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駕崩後,丞相李斯為什麼鬥不過宦官趙高?一顆私心三個誤判

2020年12月17日03:10:25 歷史 1901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橫掃山東六國(韓、趙、魏、楚、燕、齊),一統華夏,建立強大的秦朝。秦朝建立前後,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他就是秦朝丞相李斯

李斯(公元前284年-公元前208年)是楚國上蔡人,秦朝的政治家、文學家和書法家。李斯在秦國攻滅六國統一中國的過程中貢獻巨大。他不僅勸說秦始皇攻滅六國成帝業,而且出謀劃策離間六國君臣。秦朝建立後,李斯主張郡縣制,並參與制定了秦朝法律,統一車軌、文字、度量衡制度等工作。李斯還親自作《倉頡篇》七章作為課本,供人臨摹。

秦始皇駕崩後,丞相李斯為什麼鬥不過宦官趙高?一顆私心三個誤判 - 天天要聞

李斯

李斯可以說是秦國的第一開國功臣,而且可以說是建立了千秋偉業,澤被後世。然而李斯卻不得善終,人生結局極其悲慘,被趙高陷害,不僅自己被腰斬,而且被夷滅三族,令人唏噓不已。

作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秦朝丞相,李斯為什麼最終鬥不過宦官趙高。我認為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秦始皇駕崩後,丞相李斯為什麼鬥不過宦官趙高?一顆私心三個誤判 - 天天要聞

秦始皇與李斯

1.私心太重,把個人前途置於帝國命運之上

李斯出身貧寒,因此對權利和富貴尤為看重,生怕失去。司馬遷在《史記•李斯列傳》記載,李斯年輕時做了管理糧倉的小吏,看見廁所里的老鼠,吃的不幹凈,見了人和狗就落荒而逃,而偷吃糧倉糧食的老鼠,吃的好,不怕人和狗的打擾。由此李斯悟出他自己的人生哲理:一個人的成就主要由環境決定。

秦始皇駕崩後,丞相李斯為什麼鬥不過宦官趙高?一顆私心三個誤判 - 天天要聞

李斯

為了改變自己的命運,李斯做出了人生的重大決定。他決定跟隨先秦最後一位儒家大師荀子修“帝王之術”,與韓非子是同學。學成後,由於秦國重視人才,李斯決定去秦國試試運氣。當時韓非子也在秦國向秦王獻策,但最終還是被李斯陷害致死。

秦始皇駕崩後,丞相李斯為什麼鬥不過宦官趙高?一顆私心三個誤判 - 天天要聞

荀子

李斯最終得到秦始皇重用,做了秦朝丞相。秦始皇第五次巡視時,在沙丘突然駕崩,駕崩前秦始皇下旨讓扶蘇回咸陽給自己辦喪事,意思很明顯就是讓扶蘇即位。

當時知道秦始皇死亡的人就是趙高,胡亥和李斯。趙高看到了機會,想篡改遺詔改立胡亥,但沒有李斯的同意,這件事辦不成。

秦始皇駕崩後,丞相李斯為什麼鬥不過宦官趙高?一顆私心三個誤判 - 天天要聞

秦始皇

李斯一開始還義正辭嚴,說不想背叛秦始皇。但最終趙高說扶蘇即位,你的相位就會被蒙恬取代,你也不會有什麼好結果。

李斯想起自己從小好不容易奮鬥到現在的帝國丞相的地位,不想失去手中的權力和富貴,因此被迫與趙高篡改遺詔改立胡亥為秦二世。這次選擇,是李斯命運的轉折點。

2.誤判秦二世的智商和理想,以為誰當皇帝自己都有用武之地

李斯遇雄主秦始皇,自己的才華和法家思想可以得到充分施展,自己的人生價值和追求也得以實現。

秦始皇駕崩後,丞相李斯為什麼鬥不過宦官趙高?一顆私心三個誤判 - 天天要聞

秦二世

李斯自認為秦二世雖然沒有秦始皇那麼雄才偉略,但念及自己幫他上位,以及自己對秦朝的功勞和自己的才華,應該還是可以穩坐丞相之位,保住自己的權力和榮華富貴的。

李斯誤以為秦二世也崇尚法家思想,因此自己對他還有價值。如果秦二世智商正常,希望秦朝穩定,應該還會重用自己。沒想到秦二世智商有問題,個人理想也是吃喝玩樂,認為賢明之君應該拿天下的一切來滿足自己,治理天下應該是臣下的事情。

