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想回歸祖國的地區,面積兩千七百平方公里,現在是鄰國自治區

從世界歷史來看,近代以來,因為國力的衰弱,使得很多地區在列強的爭奪中失去,而對於這些失去的地方來說,發展得很好,自然是順理成章。但是發展不好,就有要重新回歸的想法,這也是世界範圍內,最想回到原來祖國的地方那麼多的主要原因了。而對於我國來說,更是如此,下面這個地區,堪稱最想回歸祖國的地區,面積2700平方公里,現在是鄰國自治區,卻一貧如洗。

這個地區就是果敢地區。果敢地區,全稱“撣邦北部果敢自治區”,屬於鄰國緬甸的一個自治區。自治區面積2700平方公里,人口只有25萬人。可以說規模不大,而果敢地區,在古代很長時間內,幾千年都是我國的國土,屬於我國的雲南省邊界城市。

在很早的時候,就有大量的漢人遷居至此,逐步改變了當地的民族結構,使得其成為了一個漢人主導的區域。而直到1897年之前,對於果敢的歸屬,還沒有爭議。但是在1897年,當時的大英帝國,強迫清朝政府,簽訂《續議滇緬界務條約附款》,將果敢地區強行劃歸緬甸。

對於此,當時積貧積弱的清政府沒有任何辦法,只好同意簽字,自此開始果敢離開祖國。但是果敢離開後,發展並不好,尤其是這個區域,那是深山老林,經濟落後,長期一貧如洗。而且在二戰後,還成為了著名的毒品基地,而且長期以來戰亂不斷。

從二戰後開始,果敢地區建立自己的軍隊,跟緬甸中央政府不斷戰爭,尤其是這裡長期發展滯後。使得民不聊生,經濟落後,凄慘無比。而且每次爆發戰爭,果敢居民很多直接遷移到雲南躲避災難,為此,在雲南邊界,還有一個緬甸村,其居民大多也是漢人。

所以其實果敢被割讓後,發展得很不好,生活很是凄慘,正是因為如此,果敢地區長期以來一直鬧獨立,希望回歸祖國。尤其是在祖國不斷發展,不斷富裕的情況下,果敢百姓希望有更加穩定和繁榮的生活,所以這個地區堪稱是最想回歸祖國的地區。

但是即便是如此,在我國跟緬甸完成邊界劃定,而且割讓超過百年的情況下,即便是果敢想要回歸,其實也是非常難的。但是在民族的融合和經濟的融合之下,長期來看,果敢的回歸夢想也不是沒有希望的,這一點那是尤其明顯的。

歡迎關注【歷史真相背後】,每天為您更新新鮮的歷史資訊,不出門看天下事!

參考文獻:《世界近現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