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漢紀》(武帝征和二年,庚寅,公元前91年)
本文核心:
漢武帝晚年發生的巫蠱之禍,導致太子劉據被殺,是漢武帝一生的痛。
為什麼會發生巫蠱之禍?究其原因,可以說是太子劉據過早暴露自己的觀點和施政方針。試想,你的觀點如果表達出來了,等於你的心思被別人看得明明白白。那麼,不贊成你觀點的人自然而然會設置阻力反對你。所以,人要善於隱藏自己的觀點。
劉據是漢武帝和最寵愛的衛子夫所生。漢武帝也非常喜歡這個兒子,並且已經將其立為太子。按照一般的邏輯,只要不犯錯誤的話,漢武帝百年之後,劉據完全是可以順利繼位的。但事情偏偏出現意外,橫生枝節,問題就出在劉據當太子時過早暴露自己觀點,結果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爛,煮熟的鴨子還真飛了,自己不僅沒有繼承皇位,還白白丟了性命。教訓不可謂不深刻。
漢武帝喜歡嚴刑峻法,任用的多是嚴苛殘酷的官吏。而太子劉據待人寬厚,經常將一些他認為處罰過重的事從輕發落。這樣做,無疑使朝廷官吏分為兩派,一派是太子黨,為人寬厚的都依附太子。一派是君王黨,用法嚴苛的都詆毀太子。而且,君王黨一派會怎麼想呢?你太子將來要是繼承了皇位,會有我們的好日子過?那還不如現在千方百計阻攔你上位。
這就為巫蠱之禍埋下了隱患和禍根。
尤其是當太子劉據的舅舅——大名鼎鼎的大將軍衛青去世後,太子失去了母親娘家的靠山,於是,以江充等為中堅力量的反太子一黨便加緊誣陷活動,竟相陷害太子,並成功矇騙漢武帝,最終導致巫蠱之禍爆發。太子劉據死於非命。數萬人頭落地,幾十萬人被牽連。
【原文摘要】
上每行幸,常以後事付太子,宮內付皇后;有所平決,還,白其最,上亦無異,有時不省也。上用法嚴,多任深刻吏;太子寬厚,多所平反,雖得百姓心,而用法大臣皆不悅。皇后恐久獲罪,每戒太子,宜留取上意,不應擅有所縱舍。上聞之,是太子而非皇后。群臣寬厚長者皆附太子,而深酷用法者皆毀之;邪臣多黨與,故太子譽少而毀多。衛青薨,臣下無復外家為據,競欲構太子。
【原文摘要】
漢武帝每次出外巡遊,經常將留下的事交付給太子,宮中事務交付給皇后。如果有所裁決,待漢武帝回來後就將其中最重要的向他報告,漢武帝也沒有不同意的,有時甚至不過問。漢武帝用法嚴厲,任用的多是嚴苛殘酷的官吏;而太子待人寬厚,經常將一些他認為處罰過重的事從輕發落。太子這樣做雖然得百姓之心,但那些執法大臣都不高興。皇后害怕長此下去會獲罪,經常告誡太子,應注意順從皇上的意思,不應擅自有所縱容寬赦。漢武帝聽說後,認為太子是對的,而皇后不對。群臣中,為人寬厚的都依附太子。而用法嚴苛的則都詆毀太子。由於姦邪的臣子大多結黨,所以為太子說好話的少,說壞話的多。衛青去世後,那些臣子認為太子不再有母親娘家的靠山,便竟相陷害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