秦始皇駕崩後,丞相李斯為什麼鬥不過宦官趙高?一顆私心三個誤判 - 天天要聞

秦二世

李斯為了討好秦二世,甚至寫了一篇《論督責書》拍馬屁,建議秦二世行督責之術,縱情玩樂,這樣才能顯示帝王的尊貴。秦二世為此高興不已,加緊大興土木,縱情聲色,天下為此苦之。

但自從陳勝吳廣起義,天下局勢越來越亂,再這樣下去,秦朝就完了。李斯為此聯合右丞相馮去疾、將軍馮劫上書勸秦二世停止修建阿房宮,免得民怨沸騰,沒想到最終三人被打入大牢。

馮去疾和馮劫都不堪屈辱自殺了。李斯自認為功勞大,更以為秦二世是智商正常的君王,便寫了《獄中上書》給秦二世,用反語曆數自己的七項“罪過”,實際上是自己對秦朝的七項豐功偉績。幻想着秦二世能像秦始皇或其他秦國先祖一樣,能納諫如流,認識到自己的功勞和價值,從而官復原職。諷刺的是,這封信被趙高截了下來,根本就沒到秦二世手裡。

秦始皇駕崩後,丞相李斯為什麼鬥不過宦官趙高?一顆私心三個誤判 - 天天要聞

李斯

秦二世專心於享樂,把所有政務幾乎都交給了趙高處理,李斯的案子也交給了趙高。這樣智商的秦二世,李斯縱有再大的功勞和能言善辯之才,命運也只能抓在趙高手裡。

3.誤判趙高,低估了趙高對權力的野心

秦始皇駕崩後,丞相李斯為什麼鬥不過宦官趙高?一顆私心三個誤判 - 天天要聞

趙高

李斯被趙高說服篡改秦始皇遺詔,改立胡亥為皇帝時,只想着保住自己的權力。他以為趙高立胡亥為帝,也是為了保住趙高自己繼續受寵的待遇,畢竟趙高是胡亥的老師。

本以為趙高與自己不會有太大的利益衝突,畢竟自己的功勞和才華在那放着呢。但李斯可能就是太自信了,不僅低估了趙高對權力的野心,更是小看了趙高的陰險。

秦始皇駕崩後,丞相李斯為什麼鬥不過宦官趙高?一顆私心三個誤判 - 天天要聞

趙高

趙高是玩弄權術的高手和陰謀家。他為了獨攬大權,建議秦二世盡量不要和百官見面,這樣不僅增加神秘性,而且也減少由於年輕犯錯被臣下看不起,從而影響皇帝威嚴和聖明的事情發生。秦二世居然認為正合朕意。

秦始皇駕崩後,丞相李斯為什麼鬥不過宦官趙高?一顆私心三個誤判 - 天天要聞

趙高指鹿為馬

李斯畢竟是秦朝的締造者之一,絕不願意看到秦朝被推翻。但天下已大亂,自己內心更是心急如焚。但秦二世躲在宮中享樂,自己無法覲見,正苦惱着。

影帝趙高找到李斯,說自己人微言輕,不好說秦二世的胡鬧享樂,您李斯是丞相,應該去勸勸秦二世不要光顧享受,要不秦朝就危險了。李斯說我沒辦法見到皇帝呢。趙高說皇帝有空了,我通知您過去。李斯為此還感激不已。

秦始皇駕崩後,丞相李斯為什麼鬥不過宦官趙高?一顆私心三個誤判 - 天天要聞

李斯

趙高準備的好戲上場了。趙高專挑秦二世縱情聲色玩得正嗨的時候,讓李斯過去給秦二世提意見。一次倒罷了,連着三次都是這樣,秦二世龍顏大怒。

秦二世對李斯提意見打攪自己享樂的事尤為不滿。《史記•李斯列傳》記載,二世怒曰:“吾常多閑日,丞相不來。吾方燕私,丞相輒來請事。丞相豈少我哉?且固我哉?”

