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賀龍元帥的入黨介紹人,領導桑植起義,若未犧牲至少開國大將

我黨從1921年7月建黨,到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在這28年時間裡,有無數優秀中華兒女為了新中國的成立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如廣州起義的領導者張太雷,中國工農紅軍第三軍軍長黃公略,八路軍副總參謀長左權……還有更多犧牲的革命先烈我們連名字都不知道。

黃公略

今天我給大家介紹的這位也是為了新中國的成立獻出寶貴的生命。他是賀龍元帥的入黨介紹人,與賀龍一起領導了桑植起義。還是早期中國共產黨軍隊的締造者之一,中國共產黨三大革命根據地之湘鄂西革命根據地和湘鄂西紅軍的創建者之一。他叫周逸群,也許大家對他不是很熟悉。

周逸群

1896年周逸群生於貴州省銅仁縣(現為銅仁市)城關鎮,因家境富裕,自幼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上中學時就表現出極大的愛國熱情,關心時政,經常與同學討論國家大事。1924年得知黃埔軍校招生時,不顧家人反對,堅持獨自一人來到廣州報考黃埔軍校,同年10月順利被黃埔軍校錄取,成為黃埔二期生。

在入黃埔前周逸群就讀過不少馬克思主義著作和介紹蘇聯十月革命的書刊,很嚮往蘇聯社會主義革命的道路,在校期間與我黨多次接觸,深感共產黨才是人民的政黨,決心這輩子都跟着共產黨走,於11月份在校加入中國共產黨。黃埔軍校畢業後,他積極從事青年軍人運動的宣傳和組織工作,任"青年軍人聯合會"主任,創辦刊物,顯示出卓越的組織和宣傳才能,被稱為"黃埔島上的一顆新星"。

賀龍

1926年參加北伐軍,在賀龍部任政治部主任,1927年賀龍部改變兼任第三師師長。1927年8月率部參加了南昌起義,期間還參加了瑞金、會等戰鬥。1927年9月周逸群、譚平山介紹賀龍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了賀龍元帥的入黨介紹人。

1928年2月29日與賀龍一起領導了著名的桑植起義,起義受挫後轉往石首,重建中共鄂西特委,任書記。他統一鄂西地區黨的領導和軍事指揮。1930年2月領導組建中國工農紅軍第6軍,兼政治委員。7月率第6軍與第4軍在公安縣會師組成第2軍團,任軍團政治委員、中共前委書記,與賀龍領導創建以洪湖為中心的湘鄂西蘇區。成功運用"你來我飛,你去我歸,人多則跑,人少則搞"和"分散以發動群眾,集中以應付敵人"等游擊戰術,取得第一、第二次反"圍剿"鬥爭的勝利,保衛了洪湖蘇區,壯大了紅軍和地方武裝力量。1931年5月,在湖南嶽陽賈家涼亭附近遭國民黨軍伏擊,英勇犧牲,時年35歲。

如果周逸群未犧牲,能活到建國後,能授予什麼軍銜呢?我們先來看看他的資歷:1924年入黨,參加了南昌起義,桑植起義,這資歷堪比元帥大將;功績:創建了湘鄂西革命根據地和湘鄂西紅軍;再來看看同期的人,1930年7月,紅四軍紅六軍在湖北公安縣會師,按照中共中央軍委的要求,兩軍合編成紅二軍團。紅二軍團總指揮賀龍,周逸群任政治委員,當時紅二軍團下轄的紅17師的政治委員師許光達,建國後授予開國大將。綜合以上分析,如果周逸群為犧牲,1955年授銜時至少是開國大將。

斯人已逝,僅用此文以示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