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爾尼諾現象再次襲來,暴雨、乾旱等異常氣候問題頻發,氣候問題已經成為了全世界共同的挑戰。美國不僅沒有反思自己對氣候所造成的危害,反而一味指責中國,但是聯合國站出來說了公道話,公開表揚中國在氣候領域的貢獻,希望其他國家都向中國學習。
氣候問題的嚴峻性迫使我們必須共同行動。全球變暖、極端天氣事件頻發、海平面上升等現象日益嚴重,這些都是氣候變化的直接後果。如果不加以控制,其對環境、經濟、社會等方面的影響將無法預料。面對如此重大的挑戰,我們不能再推諉,而是要攜手應對,共同制定行動計劃。
美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是全球有史以來排放溫室氣體最多的國家。自1751年以來,美國共計排放了約4000億噸二氧化碳,佔到全球人為排放量的四分之一,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美國對發展中國家承擔著不可推卸的責任。但是,美國不僅沒有承擔責任,退出了《巴黎協定》,還阻礙中國為氣候變化所作出的努力。美國對中方的制裁,影響到中國可持續能源發展,也影響到了中國新能源產品的出口。美國制裁限制中國的綠色產業,連美國媒體都看不下去。《紐約時報》承認,在氣候領域制裁中國,對美國而言是完全失敗的策略,美國需要在氣候變化方面與中國合作,並停止指責中國。
為了轉移注意力,美國還試圖將中國拉下水。此前,美國媒體發表了文章,聲稱中國之所以被列入發展中國家,是因為有幾億人生活在貧困中。但是經過三十年的發展,中國已經成為了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國民收入比之前增長了幾十倍,但是中國仍然頂着發展中國家的頭銜,避免支付氣候治理的份額。因此,美方一直強調中國已經是一個“富裕國家”,美國國會還通過法案,聲稱要剝奪中國發展中國家地位。美國這麼熱衷於抬高中國的地位,是為了讓中國承擔更多的責任,並為拒絕向中國賠償氣候補償款做鋪墊。日前,在G20環境與氣候部長聯席會議上,外媒還稱中國阻礙了氣候談判,完全是顛倒黑白。
毫無疑問,中國現在仍然是發展中國家,但是在改善氣候方面,中國做的遠比美國要多。近些年來,中國作為世界上負責任的大國,一直在致力於解決氣候變化挑戰,開發可持續能源,尋求擺脫煤炭和石油等化石燃料。中方已經做出了具體的承諾,爭取在2023年前實現碳達峰,並且中國也正在為此目標而努力,並且已經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日前,聯合國發言人哈克對外表示,中國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已經超過了煤炭,聯合國對此表示讚賞和支持。哈克強調,中國的成功,應該成為其他國家追求的目標,聯合國支持那些使用可持續資源的國家。
節能減排、發展綠色能源,本來就應該是率先實現工業轉型的發達國家作出表率,但是現在卻讓中國搶先,實在令人諷刺。雖然聯合國已經失去了一部分公信力,在國際事務上的作用越來越小,但是此次對中國的讚揚,也能夠為中國的成就起到宣傳作用,避免外國民眾被西方媒體所蒙蔽。同時,也能夠對發達國家發出提醒,將競爭擴大到氣候領域,不僅對自身毫無幫助,而且浪費時間。希望美國能夠認真反思自身的行動,認識到其在全球氣候變化中的責任重大,以更積極的姿態重返國際氣候合作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