大意就是,我平時很多閑的日子,丞相你不來,我現在玩得正嗨,丞相你就來請示搞事情,丞相你是看我年輕,看不起我嗎?

秦始皇駕崩後,丞相李斯為什麼鬥不過宦官趙高?一顆私心三個誤判 - 天天要聞

秦二世

趙高趁機說了醞釀已久的一些台詞,落井下石。趙高對秦二世說了李斯三條罪狀。首先,李斯認為對您有擁立之功,但沒有被封王,對您秦二世不滿呢。其次,李斯的兒子李由與陳勝吳廣有來往,恐怕要謀反,李斯脫不了關係。最後,李斯在朝中勢力龐大,在皇宮裡您說了算,出了皇宮就是李斯說了算

缺少思考力的秦二世瞬間感受到李斯對自己玩樂的威脅,下令要徹查李斯造反的事情。李斯知道後,開始反擊趙高,上書給秦二世說趙高獨攬朝政,野心很大,不處理趙高,皇上皇位可能不保。

秦始皇駕崩後,丞相李斯為什麼鬥不過宦官趙高?一顆私心三個誤判 - 天天要聞

趙高

但秦二世不僅對李斯的上書不以為然,而且居然把李斯的上書給趙高看了。這直接導致趙高與李斯的矛盾再也無法調和。

最終李斯被趙高屈打成招,承認謀反。聰明一世的李斯最終落得被腰斬於市並夷三族的下場。

秦始皇駕崩後,丞相李斯為什麼鬥不過宦官趙高?一顆私心三個誤判 - 天天要聞

李斯被殺

4.誤判公子扶蘇登基給自己的前途造成的影響

司馬遷在《史記》中對秦始皇長子扶蘇的評價是:“扶蘇為人仁”以及“剛毅而武勇, 信人而奮士"。

公子扶蘇由於勸諫秦始皇不要坑殺四百六十名術士,秦始皇大怒,將他發配到上郡,監督蒙恬大將軍修長城,抵禦匈奴。

秦始皇駕崩後,丞相李斯為什麼鬥不過宦官趙高?一顆私心三個誤判 - 天天要聞

公子扶蘇

如果公子扶蘇正常即位,以扶蘇的為人,李斯哪怕得不到重用,也大不了貶職或貶為平民,也不至於最終落得被腰斬和夷滅三族的悲慘下場。

李斯之所以要矯詔讓扶蘇自殺,無非怕扶蘇與自己政見不同,而蒙恬又與扶蘇關係密切,怕扶蘇不重用自己,也怕蒙恬搶了自己的相位。

但李斯選擇讓扶蘇即位,最終的結局肯定比選胡亥要好得多。

秦始皇駕崩後,丞相李斯為什麼鬥不過宦官趙高?一顆私心三個誤判 - 天天要聞

李斯

李斯從一介平民,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奮鬥,最終學有所成,輔佐秦始皇建立了千秋偉業,一直影響至今。但最終還是由於自己的私心太重,害死了扶蘇,錯選了秦二世,輕視了趙高,最終自己也不得善終。

看來選擇比努力更重要,李斯的私心加上誤判,毀了其一世英名,也最終毀了秦朝萬世基業。

秦二世何嘗不是為了一人享受,置萬民利益於不顧,最終身死國滅呢。

對於李斯的結局,大家還有什麼看法呢?歡迎評論區留言。

本文由綠水青山歷史鏡原創。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一張老照片:93年的MR收費,抵兩月工資 - 天天要聞

