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的丞相李斯傳奇悲慘人生—對我們生活的思考

2021年01月24日10:00:09 歷史 1780

秦始皇嬴政統一六國,一統天下,那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蓋世功勛。作為輔助秦王完成了統一大業的丞相李斯功勞不可不大,但為何最後輪到被腰斬於咸陽市,夷三族的命運呢!李斯(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08年),戰國末楚國上蔡人(今河南省上蔡縣蘆崗鄉李斯樓村) 。他出身於社會底層,年輕時只是楚國一個看守糧倉的小吏,他最大的愛好就是上班時間打醬油,牽着自家的黃狗,帶着年幼的兩個兒子,到野外追逐狡兔。但是28歲的他和很多年輕人一樣有着夢想,無意中看到了廁所中的老鼠和糧倉中的老鼠大不相同的境遇,他決定要改變自己處境出去闖一闖,選擇了離職。他不遠萬里拜名師之下學了一技之長即帝王之術,最終學有所成。後來絞盡腦汁投奔也正在廣收人才的相國呂不韋門下,由於呂不韋門客已有三千之多,多次被拒絕門外,偶然機會酒館結識鄭國這位朋友,後經鄭國引薦,呂不韋覺得李斯是名師門徒(算是進去公司的敲門磚),覺得也是人才,就做了他的門客。就這樣李斯有了接近秦王的機會,35歲李斯正是男人巔峰時刻,精心準備的治國方略打動了16歲的嬴政,就這樣有了充分發揮自己雄才大略的機會,協助嬴政一統六國。他不僅建議秦始皇廢除分封制, 實行郡縣制。又提出了統一文字的建議,之後又在統一法律、貨幣、度量衡和車軌等方面付出了巨大努力。李斯政治主張的實施對中國和世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他從一介貧賤布衣,最終躍升為秦帝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丞相,終於完成了他夢寐以求的夢想,真是讓人羨慕不已。然而李斯一生卻犯下了幾個致命的錯誤,毀掉了自己一生。為了自己的功名利祿,陷害師出同門的韓非,崇尚嚴刑酷法焚書坑儒,助紂為虐與趙高合謀迫害扶蘇和大將蒙恬,不僅害了秦王朝,也將自己推到不可回頭的地步,導致了72歲的他被腰斬滅三族的命運,真是令人嘆息!

對我們生活的思考:

1、人要有夢想,但夢想達成後如果忘記初心,變本加厲地追逐名利甚至為了一己之私,干出傷天害理之事那最終結果就是自取滅亡。

2、人在社會上生存需要朋友,但一定要謹慎交友,擦亮眼睛不然可能會害了自己。

3、當然人在社會上立足,你要適當地展露自己的才華,才會被別人識得,毛遂自薦是一個好方法。

4、最後你在工作生活中,一定要遠離小人,惡人,不然最終逃不過小人的算計。

秦始皇的丞相李斯傳奇悲慘人生—對我們生活的思考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第4538期:賜宴街小區(隨筆) - 天天要聞

第4538期:賜宴街小區(隨筆)

山東/ 孫延宜專輯/2025年/183(隨筆)2025年7月4日,鄉村精短文學公眾號編髮了我的小稿《企盼一條規範的賜宴街》,獨立寒秋老師看到後,在我們滕州方言研究群里,首先肯定了我寫的這個隨筆“有道理”,然後暢談了自己對賜宴街命名的意見,可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三處世界遺產地移出瀕危名錄 - 天天要聞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三處世界遺產地移出瀕危名錄

當地時間7月9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位於非洲的三處世界遺產地因面臨的威脅大幅減少,已正式被移出《瀕危世界遺產名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表示,按照世界遺產大會的決議,共三處世界遺產地被移出瀕危名單,分別是馬達加斯加的阿欽安阿納雨林、埃及的阿布米那遺址、利比亞的加達梅斯古鎮。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阿祖萊...
1982年長沙政府修繕楊開慧故居,發現52年前的“致潤之信” - 天天要聞

1982年長沙政府修繕楊開慧故居,發現52年前的“致潤之信”

“1982年3月6日早上八點半,磚牆後面好像還有東西!”現場木匠小聲招呼縣文化館的幹部,這一句低沉的提醒,成為一段塵封往事重見天日的開場。故居修繕原本是例行工程,然而一封用蠟紙包得嚴嚴實實、字跡依舊清晰的長信,卻把所有人拉回半個世紀前的烽火
94歲楊少華去世當天,上午參加剪綵眼神渙散,臨終前還在拍澱粉腸廣告惹爭議 - 天天要聞

94歲楊少華去世當天,上午參加剪綵眼神渙散,臨終前還在拍澱粉腸廣告惹爭議

據北京日報,記者從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李金斗處得知,相聲表演藝術家楊少華於2025年7月9日在家中午休時安詳逝世,享年93歲。據悉,就在楊少華離世當天,楊議還安排楊少華外出參加活動,為某家新店開業剪綵。從曬出的視頻來看,頂着炎炎烈日,楊少華坐着輪椅亮相現場,近年來楊少華的身體狀況一直惹人擔憂。此次參加活動,不...
羽之神勇,千古無二——太史公表示:“我可沒說過” - 天天要聞

羽之神勇,千古無二——太史公表示:“我可沒說過”

提及“羽之神勇,千古無二”這句話,相信很多人並不陌生,在很多人模糊的印象中,這句話一定出自《史記·項羽本紀》。然而,太史公卻表示,別再以訛傳訛了,我可沒說過這句話。出處“羽之神勇,千古無二”出自清代學者李晚芳的著作《讀史管見》。
北京“回南天”,東北下“梅雨”?因為它偏北了 - 天天要聞

北京“回南天”,東北下“梅雨”?因為它偏北了

2025年7月1日8時許,北京大興天宮院。尹亞飛/新京報/視覺中國2025年7月,北京彷彿進入廣東“回南天”,地鐵通道的牆壁上甚至掛上水珠。東北地區也連日陰雨綿綿,彷彿進入江淮“梅雨”季。潮濕、悶熱、黏膩的空氣,讓北方人感到陌生。“我們家現在講粵語。”有人如是調侃。還有人說:“南方人北漂,第一次有家鄉的感覺。”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