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人講百年黨史第四十講|日照革命烈士安哲的故事

日照革命烈士安哲的故事

百人講·百年黨史

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

宣講人:秦甜甜

“我們的心的火焰在熊熊地燒/我們的急流的血在激動地跳/起來/工作/工作/灰暗的霧正瀰漫在雲霄……”這是1929年,面對蓬勃發展的農民運動,第一任中共日照縣委書記安哲滿懷豪情寫下的光輝詩篇。這首激情澎湃、鬥志昂揚的詩歌,彷彿把我們帶回到了那段激情燃燒的崢嶸歲月。 1906年,安哲出生在日照兩城鎮安家村一個殷實家庭。1921年春,安哲考入濟南省立第一中學。1925年8月,在鄧恩銘、丁君羊的倡導下,同鄭天九、陳雷(牟春霆)等日照籍學生成立了黨的外圍組織“少年日照學會”。他們定期集合在一起,學習馬列主義,討論時事政治,積极參加革命活動。1926年春,經丁君羊介紹,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28年2月,根據中共山東省委指示,安哲被派到日照縣,負責籌建地方黨組織。安哲冒着生命危險回到了位於兩城安家村的家中,秘密與先期歸來的陳雷、鄭天九接上關係,共同研究籌建黨組織的有關事宜。在他們的艱苦努力下,1928年春,中國共產黨日照縣委員會成立,直屬中共山東省委領導,是沂蒙地區第一個縣級黨組織,安哲任縣委書記,鄭天九負責宣傳工作,陳雷負責組織工作。這是根植於日照地區的第一個縣委。 此後,安哲不僅擔負著全縣革命工作的領導任務,還以安家村為中心具體負責日照城北的兩城、於家村、王家灘一帶開展黨的活動。他以小學教員的身份為掩護,利用各種場合,秘密地向窮苦人民講解革命道理,宣傳進步思想,吸收新黨員,建立黨的組織。 1932年10月13日,安哲等人領導發動了日照暴動,安哲擔任總指揮,他率領的起義隊伍,收繳了20多個村莊的槍支彈藥,焚燒地契,開倉放糧,賑濟鄉親,暴動持續13天,經過大小戰鬥30餘次,但終因敵我力量懸殊而失敗。這是由中國共產黨直接組織發動的一場農民武裝起義,是當時山東省規模最大,堅持時間最長的一次農民武裝暴動。後來安哲輾轉到了大連,繼續開展革命活動。

1933年6月23日,安哲因叛徒出賣被捕入獄,身陷囹圄的安哲身受酷刑卻沒有消沉,而是把對共產主義的堅定信仰化成黑暗中引領光明的燈火,帶領獄友與監獄當局開展殊死抗爭。1934年冬,年僅28歲的安哲在瀋陽監獄犧牲。

日照暴動的炮火已然消弭於歷史的車轍下,革命烈士用熾熱的鮮血換取了國家的安寧與太平。歷史因銘記而永恆,精神因傳承而不滅。我們要緬懷革命先烈的歷史功勛,學習和弘揚他們為振興中華而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堅守初心使命,追尋紅色足跡,不斷奮鬥砥礪前行。

供稿:機關黨委

責任編輯: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