化了。

從東大廳彈起來的一顆小球,撬動了地球上兩個大國的外交格局。

1972年9月25號,日本首相田中角榮來我國訪問,經過四天的談判之後,9月29號的11:20分,《中日聯合聲明》在東大廳簽訂,這意味着中日兩國正式恢復了正常的外交關係

一次是對世界格局的影響,一次是對東亞格局的影響,東大廳都是歷史的見證者。

後記

作為建國十周年的慶典禮物,人民大會堂真正的做到了完全“國產”,不管是設計、施工還是原材料等等各方面,都是咱們自己完成的。

1958年10月,人民大會堂正式動工,於1959年9月正式竣工,這麼一個浩大的工程,僅僅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就完成了,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蹟。而且,還能看出一個新生國度彰顯出來的凝聚力和旺盛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