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才濟濟的明朝,朱棣為何會選擇身為太監的鄭和下西洋?

2021年01月14日19:03:08 歷史 1832

明朝時期社會經濟發達,中國的水軍發展勢頭很猛,打造的戰船也可以進行遠海航行。於是乎,中國出海遠航是一件順理成章的事情。而讓誰來出海,這又是一個問題。而咱們的永樂大帝,也就是朱棣,經過一番挑選之後選中了鄭和,由他來執行這一次遠航的任務。可是當時的明朝國勢強盛,人才濟濟,朱棣為何會選擇身為太監的鄭和下西洋?這就與鄭和的身份以及他的功績有關係啦。

在人才濟濟的明朝,朱棣為何會選擇身為太監的鄭和下西洋? - 天天要聞

一、鄭和出身回民信仰伊斯蘭教,且有出海經驗

鄭和這個人,在明朝的時候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可是早些年的人生經歷,卻並沒有記載。目前歷史上比較被人們認可的說法是,生於雲南的鄭和是在1381年間到1382年間,明朝為了實現國家統一,去雲南剿滅元朝餘孽的時候,被俘獲進入明朝的軍隊中,那個時候他10歲左右,之前的經歷就一片空白。

隨後,鄭和跟隨着明朝的軍隊返回南京,並且進入皇宮服役。在這段期間里,鄭和不斷地學習文化知識,加上他出身回民(鄭和本姓“馬”),信仰方面受到了父輩的影響,是伊斯蘭教徒而當時歐洲大陸(西洋)那邊也有很多伊斯蘭教的信徒甚至是國家。另外,鄭和在下西洋之前,就曾經代表過明朝出使日本等國家。這些出使海外的經歷,讓鄭和具備豐富的航海知識和外交知識和才能。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有伊斯蘭信仰背景又有航海經驗的鄭和,就成為了下西洋的選擇。當時朱棣和明朝大臣袁忠徹,都覺得鄭和有能力順利完成下西洋的任務。

在人才濟濟的明朝,朱棣為何會選擇身為太監的鄭和下西洋? - 天天要聞

二、鄭和有統帥之能,率隊出海不懼險情

下西洋不是一個簡單的任務,作為整個船隊的首領,不僅需要豐富的海洋航行知識,還得有一定的統兵打仗能力。畢竟海外不像中原國土那麼安定,很有可能遭遇海盜、賊寇打劫船隊。一個有統帥之能的人率領船隊,才能從危險中全身而退。

而鄭和,從小就聰明伶俐,學習了很多知識。早年間也跟隨着朱棣南征北戰,在戰爭中鍛鍊出了很強的軍事才能有淵博的知識並且有統帥之能,所以後來朱棣才會選中鄭和率領船隊下西洋。後來的事實證明,朱棣選擇鄭和帶隊下西洋,是一個十分明智的舉措。

在人才濟濟的明朝,朱棣為何會選擇身為太監的鄭和下西洋? - 天天要聞

公元1405年,鄭和率領船隊出發,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遠航之一正式拉開序幕。鄭和的船隊經過“舊港”(屬印度尼西亞)時,舊港的統治者施進卿(廣東人)來報說附近的海盜陳祖義很兇橫,經常騷擾邊境。鄭和就去勸陳祖義投降,陳祖義雖是個海盜但也聰明,他想詐降然後趁機襲擊鄭和船隊。哪知道鄭和早就識破了他的計謀,率兵把一眾海盜打敗,生擒了包括陳祖義在內的三大海盜首領。1407年返回中國的時候,鄭和把陳祖義一併帶回去問斬。

此外,還有第三次下西洋的時候,鄭和的船隊經過錫蘭山王國(今天的斯里蘭卡)時,錫蘭山的國王想要圍攻鄭和船隊,被鄭和提前察覺。他率領船隊繞過錫蘭山直接前往別的地方。返程的時候,鄭和再次經過錫蘭山。

在人才濟濟的明朝,朱棣為何會選擇身為太監的鄭和下西洋? - 天天要聞

而錫蘭山國王誘騙鄭和在他們國家休整,隨後讓五萬士兵包圍了鄭和船隊,切斷他的後路。鄭和臨危不亂,他認為五萬士兵已經是錫蘭山的全部兵力,如今都在海岸包圍自己的船隊,他們的首都必然空虛。鄭和下令,讓跟隨着自己的2000官兵趁着夜色往敵方首都進攻。

就像鄭和料想的一樣,錫蘭山首都里守衛的士兵很少,鄭和順利生擒國王亞烈苦奈兒和他的家屬,最後用國王作為交換從錫蘭山全身而退。

通過這兩件事情,我們可以看都鄭和的統兵能力,用兵如神破壞了敵人的計謀。如果沒有高超的統兵能力,或許鄭和都不能順利地完成西洋之旅。

在人才濟濟的明朝,朱棣為何會選擇身為太監的鄭和下西洋? - 天天要聞

三、朱棣十分信任鄭和

想要進行遠海航行,船隊的規模必須要足夠大。除了足夠的人員士兵,還要有足夠的金銀錢財和物資,以備沿途補給。那麼鄭和率領的船隊有多大規模呢?根據史書記載,當時鄭和下西洋的船隊人員一共有27000多人,船共計200多艘,金銀財寶和馬匹不計其數。這麼大規模的船隊,在當時世界範圍內都是首屈一指的。

這麼強大的海軍力量,如果交給一個不值得信任的人,一旦對方有反叛之心,那麼朱棣的損失就很慘重了。所以率隊下西洋的人,一定要是一個怎麼樣都不會背叛自己國家的人。而鄭和就是那個值得信任的人,為什麼呢?

