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天抓2隻老鼠!1959年,戰犯溥儀接到特殊任務,很是犯難

我們都末代皇帝溥儀當初沒有被殺死,而是被改造10年獲得新生,活到了1967年。


那麼,末代皇帝溥儀,究竟是如何從一個“唯我獨尊的土皇帝被改造成一個普通人的?


一、身份突破


溥儀從小接受的教育就是,唯我獨尊的皇帝教育,但真正讓他突破身份桎梏的是一次抓老鼠事件。


當時,溥儀已經在撫順戰犯管理所改造學習多年,那段時間大家都在“除四害”,消滅蒼蠅、老鼠、蚊子、麻雀。

一天,首長會見了溥儀,在了解了他的勞動學習情況後,就給了他一個任務,7天抓2隻老鼠。


溥儀接受任務後,就拿着根棍子,到處找老鼠,結果老鼠就像躲着他一樣,一隻也不露面。


好在抓老鼠這件事,同伴們都知道,就紛紛給他出主意。


很快有人告訴他,溫室里有。


溥儀聽後拎着棍子就去了,只是老鼠有是有,但溥儀從前是皇帝沒抓過,壓根兒不會抓。


他正發愁時,大家就都來幫他,給他想辦法,有人幫忙找老鼠洞,更有人拿來做鼠夾的工具,一時間監房裡變得很熱鬧,這讓溥儀很感動。


在大家的幫助下,很快溥儀就提着老鼠夾,動手了。


他守在老鼠經常出沒得地方,很快就抓到了3隻老鼠。


於是,他提着3隻老鼠去給所長彙報成績,所長衷心的表揚讓他很開心。


這要是以前,溥儀是怎麼也不敢去抓老鼠的,因為在他心裡“我是皇帝”怎麼能去抓老鼠,這可是太監宮女的活兒。

因此,我們可以說,抓老鼠讓溥儀從心理和身體上都突破了自己多年的皇帝身份。


除此之外,抓老鼠這件事還讓他深刻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


二、認識到自己當年的罪行


記得初進撫順戰犯管理所時,溥儀擔心自己被殺,卻從不認為自己當年做傀儡皇帝是錯的,但在管理所,有一個人,讓溥儀明白,他真的錯了。


這個人就是一家託兒所所長方素榮


其實,方素榮是一個經歷過戰爭的倖存者。


1933年中秋抗日義勇軍平頂山日寇一番較量,勝利擊斃日本楊家堡采炭所長和十幾名鬼子,燒了鬼子倉庫。


結束戰鬥後我們的隊伍繼續前進,但鬼子卻派出許多人包圍了平定山,端着刺刀將3000村民趕到了村外山坡,將他們全部屠殺。


之後,鬼子不僅一把火燒了村莊,還用大炮轟山。

之前一片祥和,人們安居樂業的村子就成了平地。


而5歲的方素榮因為被爺爺護在身子底下,又憑着自身求生的毅力這才僥倖活了下來。


她在同一天,失去了爺爺、媽媽、弟弟,還有她自己的半條命。


幸好得一個老礦工相救,這老礦工後來又挑着麻袋和貨擔將她送到舅舅家,舅舅為了讓他養傷只能將她藏在草堆里。


等她傷好,舅舅又將她送到更遠,但能確保她平安的親戚家裡,她就這樣靠着許多人的守護活了下來。


當方素榮站在溥儀這群戰犯面前,講述着她當初的經歷時,溥儀才知道他當初犯下的是什麼樣的罪行。

而在認識到自己的罪行後,他終於比以前更認真的改造和學習。


那麼,溥儀到底接受了什麼樣的改造和學習呢?


