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生是誰?為何諸葛亮拿他舉例就能救劉琦的命?

寫活歷史人物•漢末三國系列之諸葛亮

錦囊是曹操的,羽扇周瑜的,火攻是黃蓋的……除去虛構,諸葛亮還下剩什麼(三)

劉表有兩個兒子,長子劉琦,次子劉琮。因劉表的愛妾蔡氏的娘家侄女嫁給了次子劉琮,蔡氏就謀划著將來讓劉琮接班,於是不斷地給劉表吹枕邊風,編造劉琦的壞話。


劉表其實挺喜歡他的這個大兒子的,一是長相很像他,二是性格也很像他。蔡氏一開始說他大兒子劉琦的壞話時,他還反對,但常言道,瞎話說一遍兩遍不信,當連說十遍的時候,他就信了。


劉表開始不待見劉琦,轉而開始喜歡劉琮。加之蔡氏的弟弟蔡瑁對劉琦很不友好,蔡氏、蔡瑁、劉琮三人合力欺負劉琦。

隨着劉表的身體一日不如一日,他們三人在荊州的地界里一手遮天,身為長子的劉琦不但沒有任何話語權,而且他越來越感到生命會受到威脅。


諸葛亮跟隨劉備之後,就來到了荊州。雖然暫時沒有任何職務,但有了劉備的高看一眼,大家對這個年輕人也都特別尊重。尤其是劉表的長子劉琦,他好像看到了自己的救命稻草,對諸葛亮特別器重。但諸葛亮知道,劉表因受到蔡氏的言論的影響,不喜歡劉琦。


劉琦每次想要和諸葛亮討論如何應的計策時,諸葛亮要麼拒絕回答,要麼答非所為,更沒有與劉琦單獨見面進行謀劃。諸葛亮知道這是他們的家事,他的主子劉備本來就是個客人,而他又初來乍到,更是客人中的客人,如果他和劉琦的對話被人抓住把柄,後果不堪設想,輕則他和劉備都會被逐出荊州,重者也可能性命不保。


一次,劉琦帶着諸葛亮假裝要去遊覽後花園,二人一同登上高樓,在宴飲之時,故意讓人將梯子拿走,並趁機對諸葛亮說:“現在往上不能到天,往下也不能觸地,話從你嘴裡說出來,只聽進我的耳朵里,現在總可以說了嗎?”

諸葛亮被感動了,但也只是對劉琦說了一句“您看不到申生在朝內危險,重耳在國外卻安全嗎”。劉琦領悟,就暗中規劃離開都城的計策。


諸葛亮所以提到的申生和重耳,他們的故事都很複雜,因為他們的老爹晉獻公姬詭諸是個故事複雜的人。在這裡簡單講述一下,以便讓您知道諸葛亮為什麼拿他們兩個作例子,而劉琦一下子就明白該怎麼辦了的原因。


申生是個私生子。申生的祖父晉武公晚年娶了齊桓公的愛女齊姜,齊姜年方二八而晉武公已成老朽,於是齊姜便與晉武帝的長子姬詭諸私通並生下一子,因無法公開,就寄養到一個姓申的人家,起名申生。晉武公死後,姬詭諸順利繼位,成了後來的晉獻公。


前秦之前的古代人,既有姓又有氏,例如我們常掛在嘴邊的孔子,子是姓,孔為氏,名為丘,字仲尼,又名孔夫子。晉獻公姬詭諸家族也是,姬是他們的姓,晉是他們的氏,詭諸是名。所以申生後來就改為姓姬名申生,並被立為太子。

而重耳是晉獻公與愛妾狐季姬的兒子,晉獻公還與狐季姬的妹妹小戎子也生了個兒子叫夷吾。後來晉獻公攻打驪戎,得到了驪姬和她妹妹少姬,驪姬生個兒子叫奚齊,少姬也生個兒子叫卓子。到此為止,晉獻公一共有五個兒子。


