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企業家稻盛和夫逝世,為一個時代畫上了句號

日本知名企業家稻盛和夫,於 8 月 24 日去世享年 90 歲。稻盛和夫是京瓷KDDI的創始人。他曾奉命拯救面臨破產的日本航空公司。稻盛和夫不僅在日本享有盛譽,在國際上也有很多追隨者對稻盛的經營理念表示欽佩。在國內稻盛和夫與另外三人盛田昭夫(SONY公司)、松下幸之助(松下公司)、本田宗一郎(本田公司)合稱“經營四聖”,日本雖無此稱號,但也可見稻盛一夫的國際影響力。如今,四聖都的管理已經離開了世界,


幼年貧苦的生活

稻盛和夫 1932 年出生於鹿兒島。他的父親在當地經營一家印刷廠“稻盛淘金堂”。戰前,稻盛家還算小康,但戰爭的爆發讓全家的命運岌岌可危;稻盛和夫曾在獨家專訪中回憶,他的童年生活在黑暗和恐懼中,以及對“鹿兒島日夜連續空襲”的恐懼。

稻盛在空襲中被炸毀,家人依靠親友支持。此外,稻盛家有兄弟姐妹七人,家庭負擔沉重。戰後歲月,稻盛和夫也順利升入中學,一路上大學。稻盛原本想在大阪大學醫學院學習,但考試不及格,被轉到當時新成立的鹿兒島縣立大學工學系應用化學系。然而,戰爭的陰影始終揮之不去。1955年畢業的稻盛,在朝鮮戰爭結束後面臨著日本社會環境的艱難時期。許多像稻盛這樣的年輕人很難找到工作。

初入社會創辦京瓷

然而,稻盛第一次進入社會時,就遇到了戰後時代,一切都已塵埃落定。工資不穩定甚至白工的情況時有發生。稻盛和夫回憶這些年,自認為是一個“倒霉的人”,但如果把當時日本社會老百姓的面貌暴露出來,稻盛和夫並不是一個特別倒霉的案子。

微妙的是,稻盛和夫的性格似乎有着屢敗屢戰的堅韌,以及研究人員的精神。職場不順的稻盛決定自己創業。1959年,他與松風工業的8名員工合夥,創立了“京都陶瓷株式會社”。也就是後來蜚聲國際的“京瓷”。稻盛專門從事陶瓷材料的研發和生產。新技術開發成功後,恰逢1960年代經濟蓄勢待發,各種電子產品大量生產的時代。所需的絕緣材料是向稻盛的公司下大單,這將為稻盛的業務開闢新的領域。

日本企業家稻盛一夫和日航總裁大西勝

蓄勢待發創辦KDDI

稻盛和夫在事業上發了財,相信他是本着“好心無私”的精神成功的。在 1960 年代和 1970 年代,當日本經濟騰飛時,稻盛和夫成為日本最著名的實業家之一。在 1980 年代,昭和時代即將結束,泡沫經濟已經出現,日本正在為“電信自由化”做準備。通訊業解放了。當時,稻盛和夫利用自己經營的京瓷,與索尼三菱等公司合資成立了“DDI Corporation”,這是當時象徵電信自由化的社會指標。Denden 還是日本領先的電信公司之一 KDDI 的前身。

年輕時候的稻盛和夫

晚年受命接管面臨破產的日本航空公司的重組

稻盛和夫的商業故事也是最值得稱道的。晚年受命接管面臨破產的日本航空公司的重組。

不過,一開始涉足電信業務並不是稻盛和夫的初衷,也有壟斷業務的掙扎,稻盛和夫也自認“好心無私”(good motives なりや,selfishnessなかりしか),以此為良心標準進入企業,終於有勇氣進入市場。

公司上市

老年被譽為經營四聖

在平成2000年代,70歲高齡的稻盛和夫已經是日本最受尊敬的企業家之一。他經常被拿來與松下電器的松下幸之助、索尼的創始人森田昭夫、本田的本田宗一郎相提並論。由於他們的廣泛知名度。國內也有人將這四人合稱為“日本管理四聖”,或比喻為“管理之神”松下幸之助,並把米盛和夫封為“管理聖人”

經營四聖


無論是稻盛和夫的書,還是討論和分析他的商業實踐的書。稻盛和夫的代表作《阿米巴經營法》是當今許多公司的教科書;所謂阿米巴管理,是稻盛和夫在京瓷的經驗和第二電力公司整合的結果。顧名思義,當企業組織發展到一定規模時,通常會出現效率低下、組織臃腫的弊端。阿米巴管理法,顧名思義,就是把小組分成6到10人的小組,以一個獨立的公司或部門去運作。



這套阿米巴管理方法常被用作企業管理的教材。其成名的第二個原因是隨後稻盛一夫和日本航空的重組。稻盛和夫的商業故事也是最值得稱道的。晚年,他受命接管面臨破產的日本航空公司的重組工作。2010年,日航申請破產。當時執政的民主黨政府(當時的首相鳩山由紀夫)向稻盛尋求幫助。從前線退休的稻盛,78歲被任命為日航名譽董事長。如何度過泡沫危機,將日航從岌岌可危的境地中拯救出來

而日航有幸在稻盛和夫的行動下拉回了營業利潤,2012年日航重新上市。完成這一歷史任務後,稻盛和夫於2013年退居幕後,專心於稻盛基金會的運營,“聖瓦學派”繼續培育下一代企業家。

至此昔日的“經營四聖”,已經全部離世,標誌着日本的一個時代的結束。


如果你喜歡我的專欄頻道,歡迎點贊訂閱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