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光榮
94年前的1927年8月1日,清脆的槍聲劃破了南昌古城寧靜的夜空。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標誌着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革命戰爭、創建人民軍隊和武裝奪取政權的開始。
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
可是,鮮為人知的是,這場由中國共產黨領導、針對中國國民黨的反共政策而發起的武裝起義,打出的仍然是國民黨的旗幟,沿用了國民革命軍的番號。
著名畫家莫朴1957年創作的油畫《南昌起義》,是上過郵票的經典之作。從畫面上可以看出,畫家沒有在旗幟上畫上刺眼的“青天白日”,也沒有畫上“鐮刀斧頭”,而只是抹了一片鮮艷的紅色,似與實際情況不符。畫家也許試圖以此表達一種遺憾,而某種程度上也表達出對歷史事實的尊重。
南昌起義(油畫) 莫 朴
南昌起義後的第六天,中共中央在湖北漢口召開緊急會議(八七會議),會議確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的總方針。但會議仍認為:由中國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選定的國民黨旗是民族解放運動的特別旗幟,共產黨現在不應當丟掉這個旗幟。
1927年8月20日,毛澤東以中共湖南省委名義給中共中央寫信。信中提出,“在工農兵蘇維埃時候,我們不應再打國民黨的旗子了。我們應高高打出共產黨的旗子,以與蔣、唐、馮、閻(即蔣介石、唐生智、馮玉祥、閻錫山)等軍閥所打的國民黨旗子相對。國民黨旗子已成軍閥的旗子,只有共產黨旗子才是人民的旗子。這一點我在鄂時還不大覺得,到湖南來這幾天,看見唐生智的省黨部是那樣,而人民對之則是這樣,便可以斷定國民黨的旗子真的不能打了,再打則必會再失敗。”我們應該“立刻堅決的樹起紅旗”。
1927年,毛澤東在武漢
從這份信中可以看出,中共湖南省委在決定秋收起義之際,對於打什麼樣的旗幟進行了相當認真、嚴肅的討論,並形成了較一致的看法——即不再打國民革命軍陸軍軍旗,要打紅旗。
在起義準備階段,毛澤東決定棄用國民革命軍番號,組建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秋收起義前夜,趕製了100面有鐮刀斧頭的軍旗,其主要設計者是何長工。
“秋收時節暮雲愁,霹靂一聲暴動。”1927年9月9日,湘贛邊界軍旗飄揚,霹靂震天,以毛澤東為書記的中共湖南省委前敵委員會領導的秋收起義,迎着時代的暴風驟雨爆發了。穿長衫、握筆桿的毛澤東,開始指揮軍事、領兵打仗,統帥從此誕生,逐步成為一個用革命的“兩杆子”改寫中國歷史的叱吒風雲的革命家、軍事家、戰略家。
長沙博物館毛澤東詩詞對聯書法藝術碑廊內的《西江月·秋收起義》
“軍叫工農革命,旗號鐮刀斧頭。”秋收起義第一次打出了中國共產黨的旗幟,進一步表明了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革命戰爭的決心。秋收起義後,中共中央正式決定“改旗易幟”,放棄“國民黨左派”的旗幟。
何長工後來說:“秋收起義打出的工農革命軍軍旗,與南昌起義打出的國民革命軍軍旗,有着本質的區別,它標誌着我們黨獨立領導武裝鬥爭的開始。”
1937年,毛澤東和參加過秋收起義的部分人員在延安合影
歷史證明,只有中國共產黨的旗幟,才是秋收起義與向井岡山進軍的唯一正確的旗幟。鐮刀斧頭,從此成為指導中國人民革命戰爭的光輝旗幟,成為點亮在黨和人民軍隊心頭的不滅明燈,也成為毛澤東領袖群倫、指揮雄師、百戰不殆的無敵寶劍!
秋收起義(油畫) 何孔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