三、溥儀接受的改造和學習


自打溥儀知道自己罪孽深重之後,加上之前多年改造所積澱的新認知,他對於戰犯管理所有了不一樣的情感。


相較於偽滿時期的被“傷害”和在蘇聯監獄的5年,溥儀覺得撫順很好。


在這裡他的老毛病沒有了,作息規律,勞逸結合,身體和心理都越來越健康。

原來,他們每天一半的時間在學習,一半的時間在勞動。


這個學習,不僅包括理論,還包括技能實操。


當時的技能實操分了好幾個專業組,溥儀因為曾經跟着自己的帝師學過幾天醫,就選擇了醫務組。


在這個專業組,他學會了使用相關器械和針灸,不僅如此他還參加了人生頭一回的考試,這一考,還讓他增加了幾分自信。


只因取得了85分的好成績。


那一刻他終於將過去種種像翻書一樣翻了過去,從心理將自己當成一個普通人,不是皇帝,也不是一個惴惴不安的戰犯,而是一個像別人一樣的普通人。


我們都知道,溥儀因為是皇帝,從小接受的也是帝王教育,因此生活能力很差。


但是在所里,他學會了刷牙洗臉穿衣服,當然還有剪指甲、疊被子等等。


而溥儀的自傳《我的前半生》,那記錄了他88%人生的34萬字,也是他在10年改造期間所寫。


不得不說,當初對這位“末代皇帝”的改造真的是神來之筆。


當然,後來的特赦,更是讓溥儀重獲新生。


四、重獲新生


1959年,53歲的溥儀成了被特赦的頭一個人。


用溥儀的原話說就是,“聽到了一個衝擊神魂的消息!”


更讓溥儀激動的是,離開撫順戰犯管理所那天,所長竟然將溥儀之前上交的懷錶交給了他。


想當初,他離開父親的北府逃到日本使館前買下了這塊表,如今即將開始新生活的時候,這塊表又回到了他手裡,溥儀心裡百轉千回。


回到北京後,當初的紫禁城已經成了故宮,他想進去就必須像別的遊客一樣買票,這讓溥儀心裡五味雜陳。

但是相較於前半生的坎坷,在那一刻他的心裡也充滿感激。


之後,妹夫就帶着他去上戶口,落戶時他的身份讓工作人員震驚許久,地址“紫禁城”也嚇壞了民警,戶口頁上的文化程度一欄更是獨一無二,如今這張戶籍卡更是珍貴文物。


後來落實工作,他被分配到北京植物園工作。


領到頭一個月工資的那一刻,溥儀激動得不行, 他從來沒想過自己還會有這麼幸福的時刻。


然而,更幸福的還在後面。


1962年,溥儀經人介紹與普通護士李淑賢結為夫妻,他從此有了自己的家,曾經坎坷終成過去。


然而,沒想到的是,兩人結婚一年多,溥儀的身體就越來越不好了,好在李淑賢並不嫌棄,將溥儀照顧的很好。

只是李淑賢的無微不至終究沒法留住溥儀。


1967年,61歲的溥儀因病去世,他那神秘又坎坷的一生,就這樣划上了句號。


溥儀死後骨灰暫時安放八寶山公墓,28年後,李淑賢將其遷葬至華龍皇家陵園


兩年後,李淑賢去世,葬入八寶山公墓。


五、不要做讓自己後悔的事


也許,你會好奇,她為何沒與溥儀合葬?


其實,李淑賢生前為了表示決心,特意留有遺囑,死後絕不與溥儀合葬,只因溥儀做過傀儡皇帝,她不願為他背書。

的確,相較於父親載灃和七叔載濤的在家國大義面前的堅定,他的確不配人家給他殉葬。


要知道載灃當時聽說溥儀要去偽滿當皇帝,直接和他斷絕了關係,後來不僅拒絕偽滿官職,還去偽滿勸阻兒子,不要當傀儡皇帝,只可惜溥儀怎麼不聽。


載濤與載灃相似,想當初土肥圓賢二拿槍頂着載濤的腦袋,他都不去偽滿,清朝滅亡後他選擇擺攤,也因此他後來在小販中頗有威信。


相比較之下,溥儀挺沒風骨的。


如此看來,李淑賢堅決拒絕與溥儀合葬我們也就能理解了。


不得不說,人這一生,任何時候,不管我們什麼出身、什麼性別,有着怎樣的小心愿,但在家國大義面前,都該堅定成為一名衛國戰士。


你怎麼看?歡迎評論區留言。


關注我,總有一個故事打動你。


文章全網維權,請勿轉載。


資料來源:《我的前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