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最為慘烈的三次戰役,第一名直接毀了一個王朝!



一將功成萬骨枯,幾人白髮送黑髮。戰爭是無比殘酷的,刀與火的碰撞中是血肉的沉淪,是無數家庭的哭泣。在中國歷史上有王朝的更迭,有勢力的衝突,在這背後是無數家庭的流離失所,家破人亡。

睢陽保衛戰

唐朝原本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強盛的王朝之一,百姓理應過着祥泰安康的生活,但是一場安史之亂把所有的美好全部打亂了。

安史之亂是一場叛亂,所以對於大唐的城池來說堅守不被叛軍攻破是一種堅守和本分,但是在這種忠義的背後是屍山血海。

睢陽這座城池平時沒有什麼存在感,但是在安史之亂爆發以後就成為了兵家必爭之地,睢陽保衛戰也就成為了中國歷史上最為慘烈的戰爭之一。

在這場保衛戰里實力差距懸殊,安祿山的精銳胡兵十幾萬人,最多是可以達到二十萬人,而睢陽的守軍只有幾千人。

睢陽在已經成為了一座孤城的時候,生生的堅持了十個月。在這十個月里睢陽在太守張巡的帶領下浴血奮戰四百多次,憑藉幾千人殺敵十二萬。

將士的勇猛無法彌補睢陽一座孤城的無奈,沒有糧草的補給,城中的糧食吃完了,他們就屠宰城中的馬匹家畜。這些家畜家禽吃完了,張巡帶頭殺了自己的小妾用來補充兵士充饑。睢陽一戰最後竟有三萬城中百姓被吃掉,到最後睢陽陷落的時候,城中守軍只有不足四百。

雖然睢陽在堅持了十個月之後依然陷落,但是他們的堅持並不是沒有意義的。他們堅持的這十個月為朝廷軍隊爭取了時間,使得後續江南的財賦人口重鎮得以保全。他們以一城的獻祭保全了大唐最後的尊嚴。

香積寺之戰

香積寺之戰是實打實的白刃戰,可以說香積寺之戰是中國冷兵器對戰的巔峰。嚴格意義上來說這場戰爭裡面並沒有獲勝者。

對於大唐王朝來說,安史之亂是一場浩劫,平定安史之亂也是一件讓人心力俱疲的事。

香積寺原本是一處佛家寺院,但是這在里卻沾染了滔天的罪孽。香積寺這裡的地勢位置易守難攻,非常適合布防以逸待勞。公元757年,大唐軍隊和安史叛軍的鬥爭來到了白熱化。大唐的軍隊來到香積寺這裡和安史叛軍進行了一場白刃戰。

大唐軍隊一方的將領是郭子儀李嗣業。郭子儀作為主將統領全局,李嗣業親自帶領陌刀隊沖入敵陣,真正的詮釋了什麼叫做騎馬與砍殺。香積寺之戰一直殺了八個小時。從白天一直砍到了晚上,雙方實力相當,戰況膠着,基本上就是在一命換一命。

香積寺之戰最後以安史叛軍的撤退而告終,經此一役,唐軍斬殺敵人六萬,俘虜兩萬,但是大唐最精銳的安西軍、北庭軍幾乎傷亡殆盡,大唐再也沒有這麼精銳的步騎兵。這場戰役基本上預示着大唐官軍的勝利,只可惜這勝利來的沾滿了血腥,透支了大唐的軍隊。

釣魚城保衛戰

竊以為古代冷兵器最為殘酷的莫過於圍城保衛戰。圍城之戰一旦糧草睏乏就會引發讓人不敢想象的人間悲劇。


宋朝是中國歷史上文化發展的一個高峰,但是也是中國歷史上受到欺侮最多的一個王朝。從北方的遼國、女真,到西邊的西夏再到後來一統全國的蒙古騎兵,宋朝的統治大部分時間都在風雨飄搖里渡過。

在蒙古騎兵揮師統一全國的時候,鐵蹄一往無前,但是就是在蒙古騎兵所向披靡的時候,主攻西南方向的蒙哥在重慶地區的釣魚城遇到了硬骨頭。

這裡的守軍於介、張鈺、王堅率2萬士兵堅守釣魚城20餘年,南宋朝廷都滅亡了他們還在堅持,最終使得蒙古皇都蒙哥身亡。

公元1729年,釣魚城實在是守無可守,守將王並無奈之下只能棄城投降,但是當忽必烈帶兵入城之後,城中三十多名守將全部自殺告慰這三十多年的堅持。

釣魚城軍民三年不通王命,儘管已經是一座孤城,仍捨生忘死的保衛川東,堅持着大宋朝最後的一點香火。而他們也是整個亞歐地區僅有的可以抵抗蒙古騎兵的一座城池,成為千古傳奇。

妙筆生花挑戰賽##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