一張老照片:93年的MR收費,抵兩月工資

器械之家醫療器械媒體報道先鋒分享專業醫療器械知識關注 來源:器械之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且24小時後方可轉載近日,網絡上流傳着一張90年代的醫院公告照片,列出了當年的MRI收費標準。上面寫道,自九三年二月十日起,MR收費調整如下:每掃描一部位收費800元,每增加一部位加收500元。公告落款似乎是鐵醫附院,也就是東南...
隋唐第一戰神的血色傳奇:四平山之戰背後的鮮血與宿命 - 天天要聞

隋唐第一戰神的血色傳奇:四平山之戰背後的鮮血與宿命

——當我們談論英雄時,究竟在談論什麼?一、金翅大鵬振翅時:被虛構的戰爭如何成為歷史記憶公元616年的那個盛夏,隋煬帝的龍舟正沿着運河駛向揚州。這個曾經締造"萬國來朝"輝煌的帝王不會想到,在四平山的蔥鬱密林間,一場被後世反覆書寫的神話級戰役正
賴清德又一“台獨”動作,數典忘祖! - 天天要聞

賴清德又一“台獨”動作,數典忘祖!

台行政機構宣稱,這是為促進所謂“族群平權”。對此,國民黨民代賴士葆痛批,這是賴清德當局進一步“去中化”、“去祖先化”的做法,也是地道的“仇中”“反中”的具體表現。國民黨民代林沛祥直言,乾脆改成“火星....
抗日英雄耿晚子的傳奇一生(三) - 天天要聞

抗日英雄耿晚子的傳奇一生(三)

斃惡警為民除害,為抗日大義滅親 1943年春,晉察冀邊區四分區又一次對耿晚子下達了除奸任務, 這次要除掉的這個漢奸,就是井陘礦區鳳山礦警備隊隊長高義庭。 他幫着日本人經常欺壓煤礦礦工,不給工人吃飯。
桂定壽:抗戰時期軍醫生涯 - 天天要聞

桂定壽:抗戰時期軍醫生涯

#本文摘自《貴池文史資料》第一輯,作者桂定壽,原標題《抗日戰爭親歷記》“七。七”事變後,抗日聖戰全面展開,淞滬戰場負傷的大批傷員,運來安慶,在集賢關練兵場,一次就收容了二千多個。
崔康熙:在球隊氛圍不好的時候,想贏球很困難,結果很重要 - 天天要聞

崔康熙:在球隊氛圍不好的時候,想贏球很困難,結果很重要

北京時間5月11日,4-2戰勝浙江隊賽後,山東泰山隊主帥崔康熙出席了賽後發布會。談比賽崔康熙:在球隊氛圍不好的時候,想贏球很困難,球員們也感受到了,隊員們在先丟球的情況下,凝聚在一起,拿下了勝利,相比比賽過程,結果更加重要,感謝隊員們。
澤卡:對崔康熙帶隊取得更高名次有信心;瓦科的表現太神奇了 - 天天要聞

澤卡:對崔康熙帶隊取得更高名次有信心;瓦科的表現太神奇了

北京時間5月11日,4-2戰勝浙江隊賽後,山東泰山隊外援澤卡接受了《體壇周報》記者王曉瑞的採訪。談扳平球澤卡:“真的很棒,非常精彩。我的直覺是,我們向大家展現出真正的足球。謝文能把球搶下來,然後傳給了我,我再傳至瓦科,我們踢得並不自私。不管誰能進球,我們都想取得進球。我也可以完成射門,我也具備射門條件,甚...
清朝禮親王昭鏈因加田賦被革王爵 - 天天要聞

清朝禮親王昭鏈因加田賦被革王爵

嘉慶十年(1805),29歲的昭鏈襲封成為第八代禮親王。禮親王府失火,珍寶及印縵全部被焚。嘉慶帝賜銀一萬兩,同時賜給許多衣帛助他重建府。嘉慶帝昭鏈是努爾哈赤次子禮親王代善的第六世孫,父名永思,原封康親王。他與魏源、龔自珍、紀昀、袁枚等名士均