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起義時,他是首功之臣,建國後為何又受到批判結局悲慘?

前言

1927年8月1日午夜,一聲槍響就像一道閃電劃破了南昌城寧靜的夜空。緊接着,震耳欲聾吶喊着“河山統一”、“河山統一”此起彼伏。

南昌市大士院街、牛行車站、新營房、百花洲等地,槍炮聲接連響起,街上到處都是脖子上戴紅領巾,手臂上戴着白毛巾的起義軍。

歐百川成功打響了南昌起義的第一槍,成為南昌起義的第一人,因此他鮮為人知的傳奇故事就此開始。

石破天驚

1927年4月和7月,國民黨汪蔣二人先後發動政變,開始暴力鎮壓共產黨,公開與人民為敵。

僅用一年時間,共產黨員人數銳減83.4%,無數革命人士和群眾慘死在國民黨的屠刀之下。

中共決定絕地反擊,開始計劃武裝奪取政權,1927年7月下旬,第二次九江會議結束後,葉挺和賀龍決定分批前往南昌,準備於28日晚在南昌起義。

由於消息不脛而走,汪精衛與張發奎設下陷阱,準備解除葉挺和賀龍的軍權。25日,葉劍英在甘棠湖與葉挺、賀龍、廖乾吾、高玉罕見面,以划船賞景為由召開緊急會議,九江古城秀在一湖,綠波蕩漾,彩霞飛舞。

但船上卻無人有閒情逸緻欣賞這如畫般的美景。緊急會議決定葉挺和何龍不參加張發奎的廬山鴻門宴,與此同時,葉和賀的部隊先後前往南昌,這就是著名的“小划子會議”。

隨後組成了以周恩來為書記的前敵委員會會議一致通過,起義時間定於8月1日的凌晨4點,以“河山統一”為號。

31日晚,由於叛徒告密的緣故,起義時間提前至凌晨2點。隨着歐百川的第一聲槍響,第20軍第1、2師,第11軍第24師,按原計劃向南昌多處守軍同時發動進攻。經過長達幾個小時的激戰,城內所有敵軍都被殲滅,繳獲了大量的槍支彈藥。

南昌起義,從規劃、組織到指揮,都是我黨黨員,但總指揮賀龍卻是個例外,在此之前,周恩來面對面地告訴了賀龍整個起義計劃,賀龍面對黨的高度信任說:我絕對聽從共產黨的命令,黨要我幹什麼我就幹什麼。”

南昌起義結束後,部隊前往江西瑞金,賀龍經周一群和譚平山介紹入了黨。他自豪地說:“我已經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以後我的命就是黨的,黨要我幹什麼,我就幹什麼。”這樣一位堅定、誠實、英雄的將軍,一時間吸引了許多士兵緊隨其左右。

苗寨首臣

7月31日晚上9點多,賀龍的副營長趙福生偷偷告訴了敵人起義的具體時間。後來經過緊急磋商,起義時間提前至凌晨2點。為了防止敵人逃跑,賀龍的第一師副師長、第二團團長歐百川在敵人周圍安排了哨兵。

午夜12點多,南昌國民政府軍驚慌失措地想逃離後門,被后街巡邏的歐百川下屬發現,歐百川下令打,起義軍聽到槍聲不斷,以為又提前了起義的時間,馬上就對敵人發動了猛烈進攻,南昌起義就此爆發。

打響第一槍的歐百川,別名學海,苗族人,出生在貴州松桃自治縣。歐百川小時候就熱愛學習,是個非常聰明的孩子。

在私立學校學習的時候,老師出了一副上聯:“臘爾山中藏猛虎”,學生們聞言都面面相覷,沒有人能對得出下聯,誰知不到十歲的歐百川直接說:“蘇麻河裡卧蛟龍”,大家聽後都很驚訝。

1916年,歐百川從貴陽師範畢業後,在家鄉當了兩年多的老師,盡職盡責,受到高度讚揚。後來,他又學了政治、軍事、民法刑法等知識,成了縣保安隊長,嚴格執法,平等對待,深受當地百姓擁戴。

1921年,他在黔軍嚴約伯部任職,,鐵骨錚錚勤學好問的歐百川,三年的時間就晉陞成了團長,在此期間,賀龍的故事軍中盛傳,說賀龍誠實坦率,多謀善斷,堅定勇敢,他聽後感到欽佩不已。

