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母,遇上岳飛,竟把新婚兒子催上絕命之路?

一位母親,好不容易把兒子從兵荒馬亂的地方祈盼回來,為什麼又迫不及待地催他再次深入龍潭虎穴?

岳飛為何能成為一代名將,從這個故事中,我們也能看出一些端倪,比如,他如何善用情報,如何處理與民從的關係等。

1岳飛看到路人哭泣,都做了什麼?

我們先從漢陽的一個地名——催子灣說起。催子灣在哪兒呢?就在漢陽五里墩街五麟里社區,琴台大道與羅七路交匯處的東南角。

漢陽至今還有催子灣街

這是一個800多年前的故事。話說有一天,岳飛正在雨霖山一帶巡視軍情,忽然聽到路邊有一個老太太的哭聲。岳飛聞聲下馬,上前詢問原因。

原來,老太太多年來與兒子相依為命,因家裡太窮,一直娶不上媳婦。年初終於有人前來提親,但是手上沒錢,於是決定北上河南,投靠遠房的表哥做點買賣。聽路過的人都說河南現在兵荒馬亂的,也不知道兒子是死是活,因此擔心哭泣。

岳飛聽罷,深感自責,覺得是自己抗金不力,讓百姓受苦了,決定幫助這家人。於是岳飛把手上的一些散碎銀兩給了老太太過生活,並說,如果你兒子回來了,讓他來找我,我一定幫你們把這門親事做成。

精忠岳飛的形象

又過了一段時間,兒子終於回來了,老太太一看他垂頭喪氣的樣子,就知道情況不好,於是就讓他去投奔岳飛。

岳飛在兵藏閣見了這位年輕漢子。原來他在河南遇上了金兵,不僅財物盡失,還被抓去做苦力修工事。因為他一直惦記着母親,終於伺機逃了回來。

2岳飛是如何善於情報的?

岳飛見這漢子非常機警,於是趁機向他打探軍情,問他是否還記得這條路線,漢子回答說,當然記得。於是岳飛說,現在國難當頭,你能否再去涉險跑一趟,摸清敵人的兵力部署。漢子說,去一趟沒有問題,只是家中老母放心不下。

岳飛說,老母親我會替你奉養。於是取出20兩銀子,讓他回家娶妻成親。

漢子回到家裡,重提親事,下聘娶妻,非常順利,一家人過得其樂融融。回到溫柔鄉中的兒子,很快把答應岳飛的事兒給拋在了腦後,一點也沒有啟程要去河南的意思了,彷彿沒事一樣。

中國傳統的婚禮情景

看到兒子躺在溫柔鄉,忘記了答應岳飛的事情,跟沒事人一樣,老母看在眼裡,急在心裡,於是催促兒子要儘快上路。

3當兒子忘了承諾,母親是如何教導的?

老母對兒子說:“你不要怪我,催子上路,我也於心不忍。但沒有岳元帥,就沒有我們今天的好日子。我催你上路,與岳母刺字,還不能比。我催你上路,一為報恩,二為報國。你若是個血性男兒,就要有擔當,受人之託,忠人之事!”

兒子聽罷,非常羞愧,當即與母親和妻子告別上路,前往河南,為岳飛打探軍情。

不久,岳飛就收到了這個漢子捎回的金軍情報,然後根據情報接連打了好幾場勝仗。

遺憾的是,這個年輕漢子自己卻暴露了,再也沒有回到這個村灣,再也沒能回到母親和妻子的身邊。

為了紀念這個感人事迹,後人就把這個村灣稱為“催子灣”。

如今還有很多地方有紀念“岳母刺字”的活動

4精忠報國岳母刺,捨命感恩親娘催

據說,當地有一位私塾先生聽了這個故事,當即寫了一副對聯,上聯是“精忠報國岳母刺”,下聯是“捨命感恩親娘催”,橫批是“母愛同源”。

這個故事的真假,我們無從考證,但是岳飛經常在催子灣附近活動,則是確切無疑的。

有資料顯示,紹興年間,岳飛屯兵漢陽,三里坡以北的兵藏閣存放兵器,在五里墩築台點將,在翠微峰伐竹扎排,在墨水湖龍陽湖操練水軍,在馬路灣、雨霖山等處訓練騎兵。這些地方,都留下了岳飛的足跡。

催子灣在今天的漢陽街,還能找到一條街道,只不過路牌名給演變成了“崔子灣”。

2006年,漢陽區行政區劃調整,催子灣被劃分至五里墩街道;2010年,居民點拆遷,拆遷時門牌號為1—99號,有居民103戶,共288人;拆遷後,居民還建至雨林香居和鐵橋新家園。

崔子灣路牌名

關注我,我會繼續為您尋找岳武穆和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