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10位皇帝義子迥異的結局

古代皇帝之養子,雖說地位尊貴,然處嫌疑之地。而賢愚不同,遭遇各異,有人鴉占雀巢,有人招禍隕身,有人名利雙收。所謂同途殊歸,各人命運迥異不同,有天壤之別。

一、劉封

劉封是湖南湘陰人,羅侯寇氏之子。先主劉備至荊州,以未有繼嗣,收為養子。先主入蜀,還攻劉璋,劉封時年二十餘,有武藝,氣力過人。與諸葛亮張飛將兵溯流西上,所在戰克。孟達取房陵、攻上庸,先主陰恐其難於獨任,以劉封自漢中上庸,統轄孟達部眾,平定上庸三郡,拜副軍將軍。然因襄樊之戰,擁兵自重,不救關羽,致其覆敗,又侵陵孟達,使其叛降曹魏,而使上庸失陷,逃回成都。諸葛亮慮其剛猛,易世之後終難制御,先主劉備因此以不救關羽、侵陵孟達之罪,賜其自盡。

二、朱友文

朱友文字德明,本名康勤,梁太祖朱溫養子。幼美風姿,好學,善談論,頗能為詩。從朱溫征戰,總督錢糧。後梁建立,任開封尹、東都留守,封博王。嗜酒,頗怠於為政。然多材藝,為朱溫寵重,於病重之時欲立為儲君,召其回京托以後事。不料郢王朱友珪先發制人,弒殺朱溫,矯詔賜死朱友文。未帝朱友貞靖難即位,恢復朱友文官職爵位。

三、李嗣源

李嗣源本名邈佶烈,沙陀族,山西應縣人,李克用養子。驅馳三世,威略之名振於夷夏,目不知書,與物無忤。官至成德節度使、蕃漢內外馬步軍總管。立不賞之功,挾震主之威,安於死生禍福之際。

鄴都之變,李嗣源率部征討,逢時之亂,為眾所推,登基即位。在位七年,比歲豐登,兵革粗息,中原無事,政皆中庸,言於五代,號為小康。然夷狄性果,仁而不明,御下乏術,終致君臣猜嫌,父子讎隙,變起倉卒,飲恨而終,時年六十七,謚號德和武欽孝皇帝,廟號明宗。

四、李從珂

李從珂本姓王,小字二十三,河北平山人。謹重寡言,以驍果稱。從征四方,屢立戰功。官至檢校太尉、鳳翔節度使,封潞王。功高威重,為閔帝李從厚猜忌,被迫起兵,廢黜閔帝,自立為帝。在位期間,從善如流,然醉語啟戎,縱虎歸山。而“天命不祐、人謀匪臧”。石敬瑭叛軍勾結契丹,大舉南下,李從珂無力抵禦,於洛陽自焚,時年五十二,史稱後唐未帝。

五、石重貴

石重貴是山西太原人,本為石敬瑭侄子,收為養子。重貴少而謹願,性好馳射,有祖禰之風,為石敬瑭寵重。歷官北京留守、開封尹、檢校太尉,同門下平章敬事、兼侍中,封齊王。石敬瑭去世,託孤大臣桑維翰景延廣擅立石重貴為帝,史稱晉少帝。在位之間,奢淫自縱,瀆倫傷化,又委託非人,絕強敵之盟,鄙輔臣之謀,啟釁召戒,兵連禍結,國破身虜,坐受平陽之辱,族行萬里,身老窮荒,享年六十一。

六、柴榮

柴榮是河北隆堯人,周太祖郭威養子。器貌英奇,善騎謝,略通書史,兼好黃老之術,性沉重寡言。官至開封尹、檢校太尉、判內外兵馬事,封晉王。郭威親屬為漢隱帝劉承祐誅殺,柴榮入繼為嗣,以謹願見愛。至郭威去世,受遺詔入繼大統。在位六年,征伐四克,攻取江北、燕南,勢若破竹,神武雄略,乃一代之英主,可惜英年早終,未遂其志,時年三十九,謚號睿武孝文皇帝,廟號世宗

七、李昪

李昪字正倫,江蘇徐州人。少孤流落濠泗,為吳國權臣徐溫收為義子,喜讀書、善騎射,溫厚有謀,事義父母孝謹。官至太師、大元帥,封齊王。徐溫之子徐知訓凌侮吳主、驕侮諸將見殺。李昪務收人心,引宋齊丘、駱知祥為股肱,“以煢煢一身,不介寸土,挾莒人滅鄫之謀,創化國為家之事。託名徐氏,遂霸江南。”威逼吳主楊溥禪位,自立為帝,史稱南唐。在位之間息兵養民,興利除害,有人君之德,賢主之風。享年五十五,謚號光文肅武孝高皇帝,廟號烈祖。

八、王延稟

王延稟本名周彥琛,為閩王審知養子。於時王延翰自立為王,驕淫侈奢,疏忌兄弟。王延稟勾結王延鈞起兵,率先攻陷福州,捕獲王延翰,曆數其罪,將其斬於紫宮門外,而擁立王延鈞為留後。延稟歸鎮建州,任奉國軍節度使、兼中書令,意圖不軌,起兵圍攻福州,為大將王仁達擊敗,為王延鈞擒斬。

九、劉繼恩

劉繼恩本姓薛,北漢睿宗劉鉤外甥,入繼為嗣,官至太原尹。劉鈞去世,繼位登基,其資性凡庸,又猜忌權臣郭無為,欲以宴請為名,摛殺郭無為。不料郭無力先發制人,派遣壯士侯霸弒殺劉繼恩,終年三十四,廟號景宗。

十、沐英

沐英字文英,安徽定遠人。明太祖朱元璋養子。少孤備嘗艱難,性明敏,沉毅寡言笑,數從征伐,歷職內外。以英年膺腹心心之任,坐鎮雲南,為將未嘗妄殺,有寬大長者之風。威震遐荒,剖符奕世,勛名與明相始終。享年四十八,追贈黔寧王,謚號昭靖。

以上十人,劉封、朱友文、李從珂、石生貴、劉繼恩、王延稟六人招禍取咎,無不自己,自殆顛隕。李嗣源、柴榮、李昪因緣際會,貴為一國一尊,皆有賢君英主之名。而沐英慶流後裔,家門貴盛,子孫歷鎮雲南十六世,與國休戚,為後世稱美。

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