因晉獻公特別寵幸驪姬,驪姬設計讓晉獻公廢掉太子申生,立自己的兒子奚齊為太子。而申生因是嫡長子,且為人孝順賢明,所以一直沒機會下手。


眼看晉獻即將歸天,驪姬在申生獻給父親的祚肉里下毒,誣告其弒父。申生不想因與驪姬爭辯而導致驪姬和父親決裂,也不想帶着弒父的罪名逃到別國,最終選擇自殺身亡。申生本來有兩次可以逃跑活命的機會,都被他自己的優柔寡斷和愚孝丟棄了。


諸葛亮舉申生的例子,就是告訴劉琦要吸取申生的慘痛教訓。


驪姬害死了申生之後,就繼續陷害重耳和夷吾。說申生在祚肉里下毒想害死晉獻公的事,重耳和夷吾都在一旁看着,而不制止也不揭發。重耳和夷吾沒有像申生那樣愚孝,都紛紛逃亡別國。

晉獻公死後,晉國內亂,卿大夫里克殺死了奚齊和卓子,里克準備接重耳回國主政,但被重耳拒絕,那麼他的弟弟夷吾就撿了個便宜,繼位成了晉惠公。晉惠公的兒子姬圉又繼位成為晉懷公,而晉懷公為排除異己,也大開殺戒。


這時已經逃亡別國19年的重耳,在趙衰等能人的鼓動和幫助下,在秦穆公的直接支持下,回到久別的晉國,終於成為晉國第二十二任君主。


特別說明的是,重耳的妻子也叫齊姜,但和申生的母親齊姜是兩個人。因齊國君主都是姜子牙的後代,都姓姜,又以姜子牙當年的封國齊為氏,所以他們的宗族的女孩都通稱齊姜。


晉國的風流艷趣有很多,等以後到講春秋戰國系列時再一一詳述。


回過來接著說劉琦。因為江夏太守黃祖當年殺死了孫權的父親孫堅,孫權一直為他的父親孫堅報仇。就在劉琦發愁無處可逃的時候,孫權派兵殺死了江夏太守黃祖,客觀上為劉琦解了圍,劉琦立刻申請補缺江夏太守。


劉表其實也知道大兒子的心意,與其他百年之後,兩個兒子必有一死,不如放他一條生路,於是劉琦得以逃出城門。可以說,是諸葛亮一句話救了劉琦一條命。


劉表病重時,劉琦回來探視疾病。由於劉琦素性仁慈孝順,劉表的外甥張允素與劉琮交好,他們害怕劉琦見到劉表以後,兩人動了父子之情,劉表重新有讓他繼位的意思,就對劉琦說:“將軍命令您統理江夏,這責任至關重大。現在您丟下部眾擅自前來,一定會受到怒責。破壞父親的興緻,加重他的疾病,這不合孝敬的道理。”於是將他擋在門外,不讓他見到劉表。劉琦流着眼淚離去,許多人聽到後都為之傷嘆。


劉表死後,劉琮在蔡氏和蔡瑁以及張允等人的支持下,毫不客氣地代替了劉表的位置,劉琮以諸侯印授給劉琦,劉琦發怒,將印摔到地上,準備藉奔喪發難。


諸葛亮也抓住良機,勸說劉備立刻攻打劉琮,迅速佔領荊州,實現隆中對規劃的三分天下最關鍵的第一步。但一個突發事件的發生,打破了這一計劃的實施。那麼是什麼事兒呢?請繼續關注下期,精彩持續。

作者簡介:李瑞青,筆名瑞青,字子方,號自怡堂主。老子故里鹿邑人,現定居鄭州。青年作家,文史學者,書法愛好者。著有《寫活歷史人物•五代十國系列》《寫活歷史人物•明成祖朱棣系列》《寫活歷史人物•漢末三國系列》《研史手記•諸子五家系列》《研史手記•歷代政體研究系列》《研史手記•中外歷史對比研究系列》等文史專著。另著《霧太陽》《獵城》《別動我的心》《十年江湖》《南二衚衕》等中長篇小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