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年前的今天,金日成因發脾氣猝死

1994年7月8日,朝鮮第一代最高領導人金日成,在一次發脾氣中猝死,享年82歲。

他的死,心肌梗死是直接原因,延誤搶救是關鍵原因,內憂外患是根本原因。

事情得從去世前1個月說起。

1994年6月,朝鮮半島局勢緊張,美國指控朝鮮進行核試驗,呼籲國際社會聯合對朝鮮進行制裁。

6月9日,美國派亞洲專家哈里森先期來朝,就核試驗與金日成初步溝通,達成基本意見後,前總統卡特又來進一步協商,以緩和緊張局勢。

當時,美朝並未建交,所以,卡特先到了韓國,會見了韓國總統後,再從三八線進入朝鮮,由在此等候的朝鮮外交部門,護送去平壤

6月16日,兩人在平壤會見,金日成熱情擁抱卡特。

卡特訪問3天,金日成每天都會見他,每次會見都時間很長。

(卡特、金日成)

最後一次會談,連參觀和宴會算上,一共持續了6個小時。中間的休息,只有20分鐘。

白天會見,晚上處理文件。金日成的夫人金聖愛看了很心疼,幾次提示他幾次是否要休息一下,但金日成對這次歷史的會見很興奮,精神一直亢奮,所以沒太在意身體。

82歲的人了,這種敬業忘我的精神,很令人敬佩。

與卡特的會談很成功,和平局勢有很大空間。

令金感到振奮不已的,還有卡特帶來的一個消息:韓國方面提議,邀請金日成訪問漢城

如果能在有生之年踏上南韓故土,看一眼闊別多年的漢城,舉行有史以來南北朝鮮之間的第一次會談,進而促進朝鮮半島和平統一進程,這對金日成來說,是名垂青史的大事,註定也是震動世界的大事。

所以,卡特的到訪,讓八旬金正日老驥伏櫪,鬥志昂揚,不知疲倦。



送走卡特後,他當即召集朝鮮政務院總理姜成山等開會,討論南北首腦會談方案,與韓國方面聯繫,商定會談預備會。

同時,又修改與美國總統克林頓的談判方案。

外事安排告一段落後,他又馬不停蹄前往農村視察。

此時的朝鮮,正值夏收。

糧食收成,近年不佳,也是令人揪心的問題。各地領導常有虛報收成的情況,令他放心不下,要去探探實情。

視察的結果,讓他並不滿意,一老農面黃肌瘦的模樣,令他心酸、心痛,甚至當場落淚。

視察結束,他憂心忡忡乘專列回熙川,在那裡,又坐汽車返平壤。

一路顛簸,終於在7月7日深夜,回到了他夏季的辦公地,妙香山別墅。

此時,如果他好好睡一覺,緩解一下連日的奔波之苦,也許不會有意外猝死發生。

但他認為,許多公務還等着他,如果躺下,許多事又要等到明天了。

所以,他還是把秘書叫來,聽聽工作情況彙報。

秘書報告的第一個消息,就是金日成最信任的上將趙明選,病故了。

這個消息令老金痛惜萬分。

趙14歲就跟着他參加革命、打游擊、抗日,可謂生死與共,情同手足,是他晚年最為關心牽掛老戰友之一。

之前的一個月里,已經有2位老上將先後離他而去,現在,他最牽掛的老趙,才76歲,也走了,這令老金萬分痛惜。

他問老趙離世的原因,得知是腦溢血。

老金又問治療沒。答曰,是保守治療法。老金大怒:

“為什麼不開顱搶救?這些醫生就是怕負責任,把院長給我找來,當面給我解釋清楚!”

他越說越生氣,越說聲音越大,滿面通紅,全身禁不住打起了哆嗦。

突然,他一口氣沒上來,重重地倒在了地上。

現場忙亂起來,醫生趕來檢查,說是心臟病急性發作,但金日成之前從沒有心臟病,所以別墅里沒有備用的心臟病藥物。

眾所周知,急性心臟病發作後,三五分鐘內是搶救黃金期,如果沒有速效救心丸服用,基本心臟就停止跳動了。

沒藥,妙香山別墅亂作一團,醫生急呼直升機送醫院搶救。

然而,天不遂意,彼時正降暴雨,妙香山能見度甚低,匆忙趕往別墅的直升機,慌不擇路之間,竟然在半路墜毀

第二架直升機到來,好不容易才停在離別墅50米遠的地方。

一行人舉着傘,七手八腳將老金抬到飛機上,緊急送往平壤烽火醫院。

此時,已經過了0時,來到了7月8日。

作為全朝鮮最高級的醫院,最優秀的醫生悉數到場,緊急施救。

但是,由於時間太晚,終究回天乏術。

凌晨2時許,金日成心臟停止了跳動,享年82歲。

綜合來看,金日成的猝死,與工作節奏、身體狀況、搶救時機有直接關係。

但實際上,導致這些危險情況疊加,終致奪命的,還有3個背景,不可不考慮

1,蘇聯解體,朝鮮失去外援,經濟崩潰,糧食大減;

2,國際孤立,蘇聯、中國均與韓國建交,而朝鮮的核試驗風波讓其備受指責,外交緊張,劍拔弩張;

3,年事已高,操勞過度,老戰友不斷離世,情感不斷受打擊

總之,內憂外患,體小力薄,年事已高,諸事不遂,終致老金鞠躬盡瘁。(完)


參考文獻:

●《紅色領袖的最後歲月》,范小芳,湖北長江出版集團、崇文書局,2009年

●《金日成猝死大揭秘》,明玲,《湖北檔案》,2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