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開始前,大家為豆豆點個關注,轉發一下,更多精彩內容等着你。
自新中國成立之後,蘇聯成為了第一個向我伸出援手的國家。
然而在蘇聯的歷任領導人當中,當屬赫魯曉夫對我國的貢獻是最大的。
也正是有了他的幫助,才讓我國的工業從基礎薄弱的階段逐漸有所好轉。
在後來的持續發展中,我國的工業實現了前所未有的飛躍,赫魯曉夫曾經和我國簽署過七大機密文件。
赫魯曉夫
而我國也正是因此得到了巨大的幫助,不過,很多人卻認為赫魯曉夫是導致中蘇關係交惡的重要來源。
那麼大家對於這件事又有着怎樣的看法呢?或者說對於赫魯曉夫給予我國的幫助有何想法?
本期內容我們就來探討一下這件事,新進來的朋友們長按點贊加關注,強烈推薦一下,我們接着繼續講解。
赫魯曉夫訪問我國
蘇聯首先與我國建交的領導人是斯大林,當時斯大林也和我國簽署了多個援助計劃。
後來斯大林離開人世,赫魯曉夫成為了蘇聯的領導人物。
斯大林
自他上任之後,赫魯曉夫依然保持着斯大林的對華態度,在1954年九月份的時候,還曾經來到我國進行訪問。
正常情況下,蘇聯訪問其他國家,一般都是有一些代表人物即可。
然而這一次,赫魯曉夫居然親自帶領了七十多個人的代表團,足以證明,他對於我國還是較為重視的。
而我們上面所說到的那七份機密文件也正是來源於此,接下來就讓我們說一下這七份機密文件當中涉及到哪些內容?
七大機密文件的內容
首先就是我國和蘇聯方面合資的四個公司,他們願意全部交到我的手中。
這幾個公司都是在上世紀50年代,我國和斯大林之間簽訂的協議,其領域包括冶金,石油,甚至是民航等企業。
斯大林
而且這些公司在後來,更是為我國培養出了不少高尖端人才,我們所熟知的大連造船廠就是其中的一家公司。
這個企業想必大家都比較熟悉,一直都注重於船舶的研發和設計,不僅會生產一些民用的船隻,更涉足於軍工大型船隻的建造。
整個產業鏈是非常完善的,我國所生產的第一個郵輪,以及世界聞名的航空母艦,山東號都產自於此。
除此之外,還會幫助我國針對鐵路的建設進行支援,相比於斯大林時期,會增加15個援助項目。
與此同時,他們怕在經濟上對我國進行了大幅度的幫助,比如說直接為我國提供了5.2億恐盧布的利息貸款。
要知道,當時我國的情況不容樂觀,工業基礎相當落後,更無奈的是,西方國家還將矛頭指向我國。
早期工業落後
他們對我國展開了技術方面的封鎖,這也導致我國各個領域的發展,都十分緩慢,根本無法在短時間內有明顯的成效。
也正是有了蘇聯方面的幫助,才讓我國進入了快速發展的道路,不論是在各個領域的突破。
糧食產量,農業工業等方面都與日俱增,不得不承認的是,蘇聯在我困難的時期能夠幫助我國,實屬難得。
他們的技術支持以及物質方面的幫助,都對我國的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當然了,我國之所以能夠有如今的成就最重要的還是因為全國人民齊心協力。
赫魯曉夫對我國經濟方面的貢獻
說到赫魯曉夫對於我國的貢獻,經濟方面還有很多。
他們在我國的工業設施以及援助項目上面有了數量上的增加。
赫魯曉夫
斯大林時期只有50項,而到了他手中之後,就增加到了280多項。
這些項目對於我國後來發展倆個五年計划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涉及到的領域更是非常廣泛。
除了基本的一些煤礦熱井等領域,就連軍工製造業也都有觸及。
三門峽水利工程也是其中的一個典型,這個水利工程同樣是在蘇聯的專家,以及我國早期的土建人才共同努力下所產生的。
隨着時間的流逝,我們也會發現這個項目確實能夠非常有效地緩解黃河汛期時產生的水患問題。
為了保證我國的工業化進展順利,蘇聯專門為我國引進了一萬多個技術人員。
他們將自己所掌握的技術知識,全部授予我國的工人,光是他們制定的教學大綱就達到了4000多個。
對我國的技術支持
