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這輩子就被兩個自己人坑過,大意失街亭的馬謖,還有一個就是本篇的主角:李嚴。
李嚴字正方,南陽人。
年少就作為郡吏入仕,以才幹出名荊州。曹操攻打荊州時,荊州內部一片投降曹聲音,但身為秭歸縣令的李嚴做出了與眾不同的選擇:西往奔蜀。
李嚴的選擇其實很值得探討;
劉備此時正在逃奔夏口的路上,李嚴自然不會冒風險去投靠,但是拋棄如日中天的曹操這是為什麼呢?
從後面李嚴的表現來看,此人私心極重,很會盤算自己的利益。如果投曹,以他的資歷和背景當不上太大的官,入蜀就是最好的選擇,為啥不選擇孫權呢,你看他的位置就清楚了。
李嚴沒想到的是,這次選擇為他後來的政治前途加了多少分!
劉璋聽聞過李嚴的治郡水平,上來就讓他干最難的成都令,李嚴不負所望,把益州郡治治理的井井有條(復有能名)
李嚴在益州的仕途可謂一帆風順,而同樣在劉璋手下幹活的法正還在當新都縣令,又被州邑中的人誹謗,十分苦惱。
很快,兩人的命運隨着劉備入蜀都發生了巨大的轉折。
劉備自葭萌關南下後,在涪城、綿竹與劉璋進行了兩場會戰,益州軍的士氣徹底被打崩,劉璋委以重任的護軍李嚴也在戰場倒戈,再加上皇親國戚的中郎將吳懿的臨陣投降(建安十八年,署嚴為護軍,拒先主於綿竹,嚴率眾降先主)
劉璋軍從此再無正面野戰的決心,只能龜縮在城池堅守,對於李嚴的舉動劉備當場給予了很大的回報(先主拜嚴裨將軍)
拿下成都後,劉備拜李嚴為犍為太守、興業將軍,無論文職還是武職,級別都比之前高了一大截。
李嚴也充分表現出自己的能力,當時益州法紀鬆弛,德政不舉,威刑不肅。他參與了丞相組織的《蜀科》制定,其他四人也是赫赫有名;軍師將軍諸葛亮、揚武將軍暨蜀郡太守法正、昭文將軍伊籍、左將軍西曹掾劉巴(蜀科為丞相後來推行的“以法治蜀”提供了堅持的理論基礎主張)
218年,劉備率主力北上攻打漢中,益州部分豪族起了異動,扶持盜賊馬秦、高勝等在郪縣起兵,短時間內居然煽動起來了數萬人一路打到了資中縣(盜賊馬秦、高勝等起事於郪,合聚部伍數萬人,到資中縣)
資中距離成都十分近!
益州的主力軍團都被劉備帶去了漢中,關鍵時刻,李嚴站了出來,時先主在漢中,嚴不更發兵,但率將郡士五千人討之,斬秦、勝等產。枝黨星散,悉復民籍。
不久,南中之亂中實力最強的越巂夷王高定也跳出來了,率軍圍攻新道縣。
李嚴再次充當救火隊員,又越囗夷率高定遣軍圍新道縣,嚴馳往赴救,賊皆破走。
一句話總結:李嚴很能打!
只率本郡士兵就討平了兩股叛亂(換個角度咱們也不得不說,李嚴審時度勢的水平是真的高,之前在綿竹前線,人家投降的可是很乾脆得)
李嚴穩住後方,立下了大功,劉備於是加封李嚴為輔漢將軍,兼任原郡郡守如前(加輔漢將軍,領郡如故)
雖然只是雜號將軍,但是“輔漢”這名字聽起來就是核心骨幹!
這從後來漢中王勸進表的十一位領銜人物清單也能看出。
219年,擊敗曹操,囊獲漢中後,眾人勸說劉備進漢中王,勸進的前十一位大臣如下
平西將軍都亭侯臣馬超;
左將軍領長史鎮軍將軍臣許靖;
營司馬臣龐羲;
議曹從事中郎軍議中郎將臣射援(射堅出身於扶風世家大族,與皇甫家為世交。他少有美名,可以看出,射堅自幼聰慧過人,品行高尚,受到當時士人的稱讚)、
軍師將軍臣諸葛亮;
蕩寇將軍漢壽亭侯臣關羽;
征虜將軍新亭侯臣張飛;
征西將軍臣黃忠;
鎮遠將軍臣賴恭(任交州刺史,後與蒼梧太守吳巨不和,被吳巨逼走,回到故鄉零陵)
揚武將軍臣法正;
興業將軍臣李嚴
李嚴真正邁入了蜀漢核心層!這也是他之前沒有投降曹操獲得的巨大政治彙報!
犍為太守任上,李嚴鑿通天社山,修築沿江大道等基礎設施,給當地百姓們辦了不少實事(鑿通天社山,修築沿江大道,大興土木,把郡城整修一新,以致“吏民悅之”,觀樓壯麗,為一州勝宇)
夷陵大敗後,劉備退至永安,任李嚴為尚書令熟悉內廷操作,並調他的兵馬保衛永安(章武二年,先主徵嚴詣永安宮,拜尚書令)
為什麼選李嚴呢?
因為之前十一人的核心團隊,作為嫡系的只剩下丞相和李嚴了(賴恭、射援不算劉備的嫡系,只是藉助他們的名聲和地位,真正的骨幹關羽、張飛、黃忠、法正都走了,復興漢室的重任只能丞相一肩挑了,從能力、地位、資歷上來說,真正能給丞相助力的唯有李嚴,只是誰能想到他後來會利欲熏心到那個地步。。。。。。)
劉備臨終時,託孤於丞相諸葛亮和尚書令李嚴。
雖然有兩位託孤大臣,但劉備真正放心的只有一人:丞相!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這是把國家完完全全的交給丞相了。
李嚴其實並非真正意義上的副手,主要任務就是看好益州的東大門,益州有亂,你也要去成都勤王(以嚴為中都護,統內外軍事,留鎮永安)
劉禪繼位後,也繼續執行劉備的意志,丞相封武鄉侯,開府治事,領益州牧;(丞相開府自己有行政班子,領益州牧總攬軍、政、財所有大權);李嚴封都鄉侯,假節,加光祿勛。
但是李嚴並沒有領悟劉備的意思,私心過重的他因為權力的提升,開始有了其它想法。同為託孤大臣的他, 對於蜀漢所有權力都歸了相府,非常的不爽,他開始要和丞相爭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