在人才濟濟的明朝,朱棣為何會選擇身為太監的鄭和下西洋? - 天天要聞

其實在朱棣當上皇帝之前,鄭和就跟着他到處打仗了。根據《明史·鄭和傳》的記載,公元1399年,當時還是燕王的朱棣發動了爭奪皇帝之位的戰爭,史稱靖難之役。在這一次的戰役中,鄭和有立功表現,率領幾萬士兵在河北一帶幫助朱棣奪權上位。

當了皇帝之後,朱棣為了嘉獎鄭和,不僅給了他豐厚的賞賜,還親自御筆題書“鄭”字,賜給鄭和當姓氏,還直接提報了他的官階當為內官監太監。一個太監能當上四品官,在中國的歷史上少之又少。從此以後,“鄭和”的大名就逐漸在明朝社會流傳開來。

在人才濟濟的明朝,朱棣為何會選擇身為太監的鄭和下西洋? - 天天要聞

後記

綜上所述,強大的明朝有很多人才,但是朱棣最終選中了鄭和來完成下西洋的任務,不僅僅是出於對他的恩寵,更是對鄭和能力的信任。滿朝文武之中,沒有人那個人能比鄭和更適合率領船隊下西洋。

當然了,對於鄭和來說下西洋也是一次巨大的挑戰。如果他沒有過人的能力和才能,也許就無法完美地完成下西洋的任務。好在,鄭和是一個足夠優秀的人,沒有辜負朱棣對自己的信任,完成了一次足以記載進史冊的航海旅行。

參考資料:《明史鄭和傳》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特朗普:中國突然改變主意,但不要緊,能讓中國15分鐘內同意交易 - 天天要聞

特朗普:中國突然改變主意,但不要緊,能讓中國15分鐘內同意交易

儘管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引發了全美民眾的反對浪潮,但他依舊認為這是一個正確的選擇,在空軍一號上,特朗普更是聲稱“原本Tik Tok的協議已經很接近達成了,但由於在關稅政策中國突然改變了主意,但這並不要緊,自己能夠在15分鐘內讓中國同意這筆交易,只要自己降稅的話”。
特朗普對其他國家暫緩90天執行新關稅,說明關稅戰就是兒戲 - 天天要聞

特朗普對其他國家暫緩90天執行新關稅,說明關稅戰就是兒戲

兄弟們,就在中國對美國加了 50% 的關稅之後,特朗普再次對我們加了 21% 的關稅,現在整體關稅已經達到 125%。同時,特朗普暫停了對除中國之外其他所有國家的加征關稅政策,而且要把對其他國家加征關稅的稅點降到 10%。這進一步證明我昨天視頻里的分析完全正確
每月1500萬退休金沒了,尹錫悅亮底牌行動,否則死刑或牢底坐穿 - 天天要聞

每月1500萬退休金沒了,尹錫悅亮底牌行動,否則死刑或牢底坐穿

最近韓國政壇那可是熱鬧非凡,就像一場大戲,一出接着一出。當地時間 4 月 4 日上午 11 時 22 分,韓國憲法法院代理院長文炯培宣布了一個重磅消息:總統尹錫悅被罷免,判決立即生效。這一下子,尹錫悅可就從高高在上的總統寶座上跌落下來了,不僅失去了總統權力,各
中方沒得選,直接改手術刀為亮劍,特朗普被催辭職,叛徒紛紛冒頭 - 天天要聞

中方沒得選,直接改手術刀為亮劍,特朗普被催辭職,叛徒紛紛冒頭

最近這國際局勢啊,那真叫一個風雲變幻,熱鬧得很。特朗普這老兄又不消停,第三次對中國發起了關稅大戰,這一來可就攪得全球經濟的池水是波濤洶湧。可讓人意外的是,這次咱中國一改之前相對溫和的反制策略,直接 “亮劍”,那反擊力度,可把全世界都給震住了。與此同時,在美國國
中方手術刀變劍,27國反將美國一軍,特朗普氣得要對華加50%關稅 - 天天要聞

中方手術刀變劍,27國反將美國一軍,特朗普氣得要對華加50%關稅

最近這國際局勢,因為美國的關稅戰那是鬧得沸沸揚揚。特朗普大手一揮,對全球發動關稅戰,這一回,咱們中國可不再像以前那樣小打小鬧地反擊,直接“手術刀”變“利劍”,給美國來了個狠狠的回擊。更讓美國沒想到的是,歐盟 27 國也緊跟其後,準備對美國反制,這可把特朗普氣得
川普關稅落地,印度第一個舉白旗,中國快速實施對等反擊 - 天天要聞

川普關稅落地,印度第一個舉白旗,中國快速實施對等反擊

特朗普所發起的全球貿易戰,打了全世界所有國家一個措手不及,特別是由他本人所規定的所謂“基準稅”更是離了大譜,因為如果疊加美國先前向其他國家徵收的關稅來算,總關稅已經超過了70%。從這一點我們也能看出,特朗普的“關稅武器化”較之於他的第一個任期,變得更加具象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