與此同時,他們在實施的過程當中,也制定了上千個工業製作的標準,以供我國的工人參考。
當技術問題遇到瓶頸的時候,他們還提供了幾百個儀器的樣品。
毫不誇張地說,他們腳瘦的程度是非常細緻的描述,即便是後來兩國之間的關係逐漸惡化。
但是這些知識也足夠支撐我國進行下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根據相關資料的記載,當時中蘇關係惡化之後,蘇聯便撤走了,所有的專家以及技術人員。
不過,即便是這樣,我國也已經成功交付了一百四十多個項目。
我們可以想象一下,他們若是沒有幫助我們,我們的工業道路想要發展的這麼快是十分艱難的,想要發展到如今的水平,怕是要晚的多。
工業支持
為了讓我國的經濟開始不斷發展,他可以將盧布兌換人民幣的匯率進行修改。
從之前一人民幣可以兌換四盧布的後來的六盧布,如此一來我國人民的購買力將會大大增高。
而且他還表示,我國和數量之間的60多種商品都可以使用舊的匯率來進行結算。
也就是說,我國從蘇聯進口貨物支付的金額會更少。
由於當時我國在一些化工領域以及機械設備,上面非常稀缺,所以這個政策的實施對於我們來說是非常有利的。
他對我國的貢獻還有一點,就是直接廢除了之前我國和蘇聯方面簽訂的互助條約當中涉及到的一些秘密補充協議。
這個問題可以讓我國的主權得到維護,這也就意味着他願意和我國保持平等互惠的外交政策。
毛主席和赫魯曉夫
我國曾經經歷過一段極其困難的時期,很多老百姓都食不果腹。
為了幫助我國解決這個問題,蘇聯方面給予了大量的糧食資源,足足有一百多萬噸。
與此同時,還有50多萬噸的糖類食品,不過,這些都是以貸款的形式來完成的。
更加難得的是,蘇聯本身不是生產糖類食品的國家,他們自身也比較缺少這樣的物資。
我國提供的這些都是他們用手中的石油和其他國家交換得來的。
我們從這件事情當中也能夠看得出,蘇聯方面對我國的幫助確實是真心實意的。
他們還特意與我國簽署了科技合作方面的協議,並且為我國培養出了為一大批科技領域的高尖端人才。
糧食
赫魯曉夫還曾經規划過兩國之間,共同建立一條鐵路,只不過這件事由於一些原因,最終並沒有成功完成,難免有些遺憾。
不過,這件事從側面推動了我國西北地區的鐵路建設。
我們上面所說到的都是在經濟領域的一些幫助,然而,他們對於我國的領土安全以及軍事武器也做出過一些突出的貢獻。
軍事武器的援助
首先就是我國在建立原子能反應堆,他們給予了很大的支援。
自從二戰結束之後,世界各國都認識到了研究核武器的重要性。
縱觀當時,也只有美國和蘇聯這樣的世界強國才擁有核武器,所以我國想要在這方面進行研究。
和武器研發成功
蘇聯方面的經驗是非常重要的,於是,我國便主動向他們尋求幫助,希望能夠在研究核武器的過程中,他們能夠施以援手。
然而,當赫魯曉夫聽到這件事之後感到非常驚訝。
他始終認為就憑我國當時的經濟狀況,國內的條件以及工業化程度,是根本沒有辦法滿足核武器研究所需要的條件的。
畢竟想要製造核武器需要大量的財力,而且對於電力方面的需求也是非常大的。
雖然他有種種質疑,但終究還是在我國的堅持下,同意在我國境內建立一些小型的原子能反應堆。
還有與之相關的一些發電設施等等,最後還為我國培養了一批研究核武器的技術人員。
蘇聯對我國支持
如此一來,不過也不算是從零開始了,總歸還是能夠有一些經驗可以借鑒。
另外一點就是這樣旅順交還給了我國,對我國歷史比較了解的朋友們可能會知道。
早在清朝時期的時候,這個地方就是北洋水師的一個重要的駐地,其地理位置十分特殊。
對於遼東半島來說,他是遏制其咽喉的重要地點,而對於黃海和渤海,他和山東半島聯合起來,成為了重要的交通要道。
關係逐漸惡化
只不過後來他相繼受到了沙俄和日本方面的統治。
1945年,為了贏得戰爭的最終勝利,三巨頭在一次會議當中,將旅順作為了交換的條件。
目的就是為了讓蘇聯儘快將我國東北地區的日軍徹底擊敗。
三巨頭
但是他們在交換的過程當中並沒有提前告知我國,這件事之後,這個地區也就不再受我國的控制。
