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頗晚年被迫逃亡魏國,絕望中客死楚國,原因是什麼

戰國時期趙國不乏人才,武將當中有廉頗這樣的名將,在文臣中有藺相如這樣的人才。

澠池之會結束之後,趙王認為藺相如勞苦功高,就封他為上卿位在廉頗之上。這件事讓廉頗非常不服氣,揚言要當面羞辱藺相如。其實這也不怪廉頗,他畢竟是一個武將,為國家南征北戰,同樣勞苦功高。心中要是沒有傲氣,肯定是不可能的。不過對於廉頗的言論,藺相如卻是竭力避免和他發生衝突。對於藺相如的做法,他的門客十分不理解。於是藺相如解釋道,我對廉頗將軍退讓,是因為國家危難要比個人恩怨要重要,這才有了。後來廉頗背着荊條向藺相如請罪的那一幕。因此能看出,廉頗的品行讓人敬佩。

他能屈能伸,知錯能改,頗有大丈夫的風範。

那麼大家又是否知道廉頗晚年的結局是如何的呢?趙孝成王二十一年,趙孝成王去世,他的兒子趙道繼位,趙道立馬就解除了廉頗的軍職。廉頗因為受到排擠,於是就投奔魏國。因為曾經是趙國的名將,魏王並不信任他,廉頗也並沒有受到重用。另外一邊,趙國因為沒有了廉頗,曾多次被秦軍圍困。這時趙道襄王才想到任用廉頗。不過趙王派出的使者卻被廉頗的仇人賄賂了。使者回去之後就回復趙王,說廉頗老了,就這樣,廉頗就再也沒有能夠為趙國效力。其實廉頗雖然身在魏國,但他一直心系趙國,奈何命運有的時候就是這麼無常。

之後,楚王聽說廉頗在魏國之後,就派人去迎接他,入楚,讓他擔任楚將。不過廉頗擔任楚將也並沒有建立功勞,因此年紀已經頗大的廉頗最終鬱郁不得志,在楚國去世了。廉頗去世之後沒多久,趙國就被秦國滅亡了。不得不說,廉頗作為一代名將,這樣的結局着實讓人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