1926年,作為川東邊防軍第九混成旅長的何龍帶領部隊北伐,歐百川聽說賀龍的軍隊駐紮在銅仁時,毅然決然的帶領全團前往相投。

賀龍有了歐百川的加入,簡直是如虎添翼,從此有如神助,捷報連連。其中,羊毛溪戰役、金口戰役,讓歐百川的苗族士兵,聲名遠揚。

1927年,歐百川被提升為第20軍第一師副師長、第二團團長。7月底,他和軍隊南下聚集在南昌,為南昌起義做準備,南昌起義,苗寨第一人,隨着一聲槍響而誕生。

南昌起義後,大部隊向南轉移,直驅廣東。歐百川率領部隊在揭陽汾水戰役中慘遭重創。後來,他和賀龍的主力軍不幸失去了聯繫。在國民黨的圍追堵截下,他最終未能找到賀龍的主力軍。

此時,南昌起義的領導幹部,遭到的國民黨的打壓,歐百川不得不暫時前往國民革命軍獨立師羅啟疆部。他足智多謀且勇敢,又有豐富的戰鬥經驗,很快被提升為參謀長,贏得了松桃老鄉羅啟疆的重用。

在此期間,羅啟疆多次接到蔣介石的命令,消滅當地的紅軍,其中就有賀龍領導的第二、第六團。歐百川得知後,他提出建議給羅啟疆:“共產黨是中國革命的有生力量,實力不容小覷,我是賀龍的老部下,我必須先與他取得聯繫,萬萬不可相互殘殺。

羅啟疆採納了他的建議,並沒有與賀龍直面作戰。但複雜動蕩的敵我形勢,他們只能謹慎言行。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歐百川最討厭這種侵略我國、殘殺百姓的侵略者,幾乎參加了所有的抗日戰爭。最後,經過全國人民艱苦奮戰,終於打敗了日本侵略者,而戰功卓越的歐百川也被提升為國軍的82師師長。

但在國民黨內部,勾心鬥角,爾虞我詐,魚肉百姓,這讓他想再次帶領軍隊前往延安投靠賀龍。然而,當時正處於國共合作時期,為了不影響共同抗日的計劃,賀龍要求他以大局為重,且不可操之過急。

抗日戰爭結束後,蔣介石再次引發內戰歐百川不想和國民黨同流合污,決定解甲歸田,前往重慶秀山縣隱居。

曾經稱胸懷天下的愛國將領,又怎能安心屈居一個偏僻的小山村呢?

重現江湖

1949年底,人民解放軍解放了貴州、四川雲南等地,在此之前,國民黨一再邀請歐百川出山,他都婉言拒絕了。

賀龍在西南軍委工作,一直關心着這位曾經一起出生入死的戰友,經過幾次輾轉反側,他終於找到了在秀山縣種地的歐百川。

兩個生死之交的手緊緊握在一起,賀龍感慨萬千:“百川,我接你來了,新中國需要你,黨和人民更需要你。”1950年,歐百川擔任貴州省民族事務委員會副主任。

歐百川為了百廢待興的新中國,為了家鄉人民的幸福生活,又重返江湖。

貴州地形特殊,相對偏遠,教育資源和醫療設備都非常有限,給當地人民帶來了很多不便。歐百川致力於為人民做實事,開始建設學校,建立醫院。

他積極呼籲在貴州設立民族學院,多次向西南軍政委表達貴州各族人民的願望,爭取賀龍元帥的支持,1951年,貴州民族學院終於正式成立。

歐百川作為貴州保衛世界和平分會副主席,1951年代表中國出席了在華沙舉行的世界和平會議,向世界展示了中國追求和平的形象。

回國後,他再次擔任貴州省人民政府委員、中央民族事務委員會委員、貴州省第一屆各族人民代表大會協商委員會副主席等多個重要職務。

1953年當選為貴州省副省長,第二年當選為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多年來為貴州的穩定和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1957年,歐百川被誤劃為右派,當時,當調查組想找到賀龍的“犯罪證據”時,他強迫歐百川承認賀龍曾經叛變革命的行為。由於歐百川堅持不認,因此遭到了很多的批評和責罵。

即使受委屈多年,他仍然正確對待組織和同志,堅信黨組織會實事求是地糾正錯誤。

1970年9月,歐百川病重去世,走過了他曲折而輝煌的一生。1980年,他才得到平反昭雪。

結語

無數革命烈士用鮮血和生命換來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人們永遠不會忘記他們。紀念館、故居、博物館遍布全國,如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八一建軍節、歐百川故居等。

每逢重大節日,各地黨員都會組織參觀學習,銘記英雄,不忘歷史。歐百川故居早已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在過去的一百年里,“堅定的信念、敢於戰鬥、勇於創新、不屈不撓”的八一精神一直鼓勵中國人民克服困難,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