他們將此地作為自己的軍事基地,並在上面駐紮了一支海軍部隊。
後來為了解決這件事我國也曾經和斯大林進行過很多次交談,只不過一直都沒有很好地解決此事。
蘇聯之所以一直都不願意將這個地區歸還給我國,最重要的根本原因就是他們要保持自身的軍事影響力。
在這一點上旅順就顯得格外重要,如果沒有這個港口,想必蘇聯的軍事實力也會遭人質疑。
所以說蘇聯才始終不願意,將其歸還給我國。
而赫魯曉夫的想法卻截然不同,他認為我國這麼大的一個國家。
赫魯曉夫
如果沒有一個說得過去的港口,豈不要被別人看笑話。
再者說,以我國在戰爭時期的表現,已經讓世界各國看到了我國的戰鬥力有多強。
我們有足夠的能力,維護自己的領土主權,最終他經過再三斟酌,還是選擇將這個地區還給我國。
在雙方交接的過程當中,蘇方還有一個非常暖心的舉動,按照雙方的約定他們打算在1955年的5月31日全部撤離。
但是卻提前六天便完成了所有的撤離,不得不說,蘇方的這個做法是值得稱讚的。
我國也有很多地區成為了其他國家的殖民地,但是在交還的過程中並沒有像這次這麼順利的。
中蘇關係交惡
他們除了提前撤離之外,還很貼心的,將這片地區之內的所有軍事設備全都留下來,只是針對一些最新的武器,向我國收取了一定的費用。
其次就是蘇聯之前還為我國提供了大量的武器和裝備。
但是他們還是讓我國具備了能夠自己生產出這些武器的途徑。
他們將一些武器裝備的生產線也交給了我國,這對於我國後期軍工企業的發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實力也會大大提升。
我國深受蘇聯影響
我國自從覺醒之後,就深受蘇聯方面的影響頗深。
孫中山時期就曾經提出我們要把他們當成自己的老師,後來新中國建立之後,偉人也多次表示要學習蘇聯。
蘇聯時期
雖然說蘇聯後來和我國的關係不是很好,但不得不承認他們確實也是一個值得學習的國家。
不過對於蘇聯為什麼願意給予我國如此大的支援?很多人都表示,無法理解。
有人曾說,正是因為有了蘇聯的幫助,我國才發生了質的飛躍。
其實換一種角度來說,兩國之間的交往最終還是要考慮到自身的利益。
一些西方國家曾表示,他們之所以這樣做,就是想要與我國聯合起來,更好地對抗那些西方國家。
有人表示,赫魯曉夫是因為自己剛剛成為蘇聯的領導人,幫助我國便可以讓他在蘇聯內部快速站穩腳跟,並且彰顯其威信。
而他自己的說法,卻是他認為只有我們國家變得強大,才是對他們最大的支持。
赫魯曉夫
我國當時也算是第二個比較大的社會主義國家,如果不能夠快速發展起來。
萬一被西方國家抓住機會,那將會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不過他還是有其他的一些想法的,只不過不方便表達出來而已。
比如說,當年在朝鮮戰場上,我軍在條件極其艱苦的情況下,依然戰勝了聯合國軍。
足以證明,我國自身的戰鬥力是非常強的,如果當時我國並沒有戰勝美軍,反而讓他們佔領了朝鮮。
我國面臨領土威脅的同時,蘇聯也無法避免的,如果選擇了出兵朝鮮不單單是為了保衛自己的家園。
也從側面解決了蘇聯即將面對的危險與困境。
國際局勢
其次就是當時的國際局勢發現了巨大的變化,經歷過戰爭的洗禮之後,世界各國紛紛開始戰後的重建工作。
但是在這個過程當中,最先強大起來的就是蘇聯,他們的快速發展很快讓歐洲各國再次意識到了危險。
所以他們只好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美國身上,美方自然也能夠意識到這其中的利害關係。
所以也實施了一系列計劃,試圖幫助歐洲各國完成重建工作。
看到對方在不斷地拉攏各國,蘇聯自然也想尋找自己的朋友,通力合作。
在這種時候我國無疑不是最佳的選擇,當然了,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他們想要防止美國從東部造成壓制。
如果美國拉攏我國的話,他們將會瞬間陷入孤立無援的狀態。
我國經濟落後
