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穿越紅色工運 傳承紅色精神”南寧市第39屆國際盲人節主題活動在南寧市紅色工運教育體驗館舉行。作為全區首個從工人運動角度講述黨史、實現黨史與工運史深度結合的教育基地,這也是體驗館自開館以來首次迎來視障人士參與“沉浸式”紅色教育。
視障人士在黨史工運史展陳區聆聽講解
《守望光明——南寧電廠保衛戰》是體驗館精心打造的沉浸式劇目,主要以解放前夕保衛南寧電廠的真實歷史事件為原型,採用特定場域戲劇的形式,還原了1949年12月南寧解放前夕的南寧電廠、街道、印刷廠、警察署辦公室、監獄等8個場景,並以平行敘事的表現手法,融合劇本殺、密室逃脫等創新元素進行劇本演繹。
聆聽解放前夕保衛南寧電廠的真實歷史事件
沉浸式劇目最主要的感官刺激來自於視覺,如何才能讓視障人士更好地融入其中,身臨其境地感受風起雲湧的時代故事?“體驗館對各個場景、任務路線進行了全面的排查,不僅將解謎提示更換成盲文,更對劇目內容進行了優化調整,突出聽覺、觸覺、嗅覺和味覺的感官體驗。”南寧市總工會網絡工作部部長蔣金虹舉例說,在醫院場景,增加了消毒水的味道,當有人巡邏經過時,則強調腳步聲,給人帶來緊張感。
視障人士沉浸式參與劇場解謎環節
體驗結束後,廣西殘聯副主席、南寧市盲人按摩行業工會聯合會主席陶進顯得意猶未盡,特別是其中一個場景,當電廠工人被關進監獄,聽到鐵門咣當一響,陶進也跟着心跳加速,不禁想到如果自己身處同樣的年代,能否堅定信仰,作出無悔的抉擇。此次體驗也讓陶進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蔣金虹表示,目前體驗館結合不同人群特點,相繼開發了黨員版、工會版、青春版、少年版和親子版沉浸式劇目,實現學習方式的多樣化、學習內容的多元化和學習體驗的多維化,讓更多的人知曉曾經在南寧發生過的真實歷史故事,有效激發黨史教育情感共鳴,深化黨性教育成效。
來源 | 南寧晚報·南寧寶客戶端 記者 陳蕾/文 宋延康/圖
編輯 | 徐雪凝
校對 | 韋梅芬
審核 | 農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