即便是自己的實力再過強大,也無法抵抗這麼多國家的攻擊。
畢竟他們的那些重要的軍力部署以及軍工企業都處於在西部地區,東部則會少很多。
反觀美國卻是截然不同的,在東亞地區跟隨美國的除了日本,還有韓國以及我國境內國軍手中的剩餘勢力。
如果美方選擇從東亞和歐洲雙管齊下,蘇聯必定會分身乏術,自顧不暇。
幫助我國的原因
雖然說,他們對於我國的幫助確實有一定的原因。
但是我們說了這麼多,想必,大家也都看出了蘇聯當時對我國的幫助也是是實打實的。
而當時中蘇兩國之間的關係也處於蜜月期,只不過後來卻逐漸走向破裂。
中蘇蜜月期
很多人不知道其背後的真實原因,事實上,當時赫魯曉夫在對我國進行第二次訪問的時候,就已經有所端倪。
其實從他上任以來,他對於斯大林的那些主張和觀念並不是完全認同。
對於斯大林曾經的那些成就,他也絲毫不在意,這也就導致了蘇聯內部產生了巨大的動蕩。
我國見此情形,也曾經多次提醒對方,斯大林作為帶領蘇聯快速發展的領導人。
可能在一些問題的處理上,確實有一些問題,但是他終究對蘇聯有着巨大的貢獻。
蘇聯能夠有如今的局勢和地位,和斯大林的付出有密切的關係。
如果按照赫魯曉夫的思想繼續走下去的話,蘇聯很有可能會走向無法挽回的地步。
但是他並沒有聽進去,反而與我國產生了更大的矛盾。
兩國關係
不過,說到中蘇雙方關係徹底破裂,當屬他第三次訪華的時候,由於當時的美國和蘇聯一直處於爭霸的狀態。
而美國方面又在亞洲地區找到了一些國家的支持,這對於蘇聯來說,無疑是無法忍受的。
所以他們便提出想要在我國境內布置一些長波電台,他們也可以長期使用,但是卻遭到了我國的拒絕。
因為當時我國的海軍建設還不是很完善,各方面都不是很成熟。
如果貿然地答應了蘇方的請求,那就相當於他們可以將我國的海防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
真到了那個時候,蘇聯便可以在我國的海域內隨意進出。
這對於我國的海軍建設是非常不利的,即便是我們想要發展,我們的一舉一動也都會被蘇聯所得知。
我國海軍建設
如果他們在我國海域內做出更加過分的事情,恐怕我們想要制止,卻也無能為力了。
如果之後雙方的關係有所惡化的話,他們說不定會直接利用我國的海域,對我國進行打擊。
這無疑是把自己的生命線交到了別人的手中,嚴重地侵犯了我國的領海主權。
基於這些原因,如果是絕對不可能答應這件事的。
租房在這件事情上,曾經與我國領導人商談過很多次,但是都遭到了拒絕,最終兩國的友好關係徹底結束。
其實說到赫魯曉夫這個人,他的爭議性還是比較大的。
對於中蘇兩國來說,他曾經為我國做出的貢獻,值得我國感激。
但是後來在他執政的過程當中,和我國交惡,這件事讓很多人對他的評價並不是很高。
赫魯曉夫
大家都認為他在處理事情時,確實有很大的問題,不過說到他,能夠走上領導人的地位,也一定是有過人之處的。
竟他也是從基層慢慢努力,一步步通過自己的實力,才摸爬滾打到後來的位置的。
不管怎麼說,我們對於他不做過多的評論,但是針對他之前對我國的那些援助,我們還是要抱有感激之情。
不管是真心實意還是有所圖謀,他所做的事情是不會更改的。
而這些援助也確確實實給我國帶來了很大的改變,偉人也曾經表示過,不論如何,中國始終會記得蘇聯的幫助。
當然了,我國能夠在短短几十年的時間當中,從當初那個百廢待興的狀態發展到如今的世界強國,更缺少不了的還是自身的努力。
赫魯曉夫
尤其是毛主席的正確領導,還有萬千同胞的努力付出,現在我國在世界上的地位已位居前列。
相信任何一個國家都能夠看到我國的改變,不論是從經濟科技,以及軍事領域上,我們都是數一數二的。
在國際上更是有着基建狂魔的稱號,很多高難度的基礎設施都是由我國完成的。
我們也相信,未來我們的國家也必然會有更進一步的發展和提升。
今天的內容到此結束了,如果大家對於今天所講的內容,有任何看法,可以在評論區留下你的觀點,同時不要忘了點贊關注,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